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的《易经》不过是一艘“忒修斯之船”?

定慧堂


首先说,所谓的忒修斯之船,或者说忒休斯悖论,其实没有褒或者贬的意思,就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辨。

其实,在东方也有相似的说法。

据《杂阿含经》记载,当年佛陀在鹿野苑,曾经向众比丘讲过“阿能诃鼓”的故事。

阿能诃鼓声音非常悦耳,响声可传四十里。可是,时间久了,鼓也就破旧了。工匠于是重新裁割牛皮,修修补补。鼓修好了,但是声音听起来,似乎也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能诃鼓不断损坏,再被修缮,再损坏、再修缮……每一个部件,每一寸鼓皮都换过了。

佛陀问,这还是当初的阿能诃鼓吗?

对此,可以借用顾颉刚先生论《诗经》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一首诗文只要传诵的普遍了,对于作者和本事的传说一定失了真相”,这话看着很极端,仔细想想却很有道理!

就拿佛教来说吧,其实最原汁原味的教义应该是公元前的佛陀留下的吧?然而,在中国,注意是在中国哈——和尚吃素,要戒荤腥,这是梁武帝提倡的,流传至今,似乎天经地义了;和尚头上要烫戒疤,这是元朝统治者的一项民族歧视措施,只有汉人僧侣才要求烫,流传至今,似乎天经地义了;所谓众生皆有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唐宋之后,禅宗里的一派,也就是慧能的顿悟派流行开来以后,才传播的革命性观点,流传至今,似乎天经地义了……

看看,忒休斯之船上的木头就这样被一条条更换,阿能诃鼓的鼓皮就这样被一块块修补,那么船还是原来的船,鼓还是原来的鼓吗?

那再说《易经》,有没有被换掉的木头,修补的鼓皮呢?答案是大大的有啊!

原因很简单,因为时间太久远了吗!广义上的《易经》,包括易经和易传。其中《经》本身,其实就是六十四个卦,包括基本的卦象、卦名、卦辞和爻辞。一般认为,最初的易经,就是周代之前,古人占卜时的卜辞的合集。

而且,这些卜辞绝不是由几个人,在几年之内创作完成的,先行的易经,其实是《周易》,周朝之前,传说商朝有《归藏易》、夏朝有《连山易》。有人认为是失传了,有人认为被周易所改造吸收了。

至于易传,这是注解和诠释易经的,一共七种文献,汇编起来的合集,成书时间在学术界说法不一,最迟,完成于秦汉。

总结陈词,易经成书的时间跨度,即使往少了算,从周朝建立之前,到秦并六国吧?也要有将近千年了,作者、编者、译者、篡改者,数不胜数。你还能说,它完全保留了最初的意义和精神吗?恐怕很难。

更何况,即使原始精神不动,语言和文字的含义,也是会随着时间演变的。

譬如“同志”、“小姐”之类,从标识身份地位的尊称,到被泛指、被滥用,再后来成了特指某一特殊人群的贬义词;反倒是“土豪”、“白骨精”之类,从被打倒的对象,变成了标识身份地位的尊称。如此上下颠覆,也不过才几十年的时间吧?以此类推,兴许几百年以后,各路专家会为了“京东商城”位于北京城以东多少公里,具体和首都是什么关系之类的问题而各执一词、激烈辩论呢!

周易里的词汇流传至今,很多已经变了味道,请看:

●同志、交通——源自《周易》“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同志”

●拟议、变化——源自《周易》“拟之而后议,仪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变化”

●举措、事业——源自《周易》“举而措之天下公民谓之事业”

●和平——源自《周易》“圣人感人心天下和平”

●文明——源自《周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鼓舞——源自《周易》“鼓之舞以尽神”

●推行——源自《周易》“推而行之谓之通”

●制度——源自《周易》“节以制度,不伤财”

●变通——源自《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消息——源自《周易》“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聪明——源自《周易》“古人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夫者”

●引申——源自《周易》“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

毫不客气的说,略加考证,就可以发现,古今词义早已变得不同了!

再说一些四字成语,我们会发现,这些成语是卜辞的本意吗?根本就不是嘛!全都是后人的总结、引申和升华!

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殊途同归:(周易·系辞)

物极必反:(周易·否、泰卦) 否极泰来:(周易·否、泰卦)

群龙无首:(周易·乾卦) 乐天知命:(周易·系辞)

虎视眈眈:(周易·颐卦) 洗心革面:(周易·系辞)

云行雨施:(周易·乾卦) 无妄之灾:(周易·系辞)

谦谦君子:(周易·谦卦) 革故鼎新:(周易·杂卦传)

不速之客:(周易·需卦) 原始返终:(周易·系辞)

见几而作:(周易·系辞) 文过饰非:(周易·贲卦)

反目成仇:(周易·小畜) 风雷激荡:(周易·益卦)

止所当止:(周易·艮卦) 井冽寒泉:(周易·井卦)

以上临下:(周易·临卦) 节以制度:(周易·节卦)

龙马出河:(周易·系辞) 正大光明:(周易·离卦)

观国之光:(周易·观卦) 乱及必治:(周易·盅卦)

防微杜渐:(周易·坤卦) 剥极而复:(周易·剥、复卦)

居安思危:(周易·系辞)

试想,如果要完全遵从本意,那么这些成语干脆就不要用了?

况且,易经最初作为卜辞,本就深奥难懂,即便在当时,恐怕也不会比现在我们从庙里求签,求来的签词更简单直白,所以才需要世袭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解释说明。

解签吗,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来就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后人郢书燕说或是托古言志,又在几千年间不断地加入一些无意或是有意的附会,视角各有不同、观点百家争鸣,乱花渐欲迷人眼。从这一点上来说,周易解卦又是最好解的,只要能自圆其说,便成一家之言,

所以才有了熊逸先生所谓的“十个专家有十二种解释”,才有了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

甚至,熊逸先生还指出,不光是周易,乃至其他经典,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难理出一个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思想传统。

事实上,人们总是立足于各自所在的时空,而不断的赋予经典以意义,就如同赋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以意义。

而这些意义,又反过来又来深深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世界。没办法,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吗!

如果说,这样对待经典,是一种误读,那么也只能说,有时误读比正解,对我们更加的重要。就像这两千年来,我们所认知的儒家思想,与其说是孔子的,倒不如说是董仲舒的、韩愈的、朱熹的、王阳明二程康有为的……

就像我们的人体,我们生在世上,过百日的时候,身体细胞就已经更换大半了,成年之后,最初的体细胞元素造就换了不知道多少轮了……

所以,总结陈词说,何止是易经,我们的生活都是一艘“忒休斯之船”。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以上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大家讨论。


齐文刀


《易经》逐代删增的事实的确存在。那些个人理解论述使本来的《易经》思想蒙尘并讹传,确实如一艘被替换材料的大舟。

历代争论那“忒修斯船悖论”。这与历代《易经》主题思想辩论不同。“忒船悖论”只有是与否两个结果,《易经》的理解千言万象,众各不同。

“忒船悖论”(简称)的是与否,争辩双方忽略了一个决定性问题:船局部替换的活动是一次航行时限内,则这艘船只要如预期完成那次任务,还是那艘!船局部替换活动是不定期随机性的,那么替换完那艘船一半材料以后,那船已经是另外一艘船了。

这由那艘“忒修斯船”当时存在的意义有关!“当时存在的意义”是重要话题,能理解清楚吗?

中国《易经》虽“人经三圣”注释多番,儒家添过伪装,但改动的性质和“忒船”不相同。

2018.7.27下午17:08分作答。严禁抄袭!欢迎讨论。



天法如训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的《易经》不过是一艘忒修斯之船?谢邀回答这个问题。我以为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和文化之源的《易经》,是万经之源,是中华民族先民一代代智慧的高度的汇集和精华,是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最伟大的成果。易经产生于文字没有形成的远古岁月时,不难因为它难懂或不懂就否认它的存在,它绝不是虚无漂妙。易经有着中华民族的思维和辨证的特色,施心是其它文明所代替,象忒修斯之船那样。所谓代替代换之说,只不过一些人痴心妄想之说。想从根本上否识诋毁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经典,以忒修斯之船而喻之只能说明这些人的无知。易经将被一代代中华民误后人继承发扬光大,将与人类其它文明融会贯通,将永远推动着人类发展和人类文明!


老骥1954


忒修斯之船,亦称忒修斯悖论,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1世纪时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同一物体,有些哲学家认为不是。

对于忒修斯悖论,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被新木材替换后的船不再是以前的那只船了。尽管形态没有变,但它的质料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我很欢某雕塑作品,然后我们仿制了一个与它大小形态没有区别的作品 ,很显然,仿制品与前作品不是同一作品是不待言的。但是为什么一只船的所有木头被逐一替换后就可以认为还是原来那条船呢?即使纯哲学的思考这一问题,我认为没有独立于质料的形式。虽然我们见过很多种水杯的形态,而且做成杯的材质也有很多好多种,纸

木头、玻璃、塑料等,但是我们仍旧不能想像杯子的形式是什么。头脑中杯子的形状不是实体,它在你的脑子是一个样子,在另一个人的脑子里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柏拉图形式说,不具有真理价值。形式与质料的分立是人为的。常见的事物我们可以设想形式与质料相分离,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如何做如此设想呢?没人见到它,就不可能想像到它的形状,它的形态不具有普遍性,质料与形式是统一的,只是人为地将它们分离开。所以这个分离并不具有本质意义。

这样一个悖论我无法想像它与易经的联系。


国学新逻辑


易,是交替的意思。是阴阳(有形和无形)的交替。

阳潇潇兮发乎天,阴赫赫发乎地。精神发乎天,骨骸发乎地。对于人而言阴阳就是有形的身体和无形的精神。

精神,精即是精细、细微的意思;神是神识、即意识。所以我们的意识是精神,是精细细微、看不见的客观存在。精神是人与生俱来的原有的意识,所以又称元神。佛教称之为元觉,觉:觉识,也是意识的意思。

人死阴阳两分,发乎天者归于天,发乎地者归于地。骨骸还于地,入土为安。精神归于天,所以人死又称归天,天人合一。

天行健。天乃道,又称天道,精神来自于天道(道生一),就像水(水几于道),凝儿坠地,蒸而升天,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生生不息。天道就是按这样的规律运行,从无而至有,从有又归于无,循环往复,周流不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曰:天行健。

所以人要遵循这样的生死的循环规律,自强自律,从善不息。

所以人的生死是有规律可寻的,八八六十四卦就是从乾(无形)至坤(有形)丛生到死的循环过程。最后两卦既济(完成,一生阶段的结束)、未济(死亡,不过是一个假象,只是肉体的死亡。是精神归天、新的循环的开始)。

善恶有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西蜀府河人


能开始对“忒修斯之船”问题的思考说明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在进步,是件好事。

这也涉及到“变”与“不变”的问题,什么是在变的?“事物”是在变的,但“事物的变化”所循序的规律和原理是不变的。

无论哪朝哪代哪个区域哪个层级,当然有需要结合当时当地的特异条件的分析模式,但也总会有在分别属于两个不同时空环境的“变化”之间,仍然可以被取其相似之处进行归类的深层次规律及原理。

这些规律到底存不存在,哪些对其内容进行阐述的文献是真的,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如果它存在,那么它一定不以人物和事物的革新迭代为转移,两千年前它以那样的内涵正确成立,两千年后它依然以同样的内涵正确成立。


扶摇升起




听口气,说中国的《易经》不过是一艘“忒修斯之船”的人,恐怕不是中国人,根本不懂中华文化。



《易经》是中国三千年前的一部经典,什么叫经典?经者,织事之纵线也。凡织,纵线固而不动,纬线左右穿梭不止,然后织事成,故经泛指一切稳固不变的东西。典者,共认的规范性文本(书册)。经典就是千古不变的文化典籍。《易经》虽历经几千年,却末经任何人删改增减一字。人们只可立传解读,挥洒万言阐述自己的认识,却没有一个人敢冒天下大不韪,自以为是地对《易经》本身加以改动增删。现在的《易经》还是三千年前的《易经》,丝毫没有改动,怎么就成了“忒修斯之船”?




“忒修斯之船”上的每一块木板都不是原来的木板,而《易经》中的每一个汉字还都是原来的汉字。只不过随着汉字意义的不断演化,许多汉字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有了较大差别,于是现代人们对《易经》的理解上有了一些障碍,但并不是不可理解。只要肯认真学习,掌握古文知识,有生命的汉字不会成会理解《易经》的障碍。《易经》中的符号和汉字是任何其它东西所代替、更换不了的,只有中华文化才能产生《易经》智慧。《易经》历经几千年未更一字,并非“忒修斯之船”,改变了的只是人和时间。让时间改变了的人去看千古不变的东西,便认为是东西变了,这是一种错觉。


《易经》是思想的文物,思想的文物永远不会生锈,更不会磨灭。只要是不变的存在,就会有不变的真理,是真理就准会被人揭示,人不能穿越回到远古,但人的智慧却可以穿越到任何时候。所以请不要否定《易经》的本来面目,也不要断言天下已无人识得《易经》,《易经》一定会等来认识她的人!


子夏故坛


《易经》是中国从古到今一部十分深奥,博大精深的著作,不是一般人能读懂的书。它包含了天文,地理,山川,人物以及原子,分子,粒子等等方面的知识。有个别人认为它是算命和占卜的书籍,这是一种曲解和谬论。

直至现在,还没有人敢说自己已读懂了《易经》,但我们的前辈和现代人正在从事着《易经》中某些事情,如:原子弹,上天的卫星,飞船及三峽拦水发电等。


木子白丁


易经这部书的作用终究是万物的导航,万物有方向就知道未未,有了知道未来的功能就可以预测,能预测就可以超吉避凶,超于吉避于凶就可能生成大业,万物穷,不可怕,就怕思想穷,有了指导思想的易经理论指导,人的思想就可以富余,人的思想富余,社会家庭一切万事就会推动进步,家运就会鸿兴,国家就成强国。


用户50846857040


易经的哲学,根于阴阳,阴阳始于动静,动静在于观象,观察两个事物的相对动静,观象在于参照体系,以此类推,比类研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最终穷就宇宙终极密码!这种逻辑和辩证非一般人可以理解,几十上百年才能出现一两个人能真正理解它。没有十年八年的系统学习和参悟,就跟天书差不多!所以,不要随便诋毁它,它是神圣的,你不能理解,不代表这个学问是假的,就如现代那么多科学家最终都不能理解宇宙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