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中学副校长李建华:在自我超越中 成就美好人生

尚一网通讯员 陈代金

李建华,男,汉族,1975年出生,湖南桃源人,中共党员。1994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为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深水港中学常务副校长。参加工作来,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以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为己任,以“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为行事指南,任劳任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以身作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抒写出精彩的人生。多次受到县政府嘉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登“善行义举”榜,荣获桃源县“十佳青年教师”、桃源县“十佳教师”殊荣。

服从需要、任劳任怨是他的一贯作风

他顾全大局,服从学校安排,为学校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革命同志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01年,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教七年级一个班的语文,6个班体育,还要带两操,带校田径队训练,协助政教管理工作。一天下来,从清早到深夜,不是在教室上课,操场训练,就是在教室查堂、寝室查寝。又正好刚为人父,每次照看妻儿都是跑步上下楼。但他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做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所教班的语文成绩,在同年级6个班名列第一,所带代表队在全县40多个单位中取得团体总分排名第5的好成绩,实属不易。

2016年,学校2个毕业班思想品德课没人上,为了学校大局,从没教过毕业班思想品德课的他,自告奋勇接下重担。作为学校常务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教学、纪律、卫生、德育、安全等必须面面俱到,毕业班课程又要赶进度,又要抓总复习,一天到晚,也是跑上跑下够忙的,但他积极乐观,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全校师生无不交口称赞。

忠于职守、率先垂范是他的例行本色

2013年下半年,他调人深水港中学工作。当时,老师们都是跑通学,学生管理很不到位。了解这一情况后,他首先提出了要求,并作出工作时间一律住校的承诺。三年多来,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承诺,周日下午到校,周六早晨离校,每天从出早操到查晚寝,坚守校园,雷打不动。就是小孩生病也是查完学生晚寝后回去,第二天打起床铃前又返回了学校。

因为学校没有专职体育老师,学生早操没老师带,他以前教过体育,便主动带起了早操,一带就是三年。下雨学生没法做早操,以前学生就无所事事,他来校后督促学生下雨天起床洗漱后,利用晨练时间进教室早读,一个人管6个班,跑上跑下维持纪律。对待学生严慈相济,从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各个细节人手,关注学生全面成长。

他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坚决做到,力争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楷模。现在就读于九中高三的学生郭彦颖曾多次和家长说“要是李校长早来学校就好了。”在他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带动下,他所教的两个毕业班学习风气明显好转,成为全校学习最认真的两个班;在他乐于助人精神感召下,校园涌现出了许多小雷锋;在他不怕吃苦、敢于挑战精神的激励下,那些在家庭受到溺爱的“公主”“王子”们渐渐自立自强……

在他的带动下,现在老师都坚持住校,学校各项工作管理井然有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学部综合排名由原来38名上升到23名,中学部名次也稳步上升;体育竟赛、文艺汇演、科技创新大赛均取得很好的成绩;辅导的青年教师刘蕊获优课省级一等奖。

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是他的长期风范

他自诩“在家里是顶梁柱,在单位也要做垫顶梁柱的基石”。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为单位着想,把集体和他人的事看得比个人的事重要。带学生两操三年,指导篮球队训练,从未要一分钱待遇;出公差办事、开会多次,未向学校报一分钱车费;多次资助帮联学生罗军现金200元/次和衣、鞋、雨伞等;每次学校组织捐款都是捐得最多的;自己棉衣都不舍得买,但资助生病的同学曾海鹏3000多元、刘芳1000元,毫不吝音;2014年7月,沅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虽已调离剪市镇中学一年多,但他不顾自己的车辆被淹,独自一人在近2米深的洪水中,为剪市镇中学抢救起生猪40多头,挽回近10万元损失……

李校长是个平凡的人,但他勇于担当,甘为人梯,甘守清贫,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了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