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父老鄉親念念不忘他的好,這兩家省報給予整版關注

因为父老乡亲念念不忘他的好,这两家省报给予整版关注

茶棚村口,父老鄉親念念不忘他的好

界首市一名村支部委員倒在扶貧崗位上,紮根基層30年引村民點贊

因为父老乡亲念念不忘他的好,这两家省报给予整版关注

一旁是剛清理過的水塘,四周是鬱鬱蔥蔥的綠植,場地上有各種健身設備……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剛建成的文化廣場,已成為當地村民最重要的休閒場所,一到晚上就熱鬧非凡——有人跟著音樂跳舞、有人在健身設備上健身,還有人講述著原村支部委員柳西周的故事……文化廣場上和諧美好的畫面以及群眾的讚揚,柳西周再也看不見、聽不到了。建設文化廣場、拓寬進村路面、幫助貧困戶創業脫貧……擔任茶棚村支部委員30多年來,柳西周一直紮根在最基層與村民打成一片,直到因病不治去世。

村民眼中的好兄弟走了

柳西周,男,界首市人,1967年9月出生,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黨總支委員,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8年4月18日,因長期積勞成疾,醫治無效,不幸去世。

柳西周永遠也不會知道,他生前一直看得很淡的榮譽,竟然有許多村民在他去世後努力為他爭取。在柳西周去世當晚,茶棚村村民柳雲峰應廣大村民要求,連夜起草了一份請願書,講述了柳西周30多年來踏踏實實為村裡做的大事小情,請求政府部門給他們的好乾部、好兄弟一個榮譽稱號。

因为父老乡亲念念不忘他的好,这两家省报给予整版关注

4月20日是柳西周安葬的日子,當地近千名群眾紛紛自發趕來,送他最後一程。“柳西周,你這個大好人咋走恁早啊!”在送別人群中,五保戶於秀真的“哭訴”最讓人動容。於秀真今年77歲,脾氣又硬又倔,被人們稱為“五老婆”,鄰居們很少跟她來往。唯有柳西周經常去看望她。“沒事兒,有我在呢,你別怕沒人管你,你就把我當自己的孩子。”柳西周對“五老婆”說。

“五老婆”的丈夫去世多年,家裡兩間平房晴天鑽風、雨天漏雨。柳西周為了動員她改造危房,先後去她家勸說40多次。但於秀真硬是不同意改造。每逢下雨天,老太太的屋裡不能住,柳西周都會把她背到自己家裡,管吃管住。每年的莊稼,柳西周幫她種、幫她收,收回來的糧食又幫她賣……

臨終前仍牽掛困難家庭

像於秀真這樣的困難家庭,柳西周幫助過的有很多,柳西安家就是其中一戶。

柳西安有兩兒兩女,女兒們已經出嫁,兩個兒子因為天生殘疾,長年臥病在床。柳西安也做過腹部手術,已經喪失勞動能力。除了女兒們補貼一些,整個家庭只能靠柳西安的妻子撐著,幾乎沒有家庭收入,是村裡典型的貧困戶。“沒事兒,不會讓你們一直苦著。”柳西周說。

柳西安成為柳西周的幫扶對象後,柳西周幾乎每天都要到他家裡去一趟,幫忙解決眼前的困難。前兩年,柳西安的房子因為破敗不堪,住在裡面很危險,柳西周就著手幫他們申請危房改造,但需要提前承擔建設費用,柳西安沒有錢,柳西周就自己先墊上。自來水安裝、低保辦理、殘疾護理落實、各項補貼領取……柳西安家裡的這些瑣碎事,柳西周都主動承擔下來。

村裡這麼多戶,就數柳西安家最讓柳西周放心不下。在食道癌晚期已確診無法救治後,柳西周還對柳西安家念念不忘,囑咐妻子在他走後要繼續為柳西安提供幫助。

多次主動借錢幫人創業

柳雲峰和妻子育有兩個女兒,以前在外地打工,家庭經濟狀況在村裡還算不錯。但是妻子因病動了4次大手術後,身體漸漸垮了,他們只好回到村裡。由於斷了主要收入來源,家境一天不如一天。2014年,柳雲峰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成了柳西周的幫扶對象。

柳西周先是幫助柳雲峰進行了危房改造,在建築主體完工後,柳雲峰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裝修。柳雲峰不經意的一句話,柳西周卻記在了心裡,隔天就給他送來了5000元。柳雲峰想拒絕,柳西周則說:“沒事兒,有了再還。”

後來在柳西周的幫助下,柳雲峰流轉了20多畝地,成為“種糧大戶”,但是機械化程度很低,運營成本很高。這一次,柳西周又“送錢”來了,數額還不少,萬元。“你去買輛拖拉機,能耕地又能播種,種地效率高。”柳西周對柳雲峰說。後來,柳雲峰才聽說,這1萬元是柳西周找親戚借來的。

柳雲峰有刮大白的手藝,柳西周就建議他農閒時靠這個增加收入。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正規、更容易接到活兒,柳雲峰在柳西周的擔保下,申請扶貧貸款買了輛皮卡車。為了擴大客源,柳西周還四處為他攬活。就這樣,沒過兩年柳雲峰徹底脫貧了,如今一年的淨收入可達6萬元。“他熱心腸,還有致富好點子,處處幫助別人,這麼年輕咋就走了呢?”一提起柳西周,柳雲峰就忍不住掉眼淚。

生活中,茶棚村誰家有啥急事急需錢,只要去找柳西周,準不會空手而歸。如果有誰有上進心想創業,去找柳西周借錢,他更是熱心,即便自己找親戚朋友借,也要幫村民一把。茶棚村黨總支書記張興成告訴記者,柳西周早年去江蘇華西村學習過,上世紀九十年代就主張在村裡建養鴿廠,幫村集體增加收入;近幾年,他也很關注外面的世界,有致富的好辦法,他都跟村民分享,讓多戶貧困戶得以靠手藝吃飯,實現脫貧。

工作中他是“拼命三郎”

上級交代的事,他說“沒事兒,準能完成”。同事請他幫個忙,他也說“沒事兒,一定會辦好”。工作中的柳西周是個“拼命三郎”,整日裡奔波在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一線。

今年是茶棚村美麗鄉村建設年,拆遷工作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柳西周白天忙村裡的工作,晚上到拆遷戶家裡做工作,講規劃的好處、茶棚村的未來發展。大家都被柳西周的真誠所感動,全部答應拆遷。村裡順利修建了下水道2000多米、水泥路1200多米,隨後他又協調4戶村民修建了茶棚村文化廣場……

無論是收新農合還是發放支農物資等,他總是親上門,他是茶棚村最晚休息的一個,又是第二天起得最早的一個;他總是考慮著村民過得好不好,唯獨不考慮自己身體的安危。

2017年冬連下兩場暴雪,柳西周在走訪貧困戶途中摔傷了胳膊,在手術後沒休息幾天,他又投入到工作中去。胳膊受傷不能騎摩托車,他就騎著自行車來往于田間地頭。

今年春節過後,柳西周開始覺得喉嚨不太舒服,吃飯難以下嚥,飯量也少了很多。但他總覺得這是小事,沒有在意。到了4月初,眼見著柳西周消瘦下去,鄰居和同事都看不下去了,“逼”著他去醫院檢查。可才到醫院,鎮裡和村裡來了幾通電話,他又趕緊回村裡上班了。

在等檢查結果期間,柳西周還去鎮裡開會,還守在文化廣場建設現場;直到生命最後時刻,他都牽掛著工作,在去省城做進一步檢查前,他還向同事交代了一些工作,並向鎮裡打了請假條……只是,這一次他去省城,大家沒有等到他康復歸來,卻等來了令人悲痛的消息……

“這一切太突然了。”代橋鎮鎮長馬小雯說,柳西周執行力特別強,比如鎮裡別的村有個扶貧車間建好後沒能成功招商,柳西周得知後不到一週就聯繫了茶棚村一名成功返鄉人士入駐扶貧車間。

馬小雯說,與柳西周最後一次通電話,還是他去世前一週的時候,一起討論文化廣場的建設情況,“根本沒聽他說過病情,他工作上有啥難處都不講,生活上的事就更不會說了”。

為村裡辦事過得很踏實

在家裡,柳西周也愛說“沒事兒”,說這句話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妻子劉鳳英很生氣、他自己很愧疚。

因為柳西周把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工作,無論是家裡的農活還是孩子們上學的學費、生活費,柳西周操心得都比較少,妻子或多或少會埋怨他,可他總回覆說:“我是黨員,是村幹部,親戚朋友多,生活差不到哪裡去,困難群眾如果沒人幫,就要沒飯吃了。”

農忙的時候,柳西周顧不上家裡的麥子、玉米,去幫助鄉里鄉親;家裡的房子又破又舊又窄,可他沒有心思去修繕一下,還把黨小組之家設在家中;兒女的上衣沒有一件是超過30元的,他說要培養孩子儉樸節約的精神……

“他總是對我說‘沒事兒,咱為的是村裡的事,心裡踏實’。”劉鳳英告訴記者,他也沒關注過自己的身體,發現身體“有事兒”時卻已經晚了。

記者瞭解到,這些年來為了補貼家用,劉鳳英農閒時都在界首或阜陽打工,女兒已出嫁,兒子在上學,柳西周就獨自在家,幫助貧困戶改造危房時,晚上甚至睡在施工現場,吃飯往往就是一桶泡麵,生活極其不規律。柳西周去世後,家人在辦公室整理遺物時,除了那厚厚一疊扶貧手冊,還有一桶打開後未吃的泡麵……

“等我退休後,帶你去旅遊。”如今,劉鳳英一想起柳西周的這句話,就忍不住流淚。但是看到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村風越來越淳樸,她知道,這就是她最愛的那個人參與打造的,這時她對柳西周的離去似乎又能釋懷一些。

(王吉祥)

因为父老乡亲念念不忘他的好,这两家省报给予整版关注

脫貧攻堅,他拼盡全力

一心為民,他兩袖清風

界首市基層幹部柳西周的扶貧之路

“一心為民,兩袖清風”,32年紮根基層,服務村民,清正廉潔。柳西周同志始終工作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幫助百姓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當地人都親切地喊他“西周同志”。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4月18日,柳西周因積勞成疾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51歲。

柳西周,安徽省界首市人,1967年9月生,初中文化,中共黨員。界首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邊陲,是省級貧困縣,柳西周所在的代橋鎮茶棚村更是地處偏僻,全村共5700多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71戶560人,脫貧任務異常艱鉅。柳西周從19歲開始工作,一直紮根茶棚村,2004年擔任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黨總支委員,分管扶貧、武裝、美麗鄉村、環境整治等工作,負責6個自然村共1240人,其中53戶135人貧困戶的脫貧任務,直接包保32戶貧困戶。

盡心盡責心繫村民

長年累月堅守崗位

因为父老乡亲念念不忘他的好,这两家省报给予整版关注

扶貧工作量大任務繁重,柳西周從不提要求也從不抱怨,只是一心撲在扶貧事業上,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兒子在外上大學,妻子在阜城當保姆,只剩下他一個人在家,為了方便工作,他索性搬到了村委會辦公室去住,因工作忙,方便麵一度成為他的主食,長期無規律的飲食和繁重複雜的工作,嚴重影響了他的健康。

“柳西周的離去讓人十分惋惜,他生前最喜歡說的話就是沒事,無論是領導交給他的任務,還是村民需要他解決的問題,他都一一回復‘沒事沒事’,我們也就認為他身體也沒事了。4月9日當天我還特地打電話給他安排任務,才得知他去醫院檢查身體,西周同志檢查完身體後,又第一時間回村繼續忙文化廣場建設的工作。之後在他家人那得知,他是忍著病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是疼的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去醫院的,也沒有那個時間去的。”代橋鎮鎮長馬小雯飽含深情的告訴大家。柳西周同志的離世讓人感到十分震驚,從發現有病到去世短短十天時間,讓群眾那麼念念不忘。4月18日,病情急劇惡化,幾度昏迷,偶爾清醒時,嘴裡仍不忘唸叨著貧困戶柳西安的名字。就這樣,他懷著對貧困戶的無限牽掛,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在妻子劉鳳英口中,柳西周是一個“不顧家”的男人,缺少對家人的關心和照顧,為了村民,他忘了自己。在兒子柳兆文眼裡,父親一直是一個很“摳”的人,總是告誡家人能省就省,還有很多人比他們還窮。其實柳西周家也算是地地道道的貧困戶,家裡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牆面斑駁,下雨天都會出現漏雨的情況。儘管如此,仍然一次次為貧困戶籌資改造危房,為外出務工人員墊付資款,為一些有特殊情況的群眾代繳新農合。他卻很少考慮自己的情況,將精力和熱血全部投身到脫貧攻堅中去,這是一種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真希望他能像關心村民那樣關心一下自己。

“有困難找西周”

“有困難,找西周”成為茶棚村百姓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只要群眾需要,都義無反顧地去做,多年來,柳西周早已成為群眾心中的“定海針”,有他在,老百姓心裡就踏實。西周同志是茶棚村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無論大事小事都一一放在心上,困難面前不退縮,任務面前不推諉,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換取民心,只要關乎群眾的事,他都會盡心盡力,雖不是主職,卻勇擔重任。正如他常說的那樣,群眾的事,就是咱自己的事。

茶棚村地處偏遠地區,人口眾多,共有271戶貧困戶,脫貧攻堅任務艱鉅。柳西周直接要負責其中53戶135人貧困戶的脫貧任務。柳西安就是西周同志生前的幫扶對象,家境十分特殊,自己身患胃病,動過大手術,兩個兒子均一級傷殘,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裡沒有任何勞動力,靠政府五保和低保維持生活。“有困難,找西周”,柳西周對柳西安一家的生活也是牽腸掛肚,三天兩頭的往柳西安家裡跑瞭解情況,給予幫助,幫他們解決一些問題。柳西安家老泥土坯房,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已經不能住人了。柳西周幫忙申請農村危房改造國家資金補助,還給安裝了乾淨的自來水,讓他們有一個安全能避風雨的家。70多歲的柳西安難掩傷心流下眼淚,哽咽地說:“這些年來,多虧西周對俺家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否則俺真的沒有勇氣活下去!”

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美好鄉村的建設者

擺脫貧窮,走上致富的道路,一直以來是茶棚村百姓的願望,也是柳西周等一線扶貧幹部奮鬥的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人都不能掉隊,柳西周扶貧之路也時常會有感人的故事,與同村的柳雲峰就是在扶貧工作中成為摯友的。

柳雲峰是茶棚村地地道道的老農民,妻子因患病先後動過四次手術,花光家裡的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外債。2014年柳雲峰家成為柳西周脫貧幫扶對象,三次借錢讓柳雲峰記憶深刻、感動不已。第一次借錢是在2015年,當時柳雲峰家三間瓦房在危房改造還差5000元,是柳西周在關鍵時候雪中送碳。2016年主動幫忙讓柳雲峰流轉村裡的23畝地,加上柳雲峰自家8畝地,總共31畝地,開始規模化種地,當年年收入就達到2萬餘元。第二次借錢是柳雲峰買拖拉機,柳西周借其1萬元,後來柳雲峰才從西周家人那裡得知,這1萬元是柳西周從親妹妹那借來的。2017年柳西周覺得致富之路不能光靠種地,柳雲峰剛好有粉刷牆的手藝,柳西周親自擔保,為其貸款扶貧資金3萬元,讓其買輛二手皮卡,帶領幾個工人做起了裝修粉刷的生意,並義務幫忙宣傳。柳雲峰飽含熱淚告訴記者,“2018年預計能年收入達6.5萬元,完全擺脫貧苦,要感謝這位人民的好乾部柳西周,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短短四年,柳雲峰從貧困戶奔向小康生活。

柳雲峰的脫貧之路是茶棚村脫貧攻堅中的一個成功的案列,四年來柳西周為之付出太多的心血。柳雲峰對此十分感激,懷著感恩的心,彼此也成為了最真心的摯友。在柳西周生病期間,柳雲峰多次親自開車陪同去醫院,一直陪在柳西周身邊,送他最後一程。

因为父老乡亲念念不忘他的好,这两家省报给予整版关注

柳西周不僅是脫貧致富的領路人,也是美好鄉村的建設者。自2017年茶棚村開展美好鄉村建設以來,圍繞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好鄉村,面對艱難的拆遷任務,他自告奮勇,從容應對,白天忙扶貧,晚上做拆遷動員工作。不到十天時間,32戶違建全部完成自拆。美好鄉村建設期間,為全村鋪設下水管道、新修水泥路、安裝路燈、建設綠化設施、垃圾回收……尤其是修建茶棚村文化廣場更是大功一件,讓村民有了公共文化娛樂場所。

□記者手記

界首市的脫貧攻堅工作任重道遠,柳西周對黨的無限忠誠,對群眾的無限熱愛,對事業的無私奉獻,這種精神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正因為千千萬萬個像柳西周這樣的好乾部堅守在扶貧一線,將自己的年華和熱血灑在了這片熱忱的土地上,紮根基層,服務群眾,才能夠真正幫助這裡的人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展現出大愛、熱血、擔當、奉獻的高尚品質。界首市是有這樣的土壤,一個柳西周倒下了,還有更多的像柳西周一樣的人前赴後繼,戰鬥在農村一線,為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而不懈奮鬥!

(蔣永聽 葉佳超)

黨員幹部須有“三郎”精神

“我們家是出了名的困難戶,全是靠他,才能住上新房子,可惜他走得太早了。”這是安徽省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貧困戶柳西安的女兒柳鳳雲哽咽著說,雖然他們家的定點扶貧幹部柳西周已經去世3個多月,但想起之前他對家人的關心照顧,柳鳳雲不禁潸然淚下。

柳西周是茶棚村黨總支委員,在村裡工作了32年,2018年4月18日,因長期積勞成疾醫治無效去世,年僅51歲。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從發現病情到去世,只有短短的10天時間,而這個消逝得有些早的生命更是給安徽省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的村民們留下了無盡的悲痛。正因為在茶棚村村民口中的“有困難找西周”這句口頭禪,讓這個年近五旬的“拼命三郎”永遠留在了群眾心中。筆者認為,黨員幹部就要學習這股“三郎”精神。

說起“三郎”精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拼命三郎”。所謂“拼命三郎”,比喻的是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幹事竭盡全力的人,而柳西周就是這樣的人,在村委會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幹事,竭盡全力為村裡的貧困戶解決困難,而四處奔波的他,在村裡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一戶人家。

近年來,隨著扶貧事業的不斷推進,各地區的基層幹部紛紛獻身到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但又不能認輸的戰役中去,也正是因為如此,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為扶貧事業奉獻了青春甚至是生命的扶貧幹部,柳西周正是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身為一名黨員幹部的“三郎”精神。

黨員幹部須有“三郎”精神,就必須時刻把群眾的困難放在心上。村裡的貧困戶柳西安身患重病,妻子有精神疾病,兩個兒子均為殘疾,全家沒有勞動能力,可是身為村支書的柳西周卻沒有忘記這家苦命的人,而是四處奔波,不僅幫他家建了新房,還幫他爭取了各項補貼,讓他們能安居,更有了經濟保障。

黨員幹部須有“三郎”精神,就必須對人民的事業毫無怨言。村裡的村民之所以把柳西周稱之為“拼命三郎”,正是因為不管是為了群眾的疾苦,還是為了群眾的樂業,他始終都從不推辭,毫無怨言地衝在前頭、幹在實處,為群眾謀得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唐蕾)

主辦:界首市新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