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教育進行到底,除了孩子自身的興趣還需要什麼?很多人都忽略了

前不久我參加了一個同學聚會,儼然成為了一個拼娃大會,這家孩子前幾天期末考試考了年級第一,那家孩子上個月獲得了鋼琴比賽第一。鋼琴第一的孩子真的是讓人汗顏,從她開始學習鋼琴開始,到現在十二歲,整整六年時間,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有些同齡孩子就連六個月都堅持不下去,更別提堅持這麼久。

將教育進行到底,除了孩子自身的興趣還需要什麼?很多人都忽略了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有一技之長,所以給孩子報了興趣班,但令人頭痛的是孩子根本沒辦法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哪像那個堅持學鋼琴六年的孩子,真是讓人羨慕不已,心裡想著,都怪自己孩子不夠堅持。

可教育專家說過:“小孩子會任性,但是大人不可以放棄督促的責任。”我們必須明白,好多事,孩子不堅持,只是因為我們不夠堅持。

將教育進行到底,除了孩子自身的興趣還需要什麼?很多人都忽略了

1

家長比孩子先放棄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能有一個特長,但是如果在短時間內沒有看到效果,就選擇慢慢放棄;或者看見這個興趣影響到孩子學習了,那就心想幹脆放棄吧!完全忘記了最初計劃是什麼。

將教育進行到底,除了孩子自身的興趣還需要什麼?很多人都忽略了

還記得曾經我看過一個節目,女孩學習舞蹈已經快十年了,她也非常的熱愛舞蹈,但是最終被媽媽以影響學習為由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我能從這個女孩眼中看到她對舞蹈的熱愛,尤其是在說起舞蹈的時候,她真的神采飛揚,可是他媽媽說了要放棄就是要放棄,導致孩子明明很想學,卻被迫放棄。

而明明是爸媽不夠堅持導致孩子不敢堅持,卻被爸媽倒打一耙,怪罪到孩子頭上。所以每當我們在指責孩子總是輕易放棄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對於他們的放棄,我們是不是曾經默許過?

將教育進行到底,除了孩子自身的興趣還需要什麼?很多人都忽略了

2

孩子比家長先放棄

當然肯定有些家長會有疑問:如果我堅持讓孩子學習興趣,可是孩子還是想放棄那豈不是沒我們家長什麼事了?不,其實還是和家長不夠尊重孩子有關係。

我的一個朋友,他的孩子才上小學二年級,但該上的興趣班一個都沒有少,朋友說:“我給孩子報了他喜歡的繪畫班,還報了我選擇的奧數、英語、鋼琴、書法。但是孩子不想學了,我該不該堅持自己呢?”

將教育進行到底,除了孩子自身的興趣還需要什麼?很多人都忽略了

我的朋友的確詢問了孩子的意見,但是卻很貪心,他覺得孩子多學多好,沒有尊重孩子只想學繪畫的意願,給孩子報了四五個興趣班,每天孩子上課就已經夠辛苦的了,下課之後對於這些五花八門的興趣班也是疲於應付,導致對繪畫的興趣也一點一點的消失,後來父母看見孩子不想堅持了,也就隨之放棄了。

將教育進行到底,除了孩子自身的興趣還需要什麼?很多人都忽略了

給孩子報興趣班只需要報孩子感興趣的一個就好了,沒有必要報很多興趣班,對孩子來說他接受不了這麼多新鮮事物,也學不進去。

總的來說,孩子喜歡放棄就和這兩點有關,只要我們父母做到這兩點,就能幫助孩子堅持下去,一是興趣班只報一個就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會更容易讓孩子堅持;二是既然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就請不要隨意放棄。好的父母應該幫孩子盡力堅持一件事,而不是陪她一起隨意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