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家長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興趣是學習的前提,是繼續前行的動力,也是指引孩子們向著成功步履堅定的路燈。但是關於孩子的興趣,家長又瞭解多少呢?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小劉的兒子從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鋼琴,但是越到後面,孩子的興趣就愈加衰退,當初想去學習鋼琴的是他,現在又哭著喊著不想學了的也是他,小劉作為媽媽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她就徵求了幾個朋友的建議,有的說,你看朗朗成為鋼琴家也是他家長“逼”出來的,你最好也逼孩子一把,讓他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而有人卻認為,作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而不是把孩子逼到死角,這種方式讓孩子來學習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大多數家長應該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到最後又是無計可施,糾結半天:讓孩子堅持還是放棄呢?那麼面對孩子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興趣”,家長又該“何去何從”?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首先來具體瞭解一下“興趣”的概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顯而易見,興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要麼有堅定的信念,要麼有著濃厚的興趣,才能讓孩子在艱澀的學習道路上乘風破浪。

興趣的基本概念為“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以認識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為基礎的,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

許多家長就疑惑了:孩子半途而廢,是真的對原先本想要學習的事物失去了興趣嗎?其實不然。這種結果的原因大抵是,孩子腦海中所期盼的學習與實際情況有出入。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就比如,學習鋼琴,他們本以為只是隨便在琴鍵上敲幾下,就可以彈出一首美妙的曲子,殊不知這背後要下很深的功夫,每天要坐在鋼琴前面苦練許久,才能達到彈奏的標準,就此,孩子也因無法忍受學習過程的枯燥乏味,而直接放棄。

其實興趣並非天賦而是一種動力,因此人們常說,有了興趣,離成功就不遠了。所以說,正確的引導、後天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裡就要求,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以及孩子自己想要上某個興趣班時,一定要慎重考慮,以免賠了時間,還沒有如願以償。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的興趣

第一步:明白興趣班一定要是孩子的興趣

一些家長悄悄的將孩子的興趣曲解了原有的本義,這也暗示了他們產生的“自私”心理,或者為了完成自己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又或者為了不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而強迫產生的“興趣”。

可是這些都還是孩子的興趣嗎?其實只是虛有其名的“興趣班”罷了。如果家長的確有以上幾種想法,那麼興趣班將會是以孩子厭學告終。

所以建議各位家長,明確興趣班不是家長自己的興趣,也不是別人的,更不是為了上學所締造的陌生的興趣,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是否要報名該興趣班。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第二步:可以允許孩子的興趣發生變更,但前提是要弄清原因

孩子半途而廢,原因無外乎有三種,

第一種是他們真的在深入嘗試後,認為很枯燥、無聊,當初選擇它因為只是一時興起,但是現在感覺不必再進行下去了。

第二種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困難,無法進行,就想著要放棄。

第三種是孩子因為一時的心情不好,而無心再去上興趣班。

這要求家長在得知孩子要放棄之前保持心平氣和,不能因此對他們發脾氣。如果說,孩子放棄的原因是第一種,那家長就不必再強迫孩子接著保持興趣了,但是前提得要先把剩下的課程上完,這也能鍛鍊孩子的恆心與毅力。若原因是後面二種就不難辦了,家長最好與孩子一同解決困難,這樣孩子的興趣又會重來。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第三步:不要輕易相信孩子說的“我沒興趣”

有興趣是前提,但是努力才是鑄就成功的基礎。家長在讓孩子學習特長時,一定要立好規則,把握適度,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他們想學就學,不想學就放棄,這樣終究會養成一種逃避、懶惰的習性。

所以說,不能輕易的相信孩子“我沒興趣了”的說辭,因為任何興趣的順利運行,都需要“努力”成為輸入動力的馬達。所以,能夠及時的監督與提醒孩子,堅持到底,他們就可以將興趣使然的嘗試發展成宏大的成果。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記住這兩忌六要

兩點大忌:

1、家長太過急於求成

在給孩子報了書法興趣班時,小麗發現自己的兒子有明顯落後於其他的小朋友,這時她就開始急了,問老師這該如何是好,老師就輕描淡寫的說,回家多練習一下就會有長進。

於是小麗就每天逼著孩子在家練習十幾張書法,久而久之,孩子對原本十分感興趣的書法逐漸打消了趣味,甚至直接請求媽媽:我不想上書法課了。

那麼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孩子家長的急於求成,因為看到了別的孩子的飛速進步,而自家孩子卻停滯不前,就十分著急,逼著孩子進行“題海戰術”,可是最終讓孩子不堪重負。所以說,家長一定不能太過急於求成,向專業老師求教正確的學習方法。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2、與別家孩子攀比

大多數孩子可能都被父母從小“比”到大。“你看鄰居家的小孩,次次第一名,你呢?”、“你怎麼這都做不好啊?你表姐像你這麼大時啥都會做了”諸如此類的帶有訓斥意味的對比,其實是十分傷孩子心的。

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在某個興趣上小有成就,就不要對其進行太多的干涉,孩子明白興趣加上努力就等於成功後,攀比只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六大要點:

1、讓孩子擁有成就感,體現學習的樂趣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激將法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人愛聽貶低自己的話語,所以說,想讓孩子認為學習時的快樂,就要讓孩子心中充滿成就感。

比如家長在教孩子時,時不時的提出幾個小問題,表示自己不懂,來“請教”孩子,目的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學有所成,漸漸的也會對學習頗有興趣了。

2、讓孩子找到勝任感

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從簡單開始,常常告訴孩子“你可以做到的”,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勝任感與成就感也是相通的。

3、表揚、鼓勵、支持

父母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後盾,當孩子做事遇到挫折時,一定要及時的安慰,鼓勵,因為他們年紀尚小,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弱,所以家長的鼓勵就是他們學習的快樂源泉。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4、引導孩子找到學習方法與規律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習道路上的助力軍,父母可以通過與老師、成績好的同學家長進行學習方法上的交流溝通,以方便借鑑好的學習方法,再對孩子進行監督。

5、引導孩子把學習當成習慣

當孩子可以抱著愉悅的心情學習時,他們也自然可以把學習當成習慣了,當孩子學習完後,記得問他們一句,學習的怎麼樣呀?是不是很輕鬆?很有成就感吧?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將學習定義為一種快樂的事情,自然習慣也來了。

6、提供恰當的學習環境

安靜舒適是前提,可以讓他們心平氣和的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習習慣,也有利於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識。

你瞭解孩子的“興趣”嗎?父母的認識偏差,容易耽誤孩子的潛能

讓孩子好好學習,興趣是前提,努力是基礎,家長是鼓勵更是錦上添花,因此,作為家長明確,學習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有父母的支持也極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