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童年丨又见榆钱饭

居住的小区这两年一直改造着,一些碗口大的松树、橡树

都被连根拨起运走了,在我已经对树木习以为常的拔起运走里,单元门口的几棵榆树完好地挺立犹如“劫后余生”般吸引着我。

春天一到,它便长得枝繁叶茂,挂满了一串串淡绿色的榆钱儿,个头饱满的榆钱儿压得榆树枝向下低垂着头,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记忆童年丨又见榆钱饭

一个暖暖的春日里,我们一家三口骑车游玩回来,老公的自行车很自然地停放在榆树下。老公一踮脚一抬手便捋下一把榆钱揉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6岁的女儿见到这一幕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回头看我一眼,半响问我:“妈妈,你看他,这东西能吃吗?”

老公笑嘻嘻地又踮脚捋了半把递给了女儿,女儿迟疑着,小心翼翼地捏了几片榆钱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老公问她:“味道怎么样?”女儿连声说:“不错,不错……”随后的几天,只要路过榆树,女儿总是让我们给她捋一把榆钱,方肯离开。

记忆童年丨又见榆钱饭

有一天晚上全家人正在阅读,女儿突然问老公:“爸爸,你怎么知道榆钱能吃,是不是哪本绘本书上写过?”

老公俯下身子和女儿并排坐一起,略有所思地说:“这可不是普通的榆钱,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榆钱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钱’的说法。

记忆童年丨又见榆钱饭

“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这是爸爸小时候春季的美食,大人小孩都靠这个补充营养呢。”

女儿“哦”了一声,似乎有些明白了,便不再问了,自顾自地翻阅着精美的绘本。

河西地区的春季,风总是很肆意,一刮就是一下午甚至是一天,在一个傍晚,风终于停了,我外出买菜,老公准备陪孩子骑车锻炼,一出单元门便看到榆钱儿散了一地,老公连连说可惜了,可惜了,我很不能理解地回头“剜”了他两眼,便不做声了。晚上回来看见桌上一张纸上写着榆钱的做法:

记忆童年丨又见榆钱饭

生吃。将刚采下来的榆钱洗净,加入白糖,味道鲜嫩脆甜,别具风味。若喜吃咸食,可放入盐、酱油、香醋、辣椒油、葱花、芫荽等作料。

煮粥。将葱花或蒜苗炒后加水烧开,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将熟时放入洗净的榆钱继续煮5—8分钟,加适量调料即成。

笼蒸。先将榆钱洗净,拌以玉米面或白面做成窝头,然后上笼蒸半小时即可起锅。或将洗净的榆钱拌上面粉,搅拌均匀,直接上笼蒸熟,再放入调料。

做馅。将榆钱洗净、切碎,加虾仁、肉或鸡蛋调匀后,包水饺,蒸包子,卷煎饼都可以,味道清鲜爽口。

女儿睡了,我也准备洗漱就寝,只见老公拿了一个铁盆,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又端着盆子回来了,只见里面盛有绿油油的榆钱

,还夹杂着一些榆树叶,对着我神秘一笑说,明早给我们娘俩做榆钱饭,我苦笑一下,去睡觉了。

第二天是个周末,在睡梦中就听到厨房里叮叮当当的锅碗交响曲,不一会女儿跑来说,妈妈快起来,爸爸做了榆钱饭,绿绿的可好看了……吃饭时,老公感慨地说,你们娘俩是不会明白我们这些甘肃农村孩子小时候的苦难……

记忆童年丨又见榆钱饭

空闲时,他还将他小时候和伙伴们在树下捡榆钱的生活画成了一幅漫画给女儿看。望着这幅画我依稀感觉到,老公儿时在那些晦暗的日子里,充满斑斓的色彩,点缀了童稚的斑斓,甚至成为了他今后人生里最炫丽的色彩。

想想他的人生,少时物质的匮乏,千方百计地为温饱斗争着,捋榆钱,挖野菜,溜别人吃剩下的西瓜皮都成了他追思童年的篇章,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前进的脚步,从一名手绘师、动画制作人,到高校老师,人生的每一步过去后,童年有关“榆钱”的贫瘠时光却成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许正是由于经历了人生的苦难,才形成了人在旅途上勇于承受磨难的勇气。

记忆童年丨又见榆钱饭

范忠手绘作品:童年的榆钱

原来,榆钱是人生的旅途上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一种坚实铺垫。

关于作者

宋喜梅 qq:408062454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