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生死问题是哲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如何对待死亡涉及你怎样对待生命。一个人的生死观是其人格特征的最高体现,孔子与苏格拉底作为思想史上是具有鲜明人格特征的哲人,他们对生死的认识与超越,值得我们深刻的比较研究。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1、

孔子先天的将“天”视为创造万物的本原,“天”是世界秩序的终极来源,道德价值的最高依据,因此在孔子这里,人的终极目的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共存。

天人是同一而论,“天道”、“仁道”、“人道”是人生命价值的统一追求和统一使命,追求“三不朽”的精神思想就是践行“仁道”的使命,也就是“弘扬天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故孔子有“守死善道”和“志于道”而“依于仁”的说法,即人的追求就是完成“天”赋予的使命,实行仁道。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另外,在孔子这里,通过“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悬置态度,将“鬼神”的问题归于其祭祀这一“礼”的表现形式上,从而阐述对待“鬼神”的态度其实是使人们“慎终追远”,对“鬼神”的态度与存疑,就是为礼成仁的表现。

所以,孔子以“仁”为核心,构建生死价值的道德超越路径,关注生死价值与意义,将生命与死亡赋予使命与责任,从而将人们对生死问题的探讨,转向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人生使命与价值的追求上,这种道德性的超越体现了孔子生死观的现实意义,以及通过在现实中的努力获得在现世的超越,以此实现“天人”的合一。

苏格拉底以理性的思考为前提,认为神是一种外在的存在,是存在于另一个彼岸世界,“神”具有把握世界自然的智慧,而“人的本分就是学习神灵已经让他通过学习可以学会的事情,同时试图通过占卜的方法求神明指示他那些向人隐晦的事情。”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责任是学习人本身就具有的知识,即关于善的知识。所以,当苏格拉底从自然的探索向人的心灵探索转变,认为人的道德准则“善”来源于人的本身“灵魂”,“灵魂”带有“善”的知识是一种先天的、不朽的存在的时候,以“善”为目的的道德追求,构建了理性思维这一理念的世界。

理性思维将人和神相分,而提出人是具有肉体的物质与灵魂的精神实体的结合,“灵魂寄于肉体的时候,被肉体带进了变化无定的境界,糊里糊涂,像个醉汉。灵魂独自思考的时候,就进入纯洁、永恒、不朽、不变的境界。”

因此理念的世界拥有最高的“善”,人们通过“承认自我无知”,反省人本身,达到灵魂的纯洁,这一过程也就是获得真知即美德的过程,从而达到理念的彼岸世界,让灵魂与至善相遇,获得最大的幸福。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这种理念的世界观,是将生死的价值寄于了死后的世界,是一种彼岸的超越,为人通往不朽的彼岸世界得以可能,也将生命的有限从道德角度实现了无限的可能。

因此,孔子的“天人”关系,将鬼神以悬置的态度处置,提出了具有道德性的“天”这一概念。所以孔子的生死价值在于实现“天”赋予人追求“仁道”这一使命为取向,视生命为完成使命的手段,从而达到成“仁”的目的。

而苏格拉底的人神关系,认识到“神”是一种外在的存在,并提出“灵魂”这一概念,将对道德的追求视为是对的知识考察作为目的,“灵魂”的净化。因此苏格拉底是将人们对自身的关于“善”这一过程就是人生追求的价值。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二、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以极高的道德追求建立了消解人们死亡恐惧的生死观。两者同样都以道德性的超越,实现了人在社会中的生死价值。但是孔子关注人生死的社会意义与伦理意义,而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个人本身。

孔子的生死观从对天的认识、对仁德的追求都是基于天、人关系的整体性阐述,其生死超越更带有正统意识形态的群体社会价值观,讲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因此他着眼于“他人”、群体与社会上。

“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为“仁”,要爱人。“仁”所体现的这种人与人交往不仅仅是相互关系,还有个人对家国的服从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前者所体现的是个体的孝为维护以血缘人伦为纽带的家族这个整体;后者所体现的是个体为维护国家这个整体,要约束自己。

因此,孔子的生命价值在于实现“仁道”的群体意义上。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另外,“三不朽”讲立德,人要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世世代代以你为榜样。其次就要立功,泽惠后世,丰功伟绩世代人都能享受到。最后就是立言,它不仅是要人们留下独到的论述言词,更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宣扬天道、歌颂德功、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

孔子的生死超越思想“没有把人的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的境界,而是把它消除满足在以亲人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世间关系之中,使构成宗教三要素的观念、情感和仪式传统环绕和沉浸在这一世俗三伦理和日常心理的综合统一中,而不必建立另外的神学大厦。”

因此“三不朽”的观点充分调动了人生的内在价值,并将家族生命意志的传承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层面,将人的生死价值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使之实现社会大同,人民安居乐业,仁道之治永垂不朽。这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不朽、精神意志的不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利动力,因此这种生死超越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而苏格拉底的生死超越视为是对灵魂不朽的追求,通过对个人的关照上,达到人的灵魂的不朽存在,获得真正的智慧与绝对的真理。在对美德的无限追求,从而达到至善和绝对真理的过程中,不仅是一种道德的超越,更是一种实然的超越,这是一种“主体精神的永存”的个体生命价值观。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善”本就存于人的内心,是绝对普遍的“善”,是绝对的智慧和知识,神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善的向往是为一切人所共有,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只是人们由于受到与肉体感官欲望的“干扰”而影响了对于“善”的追求,人们不断自我反省、审视、理性的摆脱,“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就有达到“善”的可能。

因此苏格拉底的生命价值在于实现个体的追求。另外,他讲个人的“荣辱”和尊严。他认为自己这一生过得非常精彩和深受朋友的尊重,因此他认为年老虚弱的苟延残喘,反倒破坏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因此他在意个人的崇高形象。

生死超越:孔子与苏格拉底

另一方面,当克里托让他逃狱时他讲“逃狱是对死亡不正确的面对,不能担忧死亡就越狱,这将不利于净化他的灵魂,灵魂是高尚纯洁的”。其次,他接受雅典城邦的法制,不顾法律的处决而逃跑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逃跑不仅是一种屈辱的方式,贬低了自己的人格,更是对国家法律的践踏,这不仅伤害到了自己的尊严,也伤害到全雅典公民和国家的尊严。

正因两者生死超越的异同,对中西方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意义。孔子把“三不朽”的精神以家族生命得到传承,使个人的内在价值通过家族在扩大到社会,实现“天人合一”的共同价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五千多年,无不体现这种大局观、家国观。

而苏格拉底正是对人自身的理性认识,意识到追求绝对价值和美德,就能获得灵魂最大的幸福。因此人民需要理性和法律,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理念的幸福,人们要追求真理,要从自身出发实现个我不朽。所以西方国家从一个绝对的追求到另一个绝对的追求,反反复复不断反思变革,经历一段又一段的黑暗和光明。

来稿/刘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