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你准备好纸巾了吗?

读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你准备好纸巾了吗?

早就知道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也大概知道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个幼小生命的悲情事件。

一直想读,又不敢读,心里上没有做好准备,怕面对其间所承载的悲欢。

最近,送女儿去上课,无意间在培训机构的家长休息室看到这本书,挺厚的一本。用手抚摸了几次,想读,却一直没有打开。

休息室的家长三三两两的在聊天,孩子们在戏嬉玩耍,不适合读这样一本沉重的书,再说了,那一点等待女儿下课的时间,也不足以让我读完它。

也许是缘份终于到了,当我再一次在新华书店的展柜上看到它时,竟什么也不想,毫不犹豫地抓起了它。

01

二十几年前,在周国平四十五岁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他的宝贝女儿妞妞,没想到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绝症,只在这个世上停留了一年半,就匆匆离去。

周国平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真实地记录下女儿的可爱与可怜,以及他与妻子雨儿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抚育女儿的心路历程。

周国平像个贪婪的收藏家,时时守在女儿身边,恨不能把女儿吐出的每一个字都捡起来,把女儿在这世上短暂一生留下的所有痕迹都珍藏。

妞妞是个聪明的孩子,八个月,会喊“爸爸“,九个月,会喊“妈妈“,一周岁,会自呼“妞妞“。一岁四个月,会准确地使用人称代词“你“、“我“、“他“,和疑问代词”谁“,几乎能自由地表达她想表达的任何意思了。

妞妞爱笑,亲人一逗,她就报之以甜甜的笑。

妞妞会撒娇,“爸爸喜欢妞妞,“宝贝是妞妞“、“妞妞乖极了“、“宝贝吃“、“爸爸疼妞妞哭“。

妞妞会学样,逗大人,“谁干的呀?”“妈妈干的呀。“谁干的呀?”“珍珍干的呀。”

妞妞会骂人,“瞎说八道”、“臭妞妞”、“胖妈妈”、“谁干的?他妈的“。

妞妞伶牙俐齿

阿珍问:“妞妞,要不要妈妈抱?“答:“要”。雨儿抱她,她却说:“不要。“阿珍说:“你骗人。“她说:“骗珍珍。“我追问:“妞妞骗谁?“回答是毫不含糊:“骗珍珍。“

妞妞……

读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你准备好纸巾了吗?

02

妞妞患的是眼疾,先是左眼失明,随后是右眼。

随着视力的逐渐衰弱,她喜欢朝窗户方向看,她的眼前只能看到一片光亮,她高兴极了,咧开小嘴笑了又笑,忽然,她自个儿伸出小手向亮光招起手来。

爸爸激动地告诉她:“妞妞,这是亮亮。亮亮你好!”

听了爸爸的话,妞妞招手招得更欢了,去向这位可爱的客人问候和感恩。

从那以后,只要抱她到窗户边,或者只要对她说“亮亮”,她就会挥挥小手。

但她视觉世界里这唯一的客人最终也永远离她而去,“……当她躺在床上时,她总是侧身朝窗户的方向,右眼睁得大极了,眼珠似乎要弹出,长久地瞪视着。我轻声唤她,她眉毛微微一挑,不理睬,依旧瞪视着窗口。看得出来,她这样瞪大眼,有些吃力,时常举手揉一揉右眼,然后继续瞪视。

……

妞妞天天到窗户边看亮亮,她瞪大眼睛凝望窗外,伸出左手频频挥动,小手掌一开一合,像在招手问候,又像在挥手告别。

这天,她挥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切,小手拼命地挥动,那么用力,频率极高。她的脸上有一种焦虑的表情,还不时发出一长串非常复杂的声音,好像急于想说些什么。“

可是,亮亮愈走愈远,一去不复返了。“世上已经没有亮亮,亮亮死了。”

读到此处,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泪如雨下。可怜的妞妞啊。心碎的父亲啊。

读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你准备好纸巾了吗?

03

妞妞用触摸来“看“这个世界。

“她总是急切地触摸着周围的一切,比饥饿更急切。她幸福地弯下腰,那么细致地抚摸床、桌椅、家具、门窗、地毯,无怨无尤地用小手探索世界,一寸一寸地丈量她的生命的疆界。“

周国平夫妇四处求医问路,找专家、找中医、找气功师、找佛家、给医生写信……

一切都是徒劳。

妞妞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谁也无能为力。

犯病的时候,妞妞到处都疼,嘴里,鼻子里,头颅里。

很久以前,她磕在床架上,哭了。妈妈一边安慰她,一边问她:“妞妞磕着了,是吗?“她就记住了这个词。

她不知道自己的疼是肿瘤造成的,认定一定是被什么东西给磕疼了。所以,她一遍遍哭诉:“磕着了,磕着了!“

“她太疼了,紧紧抓住爸爸的胳膊,忽然想起爸爸说过想办法,于是哭喊道:‘妞妞磕着了,好爸爸想办法,想想办法。“”好爸爸想想办法,快紧想想办法!“,”疼,疼,疼死了!想办法!“

我的眼泪汩汩流淌。我从小到大,关于疼痛的至深记忆,莫过于生大宝的时候。

生产前的阵痛让我生不如死,内心充满对阵痛的恐惧及终止疼痛的渴望,甚至想立刻死去。经过老公的努力,医生终于决定立即给我施行剖腹产。

当看到身穿绿色服装的麻醉师时,我简直就像看到大救星,肯求他快点给我打麻药。

阵痛的间歇,我看到他在准备针剂,但还是等不及,狂喊:“你快点,求求你点点,来不及了啊,又要痛了啊。“

我的生产疼痛有终点,但妞妞的没有,她的终点就是死亡,一息尚存,疼痛不止。何况她还只是个一岁半的孩子啊。

好爸爸,赶紧想想办法。

可是,她那心碎的爸爸没有任何办法。面对女儿无法解除的疼痛和无可逃避的毁灭,这个平凡的父亲没有任何办法,任我们谁,都没有办法。

04

“爸爸,磕着了。“

“没关系,跳跳舞就好了。“

她跟着说:“磕着了,跳跳舞。“

爸爸含泪抱着她在音乐中跳舞,她笑了,笑出声来,立即又哭了,喊“磕着了“。

爸爸赶紧夸她,说她乖、好、可爱,爸爸喜欢极了,她吃夸,渐渐安静下来。自己说:“吃吃小手睡觉觉。“爸爸抱她到走廊里踱步,直到她睡着。

深夜里,整座大楼都沉睡着。

爸爸怀抱妞妞,她在爸爸怀里不停地喊:“下,下!”爸爸挥汗如雨,气喘吁吁,爬上一级级梯阶,直到十八层,然后快速奔下,再爬上……只为了让妞妞在轻盈欲飞的感觉中略微转移和缓解疼痛。

病魔和疼痛不断地销蚀着妞妞的生命,妞妞相信,既然爸爸说过“想办法”,他就一定会有办法的。

她不断的重复让爸爸想办法,她没有想到,她的好爸爸竟然真的想到办法——安乐死。

这种办法将使她不再被磕着,不再有疼痛,也永远不会再有音乐了。妞妞哪里会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办法。

看到女儿遭受疼痛的折磨时,爸爸希望她早走。但是,痛苦暂时缓和,女儿又能听、说、交流,喊“爸爸”时,又希望她能活下去。

“延长她的生命,缩短她的痛苦,这两个动机水火不容。”

可是,毕竟是亲生骨肉,做父母的下不了手啊。这个可怜的父亲只剩下一个卑微的愿望,唯求他的女儿能以最平和的方式逐渐进入醒的长眠……

朋友送来杜冷丁,以必不时之需。

读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你准备好纸巾了吗?

05

在一次剧痛即将爆发之时,母亲雨儿给她注射了第一针杜冷丁。止痛效果明显,妞妞沉沉睡去。

早晨,她在全家人包围的眼光中醒来。“谁?——小心肝。”她说。

药效过去,疼痛再次来袭。她仿佛知道妈妈有办法,不停地哭喊:“找妈妈,快去!赶紧去!”,又喊:“到哪儿去啦?去哪儿啦?在哪儿?“妈妈赶来,又给她打了一针。

杜冷丁是人工合成镇痛药,滥用就会成瘾,成为毒品,对机体破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

药力递减,机体一天天衰竭,诀别的时刻就要来临。

妞妞酷爱音乐,在她短暂的生命历程中,音乐如她的父亲一般,给了她最多的安慰。也许在音乐的旋律中,她打开了新的“视野”,可以重现关于视觉的记忆,“有一回,听着歌曲,她突然挥手,原来是歌词中听出了”太阳“这个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用极轻微的声音说:“开开……“意思是”开开音乐“。爸爸打开音响,把音量尽量调节到最低,房间里回响起摇篮曲的旋律。

“妞妞突然伸出手,紧紧抓住挨近她的雨儿的手腕,轻轻叹了一口气。接着,她的手松弛了,全身猛烈抽搐了一下,停止了呼吸。

汽车毫无必要地向医院飞驰。妞妞在我的怀里,她的小脑袋无力地垂到了一侧。“

可怜的妞妞,这个被人世“磕着了”的孩子,在人间生活了五百六十二天,经历了一番成人都无法承受的病痛折磨后,她死了。

“我抱着我的女儿的小小尸体,拒绝接受任何一种哲学的安慰。“女儿的死亡,让这个哲学家父亲的心千疮百孔,再难愈合。

06

我不想说同情周国平,在文字的引领下,我们似乎跟他共同生养哺育了一回妞妞。、

妞妞稚嫩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同样的快乐与悲伤;妞妞的疼痛,痛在她父亲的身上,也痛在我们每一个读者的身上;妞妞的死亡,让她的父亲悲痛欲绝,也让我们每一个读者涕泪长流;妞妞的厄运,是她父亲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

有评论说:“当我买下了那本摆在书架上的《妞妞》,读完了周国平满纸的冷峻和温柔,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我们都是妞妞。“

“《妞妞》是为除周国平之外的另一个或其他许多的寂寞而写的。周国平大概永远不会知道,陪着他的寂寞坐着的,另外还有很多寂寞。“

是的,妞妞仿佛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孩子,也仿佛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从神秘的虚无中来,再走向永恒的虚无,其间,经由这滚滚红尘,又怎么能不被“磕着了“?又怎么能不疼痛?

当你把人生放在虚无的大背景下去思索时,你会发现,我们在这尘世中的一切,亲情爱情友情、功名利禄等,我们曾经在意的和不在意的那些,都需要重新反思。

妞妞消失了,但她那昙花一现的生命所引发的思索,将永不止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