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观点:互联网支付的收费考虑

讲观点:互联网支付的收费考虑

------本期内容导读------

对于互联网支付平台而言,一旦可以进入到自己体系内的这些钱,当然最好就是在更方便、更普及的方式,在网络化的大平台上进行实际消费、消耗或者是支付。而对于支付平台而言,所有真正的消费、消耗与支付行为,都是存在着价值的。

------以下正文详情------

7月1号开始,又是各种新政新规开始的时间,不过最为大家不太希望的一条就是:先前微信钱包还信用卡的每月5000元免费的限额也没有了,成了统一收取0.1%,最低0.1元起。此条新政一出,愤然宣称不再用微信支付的人有之,高呼只有马云爸爸爱我的人有之,忧心于支付宝在以后会不会跟进的也有之。

在此之前,实际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对于余额提现的收费就曾闹过更大的一轮影响。唱衰互联网支付的人会幸灾乐祸地表示:你们看,互联网的这些企业也不靠谱啊,市场与用户做大了,就开始收割大家利益了。而支持互联网支付的人则指出,这根本就不是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想收费,这根本就是银行体系的反击压力所导致的嘛!

而在此期间,微信的马化腾也曾在某个场合表示过:“银行快捷支付到第三方支付有千分之一的成本”,而微信当时这部分的成本每个月就超过了3亿元,而且还在不断上涨中。同样,在这一次微信对于给信用卡还款进行收费的通告里,也使用了同样的理由。

不过,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腾讯的这一理由,似乎觉得有点牵强。因为这里所说的“支付通道手续费”是指用户资金从银行体系进入互联网支付体系内,支付平台需要给银行缴纳一笔通道费用。也就是说,真正银行收费的环节是在用户给支付帐号充值的这一头。而实际上在提现时,微信支付是不会有成本的。

但是,当年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差不多同时对于余额提现到银行卡的行为进行了限制与收费,这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其实稍微想一想,也就发现并不难以理解:

互联网支付平台的最大作用与效果就是简化并替代掉了绝大多数的传统现金交易,这里的现金交易也包括在银行卡上的各类交易。我们大约把它称之为互联网+式的革命,更是马支所提倡的“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努力。所以,互联网支付首先做到的就是希望用户要么把现金直接充值到网络上的帐户里,要么希望用户绑定并开通银行卡快捷支付。这样,让越来越多的支付行为中的现金流转方式,是通过互联网支付平台来实现。而对于这一过程中需要向银行缴纳的通道费用。就算是每月数亿计,无论对于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来说,都是可能承担的。说白了,让你把钱转到自己的平台上,这点成本意识还是应该有的。

而对于互联网支付平台而言,一旦可以进入到自己体系内的这些钱,当然最好就是在更方便、更普及的方式,在网络化的大平台上进行实际消费、消耗或者是支付。而对于支付平台而言,所有真正的消费、消耗与支付行为,都是存在着价值的。它可以不断地推进“无现金化”时代的到来。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把帐户余额里的钱提现到银行卡里,实际上对于支付平台来说,是一件颇让人感觉郁闷的一件事。也就是说,前几天刚帮你承担了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入到支付帐号的通道费,现在你又把这些钱转回到银行卡里。这不就是让自己之前的努力白费了吗?因此,对于提现还是要收费。

微信支付这次对还信用卡收费的理由还会在于,在用微信支付的银行卡快捷支付给信用卡还款的例子里,实际上分了两步,第一步,相关的金额从银行卡快捷支付通道进入了微信钱包,而腾讯的确为这笔资金转入向银行支付了通道费,结果连1秒都没有,这笔钱就从微信钱包里支出到了银行的信用卡。对于互联网支付平台而言,的确感觉有点冤枉。

只是,对于支付宝来说,在微信支付对还信用卡收费之后,会不会跟进?这点不好说。只是大家所面临的困难与尬尴都是差不多的。

更明确地讲,无论是马云、还是马化腾,他们对于提现收费的费用,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一旦认真地执行这一规定的话,的确是可以制约并适度控制用户随意把余额里的钱转回到银行卡里的“纯浪费行为”。正是因为提现要收费,所以绝大部分的用户也就会考虑,要么尽量把这些钱继续留在帐户上,要么就是尽量提高使用支付的频率,从而直接把这些钱消费掉。

而这才是互联网支付对于提现收费的真正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