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融合:商業模式顯然已成破局關鍵

講融合:商業模式顯然已成破局關鍵

------本期內容導讀------

針對當前的媒體融合發展,一定要尋找到一條可以可以告別過去、又能擁抱明天的新路;媒體融合,不僅僅只是把改變傳統媒體的表現方式、生產手段,更是為了解決傳統媒體的盈利能力與社會功效

------以下正文詳情------

在傳統媒體接觸互聯網之後的若干年中,關於新的商業模式問題是一直困擾著實踐者的中心難題。一開始,大家試圖沿用傳統的注意力變現廣告的模式,但網絡化後的媒體總是走不出邊緣化的位置。然後,有人試圖引入新科技下的生產能力實施革新改造,但號稱融合後的媒體依舊是改變不了“叫好不叫座”的命運。

上述的兩種思路,都得到了廣電行業體系的最高角度與力度的推動:第一種就是網絡廣播電視臺的推廣,第二種就是中央廚房生產模式的普及。應該說,這兩項政策的制定與推廣,其意義是重大且積極的,它讓絕大多數猶豫、迷茫乃至於不知所措的廣電機構至少都邁出了步子,作出了一定的有益嘗試。

而它們之所以一直都未能實現較為明顯的成效,無非是因為政策是上面宣傳下來的,執行的單位大多都是應景而做、應付而為。而從整個市場環境而言,實踐這兩種思路的時間裡,傳統的廣播電視行業依然強勢,市場地位居高不下,自己既沒有太多的動力去思考或未雨綢繆,也沒有多少壓力要去琢磨新的商業模式。

但是,傳媒市場的嚴冬還是來臨了,雖然速度並沒有太快,可是一個嚴峻的事實就是,一天會比一會糟糕一些、一月要比一月難過一點。真正讓傳統媒體人倍感壓力的,並非是絕對意義上的發展數字,而是這些數字正在以不可逆的趨勢走下坡之路。所以,有人喊出:生死存亡的時刻要到了。有人在告誡: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廣播電視必須要改革,融合發展的方向一定要突破。

所以,針對當前的媒體融合發展,問題終於變得既清晰又明確,那就是,一定要尋找到一條可以可以告別過去、又能擁抱明天的新路;媒體融合,不僅僅只是把改變傳統媒體的表現方式、生產手段,更是為了解決傳統媒體的盈利能力與社會功效,這樣的融合思路,才是積極並務實的。

定位:

傳統媒體是特殊的媒體,漫眼當下市場上的諸多商業化媒體、產業化媒體以及個體化媒體(自媒體),傳統媒體依然還會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既不需要刻意消亡自身,也不應該曲意迎奉他人。公信力、專業性、權威感與壟斷能力,是傳統媒體不可消失的四大堅實基礎,而這四點基礎,更是媒體融合過程中需要極力張揚並強化的關鍵,這就是媒體融合的定位。

功能:

最初的融合嘗試是為傳統媒體尋找到在互聯網上的位置,於是有了網絡化或手機化的廣播電視;之後的融合嘗試是為傳統媒體定製可以互聯網化的生產手段,於是有了中央廚房式的移動化採編與生產體系。那麼,眼下的融合嘗試就應該是為傳統媒體定位到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恰當角色,這顯然就是:讓用戶感覺有用、讓行業認可價值、讓政府產生信賴。這是傳統媒體所希望在融合後能夠具備的功能。

途徑:

有了定位以及功能的期待,實際上並非只有固定的途徑可以達到。有道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媒體融合發展,就是切忌尋找單一固定模式,而是緊緊抓住每一家、每一地的不同主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探索每一種可以努力的途徑。比如最近有文章曾熱炒的123**的政府熱線模式,它其實就是幾年前東部發達城市廣電機構取得一定成效的智慧城市移動門戶途徑;還有區域化的中心媒體匯聚平臺模式,它是新時期輿情管控發佈體系的實現途徑;以及泛媒體化的城市職能部門的信息服務模式,它更是對這幾年風頭甚強的互聯網+理論的最終總結實踐途徑。

所以,媒體融合的本質就是對於傳統媒體的一次重新定義,你既可以用更加文藝的手法把它渲染成為傳統媒體的一次涅槃重生,更可以用更加現實一點的眼光把它描述成為傳統媒體的一次融資路演。也就是我們在上面所清晰表述出的定位、功能與途徑,實際上也就是在新思路之下,媒體融合所希望實現的商業模式。

有了模式,就能生存;能夠生存,才能發展;具備發展,方能成功!這才是當下媒體融合的必走之路,而誰能夠提供這條路上的必要技術支撐、全面解決方案、以及真正乾貨產品呢?為免有廣告之嫌,凡讀明白的、感興趣的、有急切需求的朋友可以私信剛剛,咱可提供具體的VIP級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