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说到“霍童风景区”,估计很多人跟陈哥一样,只识霍童古镇,不知其他

就在霍童边上的石桥村,也是霍童溪流域人文风景的核心。石桥村,是中华民间开凿隧道水利工程第一人“黄鞠”的故里。去年,霍童“黄鞠灌溉水利工程”,还成功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今天,陈哥就先带大家走进“石桥”这个了不起的村落。

第一站

石桥风光+龙首堂

游览时间: 约30分钟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市区出发,导航定位“石桥村”便能直达。沿霍童溪畔,漫步石桥村,一路美景不胜收。要知道,陈哥对霍童溪可是“情有独钟”。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十几棵两百年以上的大榕树从公交亭开始一字排开。大榕树庇护下的霍童溪,鱼儿清晰可见,清澈的溪水由浅蓝、湖蓝到淡绿,美到窒息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各种鸟叫声清绝于耳。不用刻意取景,随手按下快门,哪个角度都是一幅大自然赐予石桥村的魅力画卷!今年,石桥村还入选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1400年前,霍童溪河谷地带还是一片荒原。在黄鞠的带领下,人们在霍童溪沿线大兴水利、开辟农田,从此,开渠千年,分荫万畦。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石桥村内的 “龙首堂”,是黄姓后裔为黄鞠而修建的纪念堂,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龙首堂”虽几经重修,但至今还保留有隋、唐、明、清几代的建筑风格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纪念堂入口庄严矗立的石牌坊,被村民打扫的一尘不染的祠堂,后人对黄鞠先人的敬仰清晰在目。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究竟黄鞠有多厉害?接下来,就跟陈哥一起去膜拜一下他的伟大工程吧!

第二站

龙腰渠+私家民宿+赏荷

游览时间: 约40分钟

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黄鞠灌溉工程,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它分为霍童溪右岸的龙腰渠、左岸的琵琶洞渠,共长十多公里,灌溉面积两万余亩。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从石桥公交站往左水泥路开,穿过宁屏公路,大约500米,便可看到龙腰渠。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陈哥看到第一处水渠时,还觉着它和普通的水渠没区别。没想到越往村里走越惊叹,这里简直就蕴藏着一个四通八达的水利系统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走在村间小路,陈哥未见其渠,便闻其声。千年水渠源源不断的活水,至今还徜徜穿梭在村里的院子里、道路旁,甚至还形成了家门口的 “瀑布”小景,而且每条渠水清澈见底。古人的智慧真是相当了得!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早期,龙腰渠还利用渠与村庄的落差建起了五级水碓,通过水车带动磨、碾、舂、筛加工五谷。如今,这里还保留着二级水碓的遗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的百姓仍在用水车进行粮食加工。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在二级水碓处,陈哥还歪打正着误入了一家私家民宿。民宿由早前土房子改造而成,被主人打理的乡而不俗。错落有致的花草,玻璃房、泡茶室、客房、会客厅应有尽有。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民宿后院还有穿流而过的渠水,在阳光笼罩下,也是分外静美。村民告诉陈哥,民宿的主人只有周末时间才在。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二级水碓的另一侧,有几处荷塘。荷叶碧绿,生机盎然。由于此次采风的时间尚早,小荷才露尖尖角,预计本周将迎来荷塘花开的时节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第三站

探秘琵琶洞

游览时间: 约30分钟

从霍童镇派出所的三岔路口右转,大约3公里,将看到一处指示牌,便是琵琶洞遗址入口,沿途还能欣赏下霍童溪左岸的美景。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不同于龙腰渠,如今的琵琶渠已失去了灌溉功能,仅存工程遗址,但也具很高的观赏价值。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琵琶渠现存5个隧洞。沿着干涸的水渠,走过长长的鹅卵石路,便来到一号洞。这个幽暗的隧洞,差不多有2米多高,以陈哥的胆量,还真不敢下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刚走过藤条覆盖之下的二号洞,三号洞口便传来蝙蝠声。据说“琵琶洞”因流水声似琵琶弹奏声而得名,后因洞内蝙蝠聚多,又叫“蝙蝠洞”。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新修的溪岸堤旁,有条栈道可以到达四号洞、五号洞。此时,穿梭在深邃的丛林栈道,还真有种秘境探索的快感。而走出丛林,豁然开朗,又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美丽的霍童溪让硬朗的堤岸平添了几分妩媚,清风徐徐,溪面光影交织,绚烂无比。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栈道的尽头是五号洞,可以进去参观(安全起见,一至四号洞不建议进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洞的上方还能看到当时用柴火灼烧岩石的痕迹。在那个既缺乏爆破材料,更无现代测量仪器的情况下,黄氏先人就懂得用火烧水激的原理开凿引水隧道,将坚硬的花岗岩凿穿,难度不亚于“愚公移山”。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第四站

霍童美食+黄鞠陵园

中午小憩,陈哥还去霍童古镇上觅了把食!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说到霍童小吃,陈哥每次必吃大榕树处的大肠粉扣和霍童芋头包,吃一口都是满满小时候的味道。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如果吃得不过瘾,可以再点一碗冷饮,既能降暑,也能解渴。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最后一站,建议去石桥村口对面的黄鞠陵园看看。穿过两座石碑坊,田间小路蜿蜒向前便是。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和风向暖,墓草青青。坪中建有石墓亭,还树有一对中华柱,立有石狮、石麒麟、石马、石象、石羊等数十件石雕吉祥物。陵园气宇非凡,倍显石桥黄鞠后裔的怀祖之情。

宁德近郊这个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个世界级景观,看完就想去!

此次探访古迹的途中,陈哥还得到了一个石桥村民的相助,这位热心的小哥一路带着陈哥到达龙腰水碓后,就急忙离开了,陈哥只拍下他三轮车的背影以作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