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创造美好教育 助飞雪域雏鹰

在上海第八批援藏干部全体会议上,教育工作队代表陈前进行了交流发言,以下是其有关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部分内容。

陈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创造美好教育 助飞雪域雏鹰

我的老家在四川,50多前的1968年,我的父亲从山区里一个放牛娃到日喀则的江孜县当兵。他的文化知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基本上都是在部队中学习的,而这些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可以说,西藏的土地、西藏的人民对我有恩,我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民也饱含深情。

我们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自2016年6月进藏以来,联络组领导和援藏兄弟长期以来一直给与我们厚爱、给予我们厚望,给与我们强大的支持和精神动力。在此,我受40名组团式教育援藏兄弟的委托,表示衷心的感谢!“天下没有远方,有爱就是故乡”,我们把日喀则市当作第二故乡,将把“日喀则”三个字写进我们最深最美的生命记忆中。

上海教育援藏工作团队共40人,管理干部4人、专任教师36人,主要来自于上海市5个区39所学校。我们的团队政治上可靠,有共产党员23人,占58%;专业素质强,平均教龄16年,中高职称32人,占80%。进藏以后,根据教育部关于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日喀则市的教育发展需要,我们确定了两个援藏目标:

一是将受援单位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打造成为自治区示范性精品学校,西藏的一流名校;二是创造出可范性可辐射的办学经验并搭建辐射示范平台,为日喀则市教育事业整体快速内涵发展做出贡献。

陈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创造美好教育 助飞雪域雏鹰

根据这两个目标,我们进行了关于学校管理、教研、德育、教学、师训、素质教育、信息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调研,制定了《上海市组团式教育援藏三年行动计划》和《打造平安型学习型快乐型靓丽型特战型“五型团队”团队建设方案》,提出了“一二三四”援藏工作举措:

一是建立校本师训基地。我们坚持“三融合”理念,发挥援藏和本地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一刚双任”制、“双师带教”制,沪藏建立“新任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梯队,沪藏教师队伍友好交往、理念交融、携手进步。援藏教师携手本地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编印校本教材31本,电子教案35本,教科研课题53个。今年9月,我们学校获得“2017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开展教学质量体系提升和德育创新两项工。我们确立了《整体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达标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建设“魅力教研组”、培养“魅力教师”、打造“魅力课堂”,系统提升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今年,三学段教学质量均发展到历史最好水平。高考升学率第一次实现100%,重点本科上线率超过拉萨中学,位居自治区第一;小学质量检测考试在全市排名从36名跨越到第5名,进步31个位次;中考平均分名次保持自治区第一,7门学科中5门单科第一,政治学科满分100而我校均分87,创全区新高,全自治区中考状元678分也在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我们搭建了以学生社团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工作平台,新建学生社团30个,在“四讲四爱”系列活动中,创造了“主题晨会”、“主题诗会”、“社团创新文化艺术节”、“学生干部训练营”、“亲子主题教育”等新的德育活动方式,中央教育新闻媒体采访团、自治区“教育援藏”公众号介绍了我们的经验。

三是创造“三个七彩”,即七彩校园、七彩课程、七彩之星。正如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当今中国,已从“解决温饱问题”进入“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我们工作队认识到,新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新的教育需要为美好生活奠定基础。我们建设七彩校园,学校道路硬化、食堂扩建、办公环境优化、教室门窗改造、澡堂建设、水厕建设、路灯添置、校门搬迁等当地师生迫切期盼的项目都一一竣工。我们建设七彩课程,在考试学科之外,强化了阅读、体育、音乐、文学、美术、舞蹈、信息化术、环保设计等课程。例如,我们建立第一支高原女子足球队,20名队员今年在上海接受了20天的集训,还有外国教练指导;

陈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创造美好教育 助飞雪域雏鹰

教师和学生合作创作的歌曲《日喀则在等您》在“日喀则发布”得到推送,我们希望明年能在珠峰文化节上亮相;原创诗歌《日喀则的晚霞》获得2017年上海市民诗歌大赛一等奖,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诵读表演,由上海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我们从健康身体、良好习惯、才艺特长、愉快情感、优秀学业、高尚品德、创新能力等七个方面,在校园中评选“七彩之星”。

四是攻克四个难点。以“规范化”为抓手,优化学校管理机制,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以“标准化”为抓手,优化办公室、教室、寝室等教学生活环境,建成书香生态校园;以“内涵化”为抓手,倡导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式,奠基学生终身发展;以“信息化”为抓手,建设智慧校园,推进汉语、英语人机对话教学,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共享平台、评价平台,我们希望,雪域高原上的学校通过“互联网+教育”实现加速发展。

除了援建受援单位外,我们还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例如,我们坚持“创新驱动、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策略,与市教育局兄弟省市、兄弟学校联手,首创了“日喀则市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沙龙”,“日喀则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作联盟”、“1+5+X”沪藏远程教育共享平台、“10+10”沪藏友好学校手拉手海峰联盟合作等,搭建了沪藏之间、省市之间、校际之间的线上线下合作交流平台。这些举措开创“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先例,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厅的点赞。我们举办校长论坛5次、组织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赴沪访学团6批、为县乡送教30多课时、共享我校优秀校本教材5套、福利院周末公益课堂志愿服务时间1500多个小时、结对帮困物质150余万,精准扶贫项目“土豆扩种”、“奶牛场扩建”每年创40余万。我们和拉萨援藏教师合作编写的《新唐卡》是自治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中小学生唐卡校本教材,将在西藏大学举办首发式。

原十八军参谋长陈明义将军曾说:“当年十八军进藏走过的路,既是一条艰难困苦的路,同时也是一条造福于后人的路。”我想,援藏干部走过的路,是一条刻苦奋斗之路,是一条开拓创新之路,也是一条为西藏人民的美好生活、伟大祖国的强盛美丽而快乐奉献之路。

组团式教育援藏一年半的时光已过去,令人期待的十九大之后开局之年2018年即将到来,教育援藏工作队紧紧瞄准“自治区示范性学校”的目标,将践行“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和“珠峰精神”,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甘当学生成长之路的铺路石、在教育创新之路上敢于争先、勇于攀登,有梦想、有新作为,基于西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来建设魅力校园、培养魅力教师、打造魅力课堂,构建出美好的教育。

我们期待大家继续给与我们帮助和支持。因为我们已经承诺:既然来过,就不只是路过,而是要在西藏教育事业的田野上留下一路青稞,用美好的教育帮助雪域雏鹰展翅高飞。

本期执行主编:田冰

陈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创造美好教育 助飞雪域雏鹰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