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37年奋战在排爆一线

58次成功排除涉爆危机

1000多枚形形色色的爆炸物被安全处置……

在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

56岁的民警王厚鑫是一名“逆行者”

危险来临时,他奋不顾身向前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2018年3月15日,

婺城区二环北路与竹马路口

发现一枚二战遗留航弹

2012年,永康一车辆内,

放着6瓶煤气罐和4桶汽油

2008年,义乌某超市被放置有8个爆炸物

……

你知道吗?

这些像是电影里的场景

曾经真实地在我们身边上演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这些炸弹被成功拆除或转移的背后

都有一名个子不高、留着小平头的中年男子

他就是王厚鑫

——金华排爆第一人。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王厚鑫是工兵出身,学过爆破,2002年前在驻金某部任职。2004年,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成立,要建设一支排爆力量,邀请王厚鑫加入。王厚鑫明知地方排爆的危险性和复杂性,还是一口应允。一支专业的排爆队伍,可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个世界没有天生的拆弹专家,只有不断学习的拆弹高手,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就要让自己的能力超过制作炸弹的人。”王厚鑫四处学习,结交同行,了解各地发生的爆炸案件。

掌握排爆技能是第一步

心理过关是第二步。

无数人问王厚鑫

“你拆炸弹的时候怕不怕?”

他如实回答

“怕。”

但他能调节自己的心理,消除不良情绪

能控制自己的心跳

让手脚不抖。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时间回到今年3月15日

在处理二战遗留航弹时。

航弹弹长1.2米,直径22厘米

弹体引信保存完好,杀伤半径400米。

为了让技术发挥最佳

王厚鑫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如果爆炸了,穿排爆服是死,不穿排爆服也是死,那就不如不穿,那样动作可以利索点,就多一分成功的希望。”

最终,王厚鑫带领徒弟将航弹挖掘出并运走

在排除了化学武器后,成功引爆。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不惧死亡威胁的王厚鑫,在危机降临时,一次又一次逆向行走,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他人的生命。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被评为“金华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书写了一曲硬汉风流。

硬汉的外表

掩藏不住王厚鑫的侠骨柔情。

至今在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图片库里

还保存着王厚鑫一张吼人的照片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他站在空旷的地上,皱着眉头,神情严肃,嘴巴大张。一向以笑脸示人的王厚鑫,那次真的怒了,他“发火”的对象是围观人群。

那是2008年2月,义乌一超市出现爆炸可疑物。

王厚鑫把爆炸可疑物放进防爆罐,运到城外。

他告诉自己

今天是4年一遇的闰年,

这一天生的人4年才过一次生日,

这一天死的人4年才过一次忌日

豁出去了。

然而,有个别群众不明白其中的危险。

觉得王厚鑫都不怕,他们也不用怕。

王厚鑫发现后,冲他们吼了起来——

“你们都离远点,离这么近干吗?”

“我可以离得近一点,你们不能。”

吼完群众,他冷静下来,成功处理了爆炸物。

现世静好,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有一种人注定是逆行者,面对炸弹,他必须留,你必须走。

今年3月12日,在婺城区琅琊镇上盛村一菜地

发现一枚———没有爆炸的 穿甲弹

弹体的大部分已钻入泥土,只有10厘米露在外面。

有关专家建议就地引爆,

因为危险性太大,就连人体静电也有可能引发爆炸。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穿甲弹的杀伤半径有200米左右

距离最近的一幢居民房仅3米远

如果就地引爆,居民的财产肯定受到影响。

怎么办?

现场僵持不下。

王厚鑫匆匆赶到,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

他勘察一番,认为能将炸弹转移并销毁。

听到这句话,周围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那个村民的房子是新造的,

即便给钱让他搬走他也舍不得

人家也许在这个地方住了几十年。

当时王厚鑫的心里很清楚,

不能让炸弹就地引爆。

“都离远点!”金华特警大叔丢下“狠话”后独自运走炸弹

将炸弹放在运输车里后,

谁来开车?

王厚鑫说:“我来!你们都离远点。”

他独自驾驶运输车,将炸弹转移到安全地方后引爆。

看着头发花白的王厚鑫独自带着炸弹离开村庄

上盛村的村主任盛武斌不由流泪。

几天后,他带领村民给王厚鑫送来锦旗致谢

上书8个大字

“技术精湛 敢于担当”。

【因为排爆获得多项荣誉,他却从未告诉母亲】

深更半夜或是休息日,王厚鑫也会接到拆除炸弹的任务。每当这个时候,他就迅速出门赶往单位,妻子张丽枝问他怎么了,他都说:“紧急集合。”

“紧急集合”回来后,张丽枝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不愿说,张丽枝不高兴。王厚鑫早年在驻金某部时,张丽枝在江西老家当护士,后来辞职到金华,在家带女儿。“我在金华没什么亲友,你回到家也不跟我聊聊单位里的事。”一开始,张丽枝很有怨言。

后来,王厚鑫拆除炸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了,张丽枝知道了实情。“原来他有压力,不想让我担心。”从那以后,王厚鑫再度“紧急集合”时,她都会叮嘱他小心点,然后在家等着他平安归来。王厚鑫每次成功解除爆炸危险,无论多晚,都会给妻子打个电话,一脸轻松地说“没事了”。他知道妻子在担心他。

王厚鑫瞒妻子失败,但瞒母亲目前还算成功。他的母亲今年92岁,父亲30多岁时患了肺结核,母亲既劳作养家,又照顾父亲,还供3个孩子读书。王厚鑫想让母亲安度晚年,当初从部队转业时,他只告诉母亲,自己转业到公安局了,至于具体做什么工作,他从没透露过。“如果告诉她我是和炸弹打交道的,她肯定要担惊受怕。”

这些年,王厚鑫获得了荣誉、受到了上级嘉奖,从不与母亲分享,妻子也成了他的“同谋”。有次,王厚鑫的侄女在媒体上看到王厚鑫的英雄事迹,兴奋地给张丽枝打电话,张丽枝一再叮嘱她:“千万别告诉奶奶。”

张丽枝说,王厚鑫平安无事,是全家最大的心愿。王厚鑫说,建立一支专业的排爆队伍,保障金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他最大的心愿。

7月21日至24日,王厚鑫的英勇事迹得到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双全的批示,被誉为我省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军队转业干部的楷模。

如同以往一样,这一次,王厚鑫依然没有把荣誉和喜讯与母亲分享。“她年纪大了,不能让她知道我的工作是排爆,免得她老人家担心”。这名不惧死亡危险的硬汉,有英勇气概,也有侠骨柔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