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谷建芬成就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观众为她三度起立鼓掌

82岁的谷建芬老师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她创作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二十年后再相会》等作品整整影响了两代人。为什么从事流行歌曲创作的谷建芬,到了晚年又开始创作儿歌呢?

在《经典咏流传》中,谷建芬老师谈起了自己创作儿童歌曲的缘起,一位朋友告诉她“你看现在的孩子都没有歌唱了”。于是,2005年开始,70岁高龄的她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创作中,谱诗成曲,给孩子创作经典。谷建芬老师总说“要为孩子们留下歌曲,要让他们在歌声中长大”。

82岁的谷建芬成就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观众为她三度起立鼓掌

13年50首歌曲,平均每年4-5首,每首大概费时3个月,可见谷建芬老师对待每一首作品都不曾马虎。写了20首的时候,丈夫担心她身体状态,劝她“写得差不多了,就停停”,可是谷建芬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坚持创作,即便熬到凌晨四点,东方发白,谷建芬老师对待给孩子们的歌曲依旧是一丝不苟。

50首只差一首,遭遇人生双重打击,依旧为经典传承热血创作。转眼到了2016年,在歌曲创作到第49首时,谷建芬老师的生活却遭受了极大变故,相濡以沫丈夫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相隔8个月后,小女儿又因为脑出血突然地离开了她,接连的重创让谷建芬老师十分痛苦,她甚至变得不会弹钢琴了,50首就差一首完稿,可是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了,“老伴,女儿走了以后,我不想写,但是写什么我也不知道”。回忆起往事谷建芬老师眼中含泪,台下观众也跟着红了的眼眶。

82岁的谷建芬成就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观众为她三度起立鼓掌

谷建芬老师的创作之路着实不易,然而即便遇到这样的打击,谷建芬老师也没有因为悲伤而忘记自己的使命。有一天,她遇到了两句话“有种幸福叫放手,有种痛苦叫占有”。谷建芬老师豁然开朗,决定将痛苦搁下,幸福地放手,于是她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终于在2017年的时候完成了50首《新学堂歌》。

然而已是耄耋之年的谷建芬老师,还是没有想过停笔,“我想我还要努力的写下去,有音乐陪着我,我一生绝对会长久地走下去”。谷建芬老师这份赤子之心,让全场观众再次起立鼓掌。

大家写小歌,这是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庾澄庆在节目中对谷建芬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敬佩:“诗词和儿童启蒙相关的都是大师的作品,与儿童有关的音乐也应该由大师来完成”。并向谷建芬老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集合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在校园里唱跳《新学堂歌》的视频,看到这些新鲜有活力的生命在演唱谷建芬老师的作品,庾澄庆又忍不住感慨道“从您身上我们才知道,您才是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原来这个节目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我要再度站起来向谷老师致敬。”说罢又带着全场观众第三度起立以掌声致敬。

82岁的谷建芬成就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观众为她三度起立鼓掌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就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普及,甚至推广到了自闭症儿童的课堂上,经典与音乐结合力量帮助这些孩子们打开了心灵,真正的大师正如谷建芬老师那样,一定是用他们全部的才华为一个民族的未来工作。

《新学堂歌》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晚年为孩子创作的“谱诗成曲”的儿歌系列,历时13年,共50首,每一首极具中华文化特色,成为了儿歌音乐启蒙和国学启蒙不可或缺的理想教材,2007年开始,《新学堂歌》就已经在国内部分学校进行推广。这些歌曲不仅保留了谷老师作品旋律优美且易学易唱的特点,更抓住了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在清新的旋律中,让孩子与古代圣贤轻松对话,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谷建芬也曾说过:“创作《新学堂歌》比我之前的创作都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