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老人从家里挖出一堆东西捐给国家,毛主席亲自向他道谢

1894年,舒万龄出生于湖南芷江一户贫苦家庭。因家境贫寒,家中人口又多,年仅23岁的舒万龄只好背井离乡,到外地酱油厂当学徒。

舒万龄为人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脑子又非常机灵,得到酱油厂老板刘福星的赏识。舒万龄虽然大字不识一箩筐,但颇有生产酱油的天赋,很快便将酱油的生产流程专研得一清二楚,而且对酱油行业的市场非常熟稔,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正当舒万龄在刘福星的酱油厂如鱼得水时,刘福星不幸病逝,接管酱油厂的是他的儿子。刘福星的儿子是个败家子,听信谗言,将已成为技术骨干的舒万龄排挤出局。

50年代,老人从家里挖出一堆东西捐给国家,毛主席亲自向他道谢


但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离开酱油厂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决定去贵州闯一闯。舒万龄在贵州重操旧业,由于他生产的酱油物美价廉,童叟无欺,生意越来越火爆。没过多少年,舒万龄便成为贵州首屈一指的酱油生产商,由一个穷小子一跃成为富商大贾。

发家致富后,舒万龄仍保持原来简朴的生活作风,兢兢业业地经营公司。

舒万龄为人谨慎,由于当时世道不太平,他担心钱存入银行不保险,便将纸钞换成银元,埋入家中。此后,只要手中有流动资金,舒万龄就会购买银元。他家中究竟埋了多少银元,多到连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南下,舒万龄非常高兴,亲自将解放军接到酱油厂,免费为解放军提供物资,还烧水给解放军泡脚。

50年代,老人从家里挖出一堆东西捐给国家,毛主席亲自向他道谢


舒万龄是位不折不扣的爱国商人。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支持志愿军,年近六旬的舒万龄从家中挖出一堆东西——银元,捐献给国家。后来,舒万龄得知志愿军缺衣少粮,又从家里挖出一大堆银元捐给国家。

舒万龄两次捐赠的银元,高达一万四千块。这绝对是一笔巨款,按当时的购买力计算,一万四千银元足以购买一架战斗力。

在舒万龄的带动下,各地爱国商人也纷纷为国家捐款,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一定贡献。

50年代,老人从家里挖出一堆东西捐给国家,毛主席亲自向他道谢


60年代,北京召开全国工商业代表大会,舒万龄作为爱国商人,有幸受邀参会。毛主席亲自接见了舒万龄等十二位爱国商人,和舒万龄握手时,还特意提及他捐银元的事,并亲自向他道谢。

1984年,舒万龄去世,享年9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