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最牛證券營業部國信泰九15年曆程:這個「奇蹟」不會再有了

覆盤最牛證券營業部國信泰九15年曆程:這個“奇蹟”不會再有了

整個證券行業,最難學的是國信泰九,最好學的還是國信泰九

情不多說了,從昨天上午開始,券商圈裡的朋友基本都刷到了那條新聞:

任上15年之久的國信泰九總經理“突然”去職。

老六下午的時候發了條朋友圈,說“刷這新聞的朋友,其實都是在刷自己內心的焦慮”。

這也很好理解,一方面,畢竟有著最牛營業部美譽的國信泰九,已經當了證券行業優等生、標杆營業部很多年。

這期間07年大牛經歷過了,15年大牛經歷過了,有些人進來又離開了,國信泰九自從07年真正冒出來,也算是屹立潮頭10多年了。

這種現象比較少見,因此也有“證券行業看泰九”、“全行業學泰九”的說法。

另一方面,這段時間證券行業的確是有些風雨飄搖,到處是行情不好,業務不好,客戶不好,員工不好的消息。

原本你今天裁員降薪,他明天一天一戶,按照“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定律,2018年成這個樣子,好像也可以習慣。

突然之間,這事一發,認知似乎又要突破:賺錢也不代表安穩了?

希望廣大證券從業朋友的小心臟都好好的吧,畢竟這是個例,個例,別一緊張就給自己代入了。

但是,看大家這樣熱情,老六還是忍不住絮叨幾句,其實你發現沒有:

10多年過去了,為何學泰九的人絡繹不絕,真正複製了泰九“奇蹟”的,卻沒有幾個?

按老六的總結,只能這樣說:

整個證券行業,最難學的是國信泰九,最好學的還是國信泰九。


難學有三:機制難學,文化難學,品牌難學。

一、機制難學。

老六曾經觀察過國信證券的發展史,深深地被這家券商的“逆襲”所打動,而支撐它完成逆襲的,有三駕馬車:

“銀證通”、準企業家制、營銷服務團隊

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看得出來,國信泰九毫無疑問便是這三駕馬車最完美的結合。

先說銀證通

一位老六尊敬的前輩曾透露,國信泰九頂峰時期曾在深圳地區佈設近1000個駐點,不僅僅侷限於銀行,還有電信營業廳這些場所。

套用現在很流行的互聯網用語,這其實就是保證了極高的用戶觸達率,此乃做用戶增長最底層也最重要的邏輯。

做到高觸達率,再用上國信總部斥巨資打造、體驗甩當時全行業好幾條街的銀證通產品,近乎完美的如虎添翼。

銀證通後來被叫停了,銀行駐點工作又被認為低效、過時,自然也就沒法學了。

再說“準企業家制”

一晃泰九定哥在其任上已經做了15年了,這是很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

老六相信他今天才離開,至少是有不捨的情結在其中。

就算是幫別人帶孩子,一兩年下來要換去別家,阿姨也要猶豫猶豫吧?

更何況在當年,在原總裁胡繼之的主持下,國信證券下放權力,搞起“準企業家制”:泰九便誕生在那個大時代的節點。

什麼是“準企業家制”?

實質上是在證券營業部中引入了“獨立核算”制度,即證券營業部負責人自主經營,擁有獨立的人事權,公司只對用人進行資歷、條件進行審查,營業部負責人和員工可根據自己的貢獻計算出自己的收入。

這也就很好解釋為何一任總經理可以做這麼久,在對事、對人的決策上可以有這樣大的空間,因為他所做的事情,說是“準創業”、“體制內創業”也不太為過。

不過我們回到現實中就會發現,這個制度別家很難學去,要改變的東西可不光是工資升升降降那樣簡易。

如今各家都在講集中,講總部、分支的高效運轉,連曾受益其中的國信證券自己都貌似對這個制度不滿,還能學什麼?

最後說營銷服務團隊

國信泰九的營銷服務團隊是全天下出了名的。

無論是早期浩浩蕩蕩的駐點客戶經理團隊,那可是連在網點裡和同行打架都能佔上風的一支狼性大軍;

還是如今線上線下火力全開,高端活動從沒停過,連海報都似乎高檔那麼一丟丟的年輕化營銷服務隊伍;

甚至是從總經理開始,其全員上下都奉為至理的“業務思維”。

而對營銷服務團隊的重視,都體現在了准入門檻、考核標準、內部培訓等一系列落地安排上。

很顯然,這一點的學習成本比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營銷和銷售不能算一回事,營銷也不能脫離服務而單獨存在


二、文化難學

國信泰九的文化是什麼?

縱觀其15年曆程,客觀提煉地話,其實就是:

以創業之態,不斷投身變化之中

或許是因為身處一線,國信泰九的變化往往是快速且比較超前的,甚至是有些“狠”的。

比如在07-08那次牛熊切換之前,國信泰九一直是大人海戰術,說白了就是要儘可能地多佔網點,多增加“流量”。這種做法,在那個時代,有其合理性,也助推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也就是在那前後,市場無情客戶吃虧的事層出不窮,“金色陽光證券賬戶”及其所代表的投資顧問模式又成為證券行業新潮流,號稱是“中國證券經紀業務個人理財業務新模式”。

近兩年,一個互聯網轉型,一個機構業務轉型,甚至包括總部層面的智能投顧業務,國信泰九都是第一時間趕上。

其總經理定哥更是堪稱這個行業的勞模,號稱手持三臺手機,三個微信都是滿員狀態,發朋友圈的頻率比川普發推特還要高(據統計,川普一天平均10條推),其實已然將自己視作一名創業者了。

其實無論變化,還是創業,到了今時今日的具體狀況下,其具體成效或許需要時間去驗證,但至少這棵常青樹過去都是一路”變“過來的。

每次變革都會陣痛,牽扯到錢、權、事、人,老六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機構能真正做到這樣,每過兩三年都去換血變革,

而且往往由於伴隨著風險,頻繁變革也不一定適合所有機構。券商中最愛變革的那個叫大鵬證券,已經把自己變沒了。


三、品牌難學

這個是真的難學,老六喜歡把品牌喊作“護城河”就是這個原因。

直到今天關於安全套老六也只喊得出杜蕾斯岡本傑士邦三個品牌,而實際上僅是中國就至少有上百種上市的安全套,就問其他同行慌不慌?

好了,舉個糙糙的小例子加深理解,女同志不要介意。

老六想說的是,或許在07年一舉成名之前,國信泰九很低調,講究個悶聲發大財,但在那之後,你將看到一個非常注重自我品牌塑造的機構形象。

“最牛營業部”、“遊資集中營”、“帶頭大哥”、“千億營業部”……這些說法為什麼時至今日大家都能信手拈來?

一方面因為它的確也是如此,另外一方面也是至關重要的,就是這些說法已經流傳很久了,它也樂得於媒體的宣傳。

至少是從今天往回看的8年前:2010年的時候,“最牛”已經被安在了國信泰九的頭上,被百度收錄,被論壇灌水,被媒體採訪……

品牌的核心定義只有一句話:具有經濟價值的無形資產,具有高遠影響的效應價值

老六歸結一下其實就是:品牌很值錢,品牌看不見,品牌要花時間與精力。

可以說,前兩點是美好的願景,人人都想自己有看不見但很值錢的東西,最後一點卻是一地雞毛的現實,人人都必須讓自己“不舒服”,去花時間與精力去打造品牌。

老六觀察過,每一週,沒錯,的確是每週,國信泰九都會在卓越後海那棟樓舉辦活動,至少一場,有時還會出現兩場或兩場以上同時辦的情況。

這些活動,會統一冠用他們自己創設出的名字,每次都會拍精美的圖片,幾乎全員轉發,還要配合公眾號的推送,廣而告之。

每次一搞活動老六就知道了:哦,又有十幾二十個人這天沒得休了。

舉上面這例子的意思是:品牌是個高大上的詞,但要做出品牌,必須低下頭彎下腰,去做泥腿子的事,而且要有足夠的耐心,甚至還要有一定的奉獻精神

承認吧,相比於週六大清早去公司擺果盤,大多數人更傾向於聽著外面的傾盆大雨再睡個回籠覺的。

行文至此可能有人要問了:老六你這一說我沒信心了,這難學那難學,那有沒有好學的呢?

其實啊,朋友們,不知你們發現沒有,最難學的部分恰恰也是最好學的部分呀。

機制本身就是人為設定出來的,文化是一個集體共同營造出來的,品牌是一群人長期堅持打造出來的。

沒什麼所謂的天才,沒什麼所謂的傳奇,有的全是持之以恆的付出,“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無論是機制、文化還是品牌,在所有人都不認同的前提下、在最悲觀的情況下,或許是最難學的,正如你不可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但是在真正看清形勢,願意做出自我改變,上下齊心的團隊那裡,恰恰是最好學的,正如當一個人醒來了,他便秒懂了“事在人為”的含義。

只是在證券行業,或者往大了說在所有行業,我們往往會面臨一個史上最大的難題——道理都懂,動手前我們卻說:

這太難了。

如果說這話的人還身居高位的話……嗯,那就當我沒有寫上面那3200個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