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男女老師的分配比例對孩子的影響巨大

小學階段男女老師的分配比例對孩子的影響巨大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這樣的一段話:縱觀朋友圈,突然發現女性朋友十之八九不是在創業就是在創業,不得不承認女性群體正在崛起,中國的女同胞已經在移動互聯網的世界裡,撐起的又何止半邊天?是的,隨著中國女性群體越來越獨立,有自主意識,不再只圍繞著家庭孩子轉的時候,男士們也會隱約感到危機。隨之而來的就是家庭結構問題,再不是過去的嚴父慈母,家庭穩固。隨著女性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的增大,使得性格變得越發強勢,這一點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帶出來的孩子多半是兒子懦弱,女兒霸道,這是社會環境導致的家庭環境的改變。

我國小學階段多為女教師,男教師寥寥無幾。小學階段又正是孩子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家庭裡已經是母親強勢,在學校裡又都是女老師。儘管老師們會正確引導,盡心盡力的教育每一個孩子,但因性別差異,教育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始終都大不相同。下面我們就來對比一下男女老師在小學階段對孩子的不同影響:

小學階段男女老師的分配比例對孩子的影響巨大

男老師普遍比較幽默,處理問題相對比較直接,也善於將事情大而化小。我小學時有一任男老師,他會動手打人,因為是約定好要完成的內容沒完成,或是某某同學調皮搗蛋得嚴重,於是小懲大誡,孩子們捱了打,並沒有怨恨老師,而是更願意圍著他轉,總有一種敬畏的情節在心裡。而女老師一般沒那麼暴力,但是她們語言批評的能力較強,句句一針見血,讓你覺得無地自容。小學生看到班主任老師往往是害怕多於親進,尤其老師像媽媽一樣時時把控自己,甚至讓孩子都不敢耍“小聰明”,覺得一切都逃不出老師的法眼。

女老師更願意喜歡女孩子,小學階段的女孩一般都成熟得比男孩早,膽小、聽話、乾淨、聰明、懂事,能夠成為老師貼心的左右手,而男孩子在小學階段正是淘氣的時候,闖禍事件肯定是頻繁發生,女老師對這些調皮的孩子往往是苦口婆心的教育,結果一轉身,淘小子們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女孩們也因此有了優越感,像老師一樣覺得班級裡的某某同學學習不好又淘氣不懂事,無可救藥。而男老師就正相反,他們會根據具體情況給一些懲戒,用男人的方式幫助淘孩子們度過這個懵懂時期,男老師往往會以嚴父的形象出現,女孩們自然更加敬畏,所以,如兄如父的感情,更容易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不是一味的被說教。

在日常的課程教育或引導上,女老師更喜歡感性的作品或文章,男老師更喜歡戰爭、歷史、生化等題材的內容,所以孩子接觸到的課外拓展內容完全不同,孩子思維的開闊度也會完全不同。知性的女教師會教出儒雅懂事的孩子,開朗的男老師會教出豁達明理的孩子各有各的優勢。

所以,才呼籲小學和幼兒園多配備男老師,良好的男女教師師資配比,可以更加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更能幫助孩子減少青春期叛逆甚至是避開叛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