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科普文章,救了他的命!

医生在医院里治病救人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一个医生写过的科普文章能挽救一条生命可能并不是很多见

很庆幸,我的一篇文章真的救了一个人

开春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内容是一个小女孩被蜜蜂蜇伤后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后导致死亡的病例,我想以此警示大家,给大家提个醒,文章被多个大平台及网站所转载,在“三甲传真”老师的公众号里,阅读量过了百万

一篇科普文章,救了他的命!

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也刊登此文

一篇科普文章,救了他的命!

我努力的去科普着,用血和泪的教训提醒着大家,防范未然,努力没有白费,这篇文章竟然真的挽救了一条生命!

白班,我和和往常一样在诊室忙碌着,突然抢救室呼叫:“蜂蜇伤,过敏性休克,昏迷

放下手中的一切奔向抢救室:病人是一个50多岁的农民,全身大片大片的疹子,呼吸困难,面色潮红,眼睑肿的拔不开眼皮,大小便失禁,血压测不到,心率130次每分

速度进行抢救,20分钟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病人是我们当地一个社区120送来的,120在第一时间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道、补液、激素治疗

在病人的一般情况渐渐好转后,我对患者的女儿说:“多亏第一时间就近治疗后120送至我院,要不然等到喉头严重水肿完全压迫气道,可能真的来不及了”。

没想到我却听到了120随车大夫的这么一句话:“不用谢我,应该谢谢你,他女儿说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蜜蜂蜇伤后出现过敏应该就近就医,她一路上一直在说~”

病人的女儿听着我俩的对话,看了看我,:“那篇小女孩被蜜蜂蜇伤的文章是您写的?”她飞快的掏出了手机,把那篇收藏的文章给我看

我笑了笑,点了点头

“咣当”一声,真的是咣当的一身,她竟然跪在了我面前,:“老天开眼啊,我爸爸命大啊,是您的这篇文章救了我爸“。

我蹲下去,一旁的护士帮忙和我一起扶起了她

后来我才知道,当老人被蜜蜂蜇伤后,并没有去医院,而是回家了,说全身无力,眼皮都抬不起来,女儿发现不对,赶紧叫邻居大哥开车送老人去医院,开始大家一致认为要直接来我区医院,他家的距离到我院大概40分钟的车程,但是女儿看过我的那篇文章执意要去社区先用上药,用120转院,尽管这样老头都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

我不经背后有些发凉,忽然我想到以后自己科普医学知识一定要更加严谨慎微了,今天是成功的救治了他,别因为自己的不严谨而酿成大错

下面图片是患者第二天的,身上还是遍布皮疹

一篇科普文章,救了他的命!

一篇科普文章,救了他的命!

一篇科普文章,救了他的命!

蜂蜇伤后:

  1. 立即出蜇刺
  2. 肥皂水反复冲洗
  3. 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
  4. 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心慌憋气、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就近就医

注意:第一点,拔出蜇刺是错误的,因该是用针头或者注射器出毒刺。因为当用镊子或钳子夹住毒刺的那一刻有可能把毒刺内的残留毒液再次注入人体内,加重过敏反应。

任何蜜蜂(蜜蜂、马蜂、黄蜂、土蜂等)蜇伤后都有可能出现过敏

点开阅读这篇“救命文章”一根毒刺,两条生命

关注 “医路向前巍子”

一个有点帅的外科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