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筆記之大明王朝·第四篇

周更/三篇

1370年(洪武三年),明朝開始舉行建國後的首次鄉試,次年舉行殿試和會試。因為帝國草創,教育文化比較落後,所錄取的“人才”沒法使用,於是暫停科舉,直到洪武十五年才重新恢復。此後三年大比和鄉試、殿試、會試三級制度成為定式。明朝對科舉制度的行文文體有明確的要求,不能自己發揮見解,科舉制度日益走入僵化的困局。

可以看出,這是科舉制度的沒落,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封建制度開始沒落。

朱元璋一統天下後不久,就開始了對“共患難”的兄弟們進行血腥清洗。

通史筆記之大明王朝·第四篇

前文說過,朱元璋做皇帝,最根本的思想是保住他老朱家的皇位永固,千秋萬代、一統江湖地傳下去,可不能讓他的子孫後代再要飯去,國家人民先放一邊去,而他當時的兒子——太子朱標性格溫和,老朱擔心小朱日後鎮不住這群虎狼叔叔們。所以,他要更加強化他的中央集權,為他兒子的繼位掃清障礙,且看他的手段:

先是由“胡案”大殺四方。

胡惟庸當了丞相之後,朱元璋對他極其放縱,讓他有侍無恐。還有傳言說正是朱元璋的授意,借胡惟庸的手除掉了功臣劉伯溫。胡惟庸奉命去看望病重的劉伯溫,並且讓隨行的醫生開了藥方,但劉伯溫吃了藥後,病情卻越來越重,不久便死去,你能說這裡邊沒有朱元璋的意思?此時的胡惟庸權傾天下,他自己也迷糊了,真以為自己能跟朱老闆擼袖子說話了。

通史筆記之大明王朝·第四篇

胡惟庸在朱元璋的城府面前畢竟還是太嫩,他一步一步掉進了朱元璋設計的巨大陰謀之中——廢除沿襲千百年來的帝國丞相制度。

處死胡惟庸,朱元璋只是為了找個藉口達到這一目的而已。

我老朱拼死打下的江山,幹嘛要分一半給你這個丞相?還管東管西?所有權力必須都由我自己全權掌握,他顯然不懂帝王與丞相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是封建帝國時代最為完善的政治制度,老祖宗定下的還能錯了嗎?而朱元璋不管,這就是典型的小人得志的心理。

廢除了丞相制度,少了主要銜接的一環,六部尚書就由皇帝直接領導負責了。

1380年(洪武十三年),他藉口宰相胡惟庸謀反,殺掉了胡惟庸及其黨羽兩萬多人。

通史筆記之大明王朝·第四篇

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開國的功臣被屠戮殆盡,基本上全殺光了。朱元璋起兵,文靠李善長,武靠徐達。李善長當時七十多歲了,風燭殘年,封韓國公,開國第一功臣,太子朱標的老師,最後受胡獄牽連,一家七十多口全被殺掉。而開國第一名將徐達,流傳著他生病不能吃蒸鵝,而朱元璋偏偏賜他蒸鵝,徐達流著淚,吃了就病發死去。

“胡案”十餘年後,又藉口大將軍藍玉謀反再次舉起屠刀,便是“藍玉案”。

大將軍藍玉是朱元璋手下消滅北元殘餘勢力的最大功臣,他當時的名望達到了頂峰,已經能和徐達、常遇春等並列了。但藍玉自身沒有政治頭腦,自恃功高,朱元璋冷眼一笑,又掀起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一萬五千多人被殺。

通史筆記之大明王朝·第四篇

經過這兩次史無前例的政治運動,開國的文武功臣被屠戮殆盡,九個公爵、二十多個侯爵全被殺掉,三萬五千多條人命啊。

現在六部尚書直接由皇帝負責,等於皇帝兼任丞相,應該是宰相干的活,皇上給幹了,這下老朱忙不過來了。據說朱元璋最忙的時候平均一天要看300多份奏章,腦袋都大了。那怎麼辦呢?朱元璋就設立了內閣大學士。由翰林學士入值內閣,幫助他看奏章。這些翰林學士品級很低,不會對皇權構成威脅。此項制度後來明朝皇帝一直沿用,到宣宗朝,翰林學士品級越來越高,最後由各部的尚書兼任內閣大學士。

這樣一來,內閣大學士實際上也就變成了丞相。

但是它比原來宰相的權力大大縮小了。以前丞相是有自己的辦公府邸的,也就是“開府”,讓你開府、建府,是中國古代文官最高的級別,就像諸葛亮就是開府的蜀漢丞相。你有府你就可以自置僚屬,有一個龐大的辦公機構去運行帝國的制度。原則上皇帝是國家元首,是象徵,不應該做具體的事情,是制定宏觀戰略的,丞相才是辦具體實事、比如任命官員之類的。

而明朝內閣大學士是在內閣——皇宮裡邊辦公,沒有開府、沒有僚屬,頂多有點兒秘書,基本什麼事都得親歷親為。內閣大學士的本差可能是吏部尚書、禮部侍郎之類,內閣學士是兼職。朱元璋還立下他的祖訓:後世子孫不得預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斬。宋朝皇帝的祖訓是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明朝是臣工敢言立相者斬,你敢建議皇帝立相,就宰了你。由此可見宋朝是對待文人最美好的朝代。

通史筆記之大明王朝·第四篇

朱元璋這樣一來,中國的宰相由獨相、群相到廢相,徹底沒有了。

但是朱元璋就真的勝利了嗎?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並禁止今後設置這一職位。他利用自己的權力消滅了丞相的稱呼,但事實證明,歷史的辯證法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內閣大學士的人,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餘的一切和丞相都沒有什麼區別,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的權力甚至要大到讓皇帝靠邊站了,就像曹操的漢相一般。

他們無孔不入,無所不管。他們不但管理國家大事,還管理皇帝的私事,他們不準皇帝隨意騎馬遊玩(正德),不準皇帝吃春藥(隆慶),不準皇帝選擇自己喜歡的繼承人(萬曆),他們甚至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名臣時代,一個幾乎沒有皇權制約的時代(高拱、張居正)!

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已之力改變延續千年的權力制衡,最終受到了歷史規則的懲罰。

朱元璋,你是偉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寄語

錢永遠掙不完,命卻是有限,拼命可以掙錢,拼錢卻不能掙命

我做不到盡善盡美,接受您寶貴意見後或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