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區:培樹道德標杆打造有溫度的文明城

西秀区:培树道德标杆打造有温度的文明城

在西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上,陳大興“好人365”的微電影引人駐足觀看;在道德之光主題廣場上,一排排道德模範的事蹟展示牌感染著過往人群;小區、村寨的“積德榜”、“好人榜”上榜人物,成了左鄰右舍點讚的對象;無論風裡雨裡,穿梭在城鄉的紅色馬甲志願者,成了一道最美麗的風景;一條條暖新聞在城市不斷播報,城市文明溫度冉冉升起。

西秀区:培树道德标杆打造有温度的文明城

打造好人事蹟街道

近年來,西秀區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挖掘推薦身邊先進典型,讓學習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成為全區上下的自覺行動,實現了群眾由文明創建的旁觀者到文明新風的參與者、推動者的轉變,為西秀建設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動力,逐步形成我區的好人文化,把道德典型的榜樣力量轉化為千萬群眾的生動實踐。目前,西秀區共推出區級身邊好人200餘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人,全省道德模範5人、提名獎4人,“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7人,“貴州好人榜”上榜好人24人,最美安順人19人,最美西秀人21人。

西秀区:培树道德标杆打造有温度的文明城

開展“最美西秀人”評選表彰活動

在線索推薦上,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建立線索發現機制,公佈線索推薦電話,拓展發現線索渠道,將好人推薦工作納入考核指標,建立區、鄉、村三級身邊好人推薦工作群,在社會各行各業、社區、學校、窗口、企業、基層幹部等多領域、多群體中深入挖掘身邊好人,2018年上半年,通過中國文明網“身邊好人”線索推薦展示平臺推薦好人線索5053條,建立“好人榜”、“積德榜”在機關單位、鄉鎮街道、村居學校全覆蓋。

在好人評選上,健全完善評選聯動選樹機制。著力推動好人評選向村居、各行各業延伸。一是統起來抓,成立由宣傳部、文明辦、直屬機關工委、教育、公安、婦聯、團委等部門組成的活動小組,由區文明辦專人負責,統籌協調主抓,建立完善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發掘機制和宣傳推薦機制,建立“身邊好人事蹟”檔案制度,制定身邊好人推薦宣傳考核機制,對推薦出來的好人好事進行分類管理。二是分開來做,分行業、分領域開展“最美西秀人”評選活動。比如,依託教育局,開展好教師評選活動,依託衛計局,開展好醫務工作者評選活動,依託市場監管局,開展好誠信戶評選活動。

西秀区:培树道德标杆打造有温度的文明城

開展道德模範、最美西秀人事蹟巡展活動

在宣傳學習上,集中宣傳與面上宣傳兩手抓。每年召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表彰先進、弘揚典型,集中宣傳好人事蹟;以“道德講堂”、“積德榜”、“道德模範網上大看臺”等活動為載體,組織先進典型進鄉鎮(社區)、學校、企業、機關進行集中宣講,邀請鄒愛民、肖興英、蘇天福等故事的主人翁親臨現場,為基層幹部、農村村民、社區黨員、中小學生講述他們感人肺腑的事蹟。製作千餘塊先進事蹟展板在龍青路、龍泉路、文化廣場、虹山湖、街頭、村頭等人流量匯聚的區域進行宣傳。充分利用區新聞傳媒中心、區政府門戶網、黔中早報、安順日報、文明西秀、微信等多形式信息平臺對先進人物事蹟進行廣泛宣傳報道。打造道德之光主題廣場、道德長廊等陣地,對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進行大力宣傳。對推選出來的模範人物進行立體宣傳,結合“脫貧攻堅群英譜”等工作,廣邀各級媒體進行多角度報道宣傳,樹立了陳大興、李承亮等一批有作為有擔當先進人物。

在幫扶禮遇上,不斷建立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制定《西秀區幫扶和禮遇道德模範的實施辦法(試行)》,各級黨委、政府把關愛道德模範納入工作計劃,採取多種渠道、多種措施,以多種形式幫扶貧困病殘道德模範家庭,倡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各級文明單位與道德模範建立幫扶關係。組織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西秀人、美德少年召開座會談並進行慰問,開展對生活困難道德模範結對幫扶活動。最美媽媽肖興英的孤殘兒童寄養點長期都有各界人士、單位到實地開展對結幫扶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在各種大型活動中誠邀各級道德模範以嘉賓形式參加,讓好人成為社會主角、群眾偶像,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在引領作用上,構建“源頭活水”渠道。組織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帶頭建立“愛心團隊”、“活動小組”或倡導示範參加環境保護、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義務獻血、器官捐獻、義診義演等公益活動,逐步形成好人幫扶好人氛圍。以道德模範鄒愛民命名的“愛民出租車愛心志願服務隊”、“好人365”封面人物陳發琳成立的愛心義工社、最美志願者唐衛國成立的快樂公益協會等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好人團隊”在城市之間創造一次次暖人場景;以“江河衛士”蘇天福成立的“虹山湖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隊”成為城市會客廳“虹山湖公園”環境保護衛士,這些生動的人和事感染著每一個人,“愛民出租車愛心志願服務隊”的隊員朱文吉榮獲第二屆“最美西秀人”稱號,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的唐衛國榮獲“最美安順人”稱號,成為貴州上榜好人。越來越多的西秀好人,走進群眾的視野中,活動的豐富成為好人滋生的大平臺,群眾身邊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楷模,以典型的力量教育人、以道德的力量感染人,帶動更多的人踐行社會道德、弘揚文明風尚。(西秀區文明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