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滞销大多是犯了这些错误!

第189篇推文 正文:2653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农产品滞销大多是犯了这些错误!

王一小发文专属福利

【为什么农产品会滞销?】

1、盲目跟风

中国的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窄,不能灵活的感知到市场需求,往往是看到一部分人由于种植某种作物获得丰厚回报后,受到当前价格的引导,后知后觉,跟风种植。

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造成严重供大于求,对市场行情的预判能力不高是造成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

2、销售渠道少

中国的农民的销售渠道非常单一,农民个体种植,规模小,面对中间商收购时议价能力低。

甚至于很多地方的中间商利用其手中掌握的商贩资源向农民压价,导致农民即便大获丰收也赚不到钱,中间商成了挟持农民的价格的操纵者。

3、分销模式

中国农产品多采用分销模式,销售环节层层盘剥多。

从零售端到小批发商、到大批发商层层倒手,即便农民销售价格很低,农产品到了消费者手里却高得不得了,这也就限制了农产品的需求。

4、供需错配

还是由于农民与市场的割裂,使农民不能及时的感知市场的需求,在消费端对高端农产品需求提高的情况下,农民却感知不到,或是由于文化知识的匮乏导致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5、异常气候及恶劣天气的影响

我国蔬菜一般都是南方蔬菜先上市,等南方蔬菜下市的时候北方蔬菜才上市,南北方蔬菜上下市之间有个时间差。

而受异常气候影响,蔬菜的成熟期普遍发生变化,外地蔬菜较早地占据了本地蔬菜市场,而南北方的蔬菜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饱和,收购价格难以得到提高。

有些地方以为天气的原因,农产品会遇到冰雹、霜冻、雨灾、干旱甚至少有的地震,都会造成农作物的损坏。

导致提前或被迫低价出售。

农产品滞销大多是犯了这些错误!

【如何避免农产品滞销?】

1、借助互联网+农业

平台构建信息对接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的构建,产销信息对称,产品价格的公开,这样可以避免压价的情况出现。

利用互联网点多面广和信息渠道畅通的优势,全方位收集农产品销售信息,多形式发布供求消息,帮助联系销售客商,在第一时间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2、农产品直销

国家支持互联网模式,这也是作为农业发展重要的一步,让农民形成产销规模化,加强组织创新,不受地域限制和价格压迫,鼓励农民把农产品拿到城市去销售。

农产品滞销大多是犯了这些错误!

【销售技巧】

深加工

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转变农产品的用途达到促销的目的。

休闲农业

在休闲娱乐中将农产品卖给销售者。让消费者在果园里自采自吃,以游戏的方式,让消费者从种到收的各环节体验,然后再吃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引导消费者

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将农产品卖出好价钱。通过将蔬菜装箱,并引导消费者形成一种新概念“送礼送蔬菜”的形式,包装后的产品,提高产品价值。

查漏补缺

收集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信息,分析哪些地区盛产哪些地区少见此品种(通过互联网平台可查),把你种植的品种运送到缺乏的地方。

有些因为地域原因种不出该品种,这样便可以填补空缺价格也能起来。

所以为什么不常见的产品,通常都很贵。

农产品滞销大多是犯了这些错误!

一般在盛产品种本地价格相对较低,产品呈饱和状态,缺乏需求难以销售,对于外来需求商的选择也相对较多,要求自然不低,选中的机率不高。

农产品销售的方式有很多,共享农业啊、认养啊之类的太多了,王一小就不一一展开了。

核心在于提供一些思路,希望对各位看官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