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大暴利行业啊!怪不得国家通报这7家企业违规试种转基因

农产品冷知识 · 拾贰

启功66岁时,就自撰其《墓志铭》,其诙谐幽默充斥字里行间:“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根据去年10月7日修订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将转基因生物试验分为了三个阶段: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

·中间试验:在控制系统内或者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小规模试验;

·环境释放:在自然条件下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所进行的中规模的试验;

·生产性试验:在生产和应用前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试验。

原来是大暴利行业啊!怪不得国家通报这7家企业违规试种转基因

经历了短短4个月时间,农业部就通报了7家违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处理情况。

原来是大暴利行业啊!怪不得国家通报这7家企业违规试种转基因

1、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转基因玉米中间试验未报告;

2、北京华农伟业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转基因玉米中间试验未报告;

3、安徽徽商同创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违规试验种植少量转基因玉米材料未报告;

4、江苏农科种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违规试验种植少量转基因玉米材料未报告;

5、丹东市国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违规试验种植少量转基因玉米材料未报告;

6、黑龙江优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违规试验种植少量转基因玉米材料未报告;

7、黑龙江梅亚种业有限公司违规试验种植少量转基因玉米材料未报告;

农业部通报原文: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zxjz/201802/t20180222_6137250.htm


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身体却很诚实。无利不早起,转基因行业的高额回报,让无数公司蠢蠢欲动。

可塑性

使用转基因技术,除了能大大缩短育种时间外,还增加了作物的可塑性。笔者很喜欢用“可塑性”这个词来形容,因为一千家育种公司,就能研发出一千种转基因玉米。

孟山都将他眼中的玉米种子,塑造成了对自家高效除草剂Roundup(草甘膦)免疫的样子。

草甘膦这种灭生性除草剂,是孟山都尚未踏足转基因作物之前的产品。优势和弊端都很明显。

优势:几乎可以杀灭一切依靠叶绿素生存的生物;

劣势:像一头“老牛”,在除草方面一点都不挑剔,老嫩通吃。

《Advances in gene technology: Molecular genetics of plant and animals,1983》中,关于农杆菌具有将自身基因拼接到植物细胞中,并诱导细胞产生完整植株的能力,引起了孟山都高层的重视。

原来是大暴利行业啊!怪不得国家通报这7家企业违规试种转基因

曾经有10年时间,孟山都一直在疯狂地寻找能对抗Roundup的细菌。

当孟山都将耐Roundup基因移入玉米、土豆等作物中的那一刻起,不仅自家的“老牛”除草剂焕发第二春,金钱的大门也为之打开。

种植耐Roundup作物,你可以在田间肆意喷洒Roundup,享受其优异的除草效果带来的便捷;而喷洒了Roundup的田块,在短时间内,也无法种植其他作物,你只有继续购买种子。

尝到甜头的孟山都又塑造出了BT抗虫棉花、BT抗虫大豆等一系列产品。


变现能力

看到这里,你可能对转基因如何赚钱有了初步的想法,但你一定想不到,这项技术有多么赚钱。

几十年时间对于作物育种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但在技术变现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孟山都依然凭借着转基因,在短短几十年间,从小小的化工企业成功转型为世界种业巨头之一。

原来是大暴利行业啊!怪不得国家通报这7家企业违规试种转基因

抛开时间问题不谈,1993年:

·先锋先以2800万美元交付可以杀死害虫的BT转基因玉米植株

·并承诺如果取得商业成功,将再支付1000万美元。

这几株玉米材料,总计卖了3800万美元,看似大赚特赚,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先锋付出的只是BT基因的一个零头。

如此高额的回报,也就无怪如此多的企业不等批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了。


关于转基因,国家农业部官网上开有专栏,这里就不发表浅见了。

我国的转基因水稻都已经出口美国,转基因技术的运用已成定局。

科技是把双刃剑,说到底转基因不过是一项技术而已,你可以塑造出抗病、抗虫的作物,可以塑造出高β-胡萝卜素含量的蔬果,也可以塑造出耐旱、耐高温的植物,造福还是为祸,关键还得看塑造的人。

最后用拉伯雷的一句话来结尾吧:“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