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不離不棄 鄧子紅爲愛堅守悉心照料癱瘓丈夫

“相信所有的困難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是鄧子紅在微信圈的個性簽名。

俗語有云: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鄧子紅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夫妻之間的真情:六年來,鄧子紅為愛堅守,對癱瘓在床的丈夫悉心照料,不離不棄。

有一種愛叫不離不棄 鄧子紅為愛堅守悉心照料癱瘓丈夫

鄧子紅照顧臥病在床的丈夫。

丈夫患腦血栓癱瘓

20年前,在下海打工的熱潮中,鄧子紅和何志海,一個來自廣東河源,一個來自東北黑龍江,他們不約而同地來到珠海,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婚後,他倆租住在檸溪某老舊小區的一間10平方米的屋子內,並有了女兒。他們生活雖然清貧,卻也其樂融融。

天有不測風雲,2012年12月,何志海突患腦血栓,並出現吸入性肺炎、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蝶竇炎、氣道狹窄多種後遺症,2013年9月出院回到家休養治療,從此臥床不起,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何志海病前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員,鄧子紅在一家超市做收銀員,兩人均未購買社保。為了照顧丈夫,鄧子紅辭去工作,並將9歲的女兒送回孃家。此後何志海5次發病入院,除花去所有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的錢,還欠下17萬元醫療費。

丈夫的癱瘓,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重的負擔。鄧子紅要服侍丈夫,還要做家務、打零工,心裡還時刻牽掛著心愛的女兒……長期的辛勞,歲月的滄桑,讓她病痛纏身,顯得蒼老而憔悴。

照料六年不離不棄

回憶起丈夫患病後一家人的困難,鄧子紅的眼眶溼潤了:“這些年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

自從丈夫病倒之後,鄧子紅就沒有睡過一次好覺。她每天早上6點30分就要起床,洗漱後就開始給丈夫做全身按摩,然後做早餐喂他吃,吃完早餐要扶著他練習坐床邊30分鐘。一天當中這種事情得重複三次。晚上睡覺期間要把尿、照顧喝水和吸痰。何志海有時大便不通暢,她還要用手一點一點摳。

這些苦和髒還不算什麼,最令鄧子紅感到艱難的是,何志海每次去醫院複診,她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把丈夫從8樓慢慢背下背上。長期的勞累導致她落下腰痛病。後來,她不得不搬到一樓的單車房居住。

“老婆,對不起,讓你受苦了!”這句話何志海已經說了整整六年。每次聽到這句話,鄧子紅都會說:“我要這句話有何用,只要你別躲在自卑的軀殼裡,偶爾出來見見光,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我就知足了。”

心懷感恩繼續前行

何志海剛癱瘓的時候,鄧子紅才40歲出頭。何志海看到妻子因為操勞過度而白髮漸增,內心感到萬分內疚,曾多次讓她改嫁,並鬧自殺,作賤自己。鄧子紅多次給他信心,並開導他說:“再苦再累,我也會守著你。”這些年來,在鄧子紅精心照顧和開導下,何志海才慢慢放棄這些念頭。現在,他自己每天堅持鍛練,希望能夠趕快站起來。

鄧子紅告訴記者,這些年來,除了親人的幫助,來自社會各方的關愛是她堅守這個家庭的堅強後盾:珠海市慈善總會多年來每逢過年過節都會定期探望,並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自行車協會也曾兩次捐助1.6萬元的善款;來珠海旅遊的一對父子,得知他們的困境後特意上門捐助兩萬元;還有多位不知名的好心人從2014年到2017年,每逢中秋節和春節都會資助他們;房東對他們也非常寬容,從未催過房租……

“有這麼多好人關心著我們,接下來的路再難走,我也要心懷感恩,繼續前行。”鄧子紅含著熱淚對記者說道。(珠海特區報 記者 紀瑾 攝影 程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