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要說比毛衣戰、世界盃還要引人眼球的,就是徐崢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了。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在最近一週成為了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我的朋友圈裡這兩天也幾乎都被這部電影刷屏。

如果不是因為我知道我的朋友們都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我還以為電影公司給他們錢了要騙我去電影院貢獻票房。

上週末,我也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從電影院出來之後我大概明白了它之所以能從點映到現在都受到眾口一致好評的原因。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它講出了一個之前所有國產電影都不敢說的事實:不得病的時候你是小康,得病之後馬上就會變成貧下中農。

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同樣都是因為對合法渠道購買藥物不滿從而走上“違法”道路,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中馬修·麥康納飾演的角色不同,徐崢飾演的程勇本身更不是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他走私印度仿製藥的原因是為了錢。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但是,他賺這份錢,也是為了治病。

程勇的父親得了血管瘤,做手術需要10萬塊,同時前妻也在不斷對他施壓,希望能帶著他們的兒子去國外定居。這時王傳君飾演的病人呂受益找到程勇,希望他去印度購買和正版藥藥效相同的仿製藥。生活上的壓力讓程勇鋌而走險,這才有了電影后面的故事。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當呂受益找到賣印度神油的程勇希望讓他代購藥品,但遭到程勇拒絕時,呂受益仍舊堅持留下了他的電話號碼,並對程勇說:

“我等藥救命的。”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通過走私仿製藥來救命呢?還是讓我們迴歸到原型說起。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一粒藥拖垮殷實家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現實中,程勇的原型叫陸勇,出生於無錫的他家底殷實,後來又自主創業有了自己的公司,是個妥妥的中產階級。

2002年,陸勇被診斷出患有慢粒細胞白血病,為了維持病況穩定,必須要吃一種瑞士生產的抗癌藥物——格列衛。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可以說,能不能持續吃這款藥,決定了陸勇能不能活下去。

但是,你知道這款藥的價格嗎?在中國,一瓶格列衛的價格大概2.35萬,一瓶藥夠吃一個月,連藥費加檢查費,一年算下來在30-40萬。

2002年的30萬,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天文數字,即便陸勇這種家裡有產業的也吃不消。而這時他得知在印度生產的仿製藥有著與正版藥同樣的價格,價格卻只要4000塊,就讓朋友從國外帶了一盒。服用一月發現有效後將此藥分享給病友,便有不少病友也託他買藥,於是他就開始了自己的“代購”之路。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在陸勇代表中國病友跟印度藥廠的談判中,藥品價格一再降低,從2004年的每盒3000元到2011年的每盒1000元,再到2014年每盒只要200塊錢。彼時,諾華公司正版格列衛,在中國銷售還是23500元。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2014年7月,陸勇因“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罪”被公訴機關起訴。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2015年1月,在千餘名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聯名寫信以及檢察官的努力下,陸勇被無罪釋放。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我不是藥神》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和這部電影裡所有演員統統演技在線是密不可分的。

電影圍繞著“假藥”開展,執法機關要打擊假藥維護知識產權,而病人們則指著假藥救命,執法者們看到病人們的境遇很同情,但是他們又必須維護法律的尊嚴。

情與法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電影中的其中一條主線。

和程勇一起運藥的黃毛因為逃避警察追捕車禍身亡,程勇向當警察的小舅子怒吼“他才20歲,他只想活著,他有什麼罪”;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被警察查抄了所有違禁藥物並被帶到警察局協助調查的老大媽,說自己吃正版藥把房吃沒了,現在只能指望仿製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王硯輝老師飾演的假藥販子在嘗試說服程勇把印度藥代理轉讓給他時說的一句話: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誰也沒法治。”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其實這句臺詞只對了前半句——我們不鼓勵拜金主義,但有錢讓我們擁有強大抗風險能力的基礎。當我們變得富有,窮病自然也就被成功治癒了。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想要一夜暴富的心態會坑苦投資者,但是如果不能高效地運用手中的資產,那我們就無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病魔和意外。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今天,我就給大家開一副治療“窮病”的“藥方”,不說立竿見影藥到病除,但至少能對病症有所緩解。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想要治窮病,要遵循三大原則:開源、節流、防風險。讓我一樣一樣來為大家分析。

所謂開源,就是除了勞動收入之外,還要有客觀的資本收入。有一句話大家一定要牢記,“工作是身份的象徵,而投資能力才是家庭主要收入的來源”。在老思想裡,勞動致富才是正道。但是如果生病了,那還怎麼勞動?通過合理利用自己的資本來實現“錢生錢”,這是當前中產階級實現財富增長最主要的途徑。

想要實現財富的快速增長,手裡可支配資本越多也就越容易達成這一目標,因此節流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支出,讓勞動收入能夠為資本添磚加瓦。一般來說,將勞動收入中的20%作為強制儲蓄先存起來,然後再把剩餘的錢用於合理支出,這樣基本就能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快速積累投資資金。

至於防風險就是老生常談了。所謂“窮病”,說白了就是在遭遇突發事件時由於手頭的流動資金短缺,或者資金流失的速度快於資本增值的速度所導致的。在這裡我就要通過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大家說說保險的重要性了: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一個37歲的油膩中年,身上揹著家庭的責任和年少無知時積累下來的病痛。我為自己配置了100萬的人身意外險、600萬報銷型重疾醫療,300萬報銷型一般醫療保險金,60萬給付型重疾醫療險,所有這些保障每年花費了我2000多人民幣。

按照格列衛每個月一盒賣23500元的年代計算,這份保障可以支撐一個病人280個月,也就是23年。

而2000多的保險費用,不過是一個人幾個月的煙錢而已,合一天才5塊多,以北京市最低工資2200元/月的標準來看,應該是絕大多數打工者都能支付得起的。

當然,660萬的保障費用,隨著通脹和時間的作用,很可能在10年後只是個很不具備購買力的數額。但是收入中10%用於購買保險的資金中,節省下來的部分,依然可以投資生利,購買更高額的保障。

還有一個大家都可以學習的方式,能讓你的錢既保障生命財產安全,還能創造利潤——按照保單現金價值的60-70%從保險公司獲得保單貸款,並用於投資生利(前提是投資的預期收益要高於貸款利率)。在此期間,您的保障依然有效!這秘訣是不是最大化了你的利益?

既說“藥神”,也說“股神”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部電影的熱映也給三個股票版塊但來了影響。

《我不是藥神》上映至今已經過去一週多,目前該片票房已經超過了17億人民幣,給前一陣被“陰陽合同”事件影響劇烈的影視版塊打了一針“強心劑”。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作為《我不是藥神》的主要投資方,北京文化在點映後5天內股價上漲53%,其中甚至經歷三個漲停。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但是,在經歷大漲之後,北京文化的股價也開始下降。從市值來看,本次上漲幅度遠超《我不是藥神》所帶來的利潤。

對於投資者來說,影視版塊目前可不是什麼好的入場時機,現在入場就只能成為莊家最愛的韭菜。

而同樣被《我不是藥神》影響股價的還有保險行業。

雖然上半年全國保險監管系統一共開出了638張行政處罰決定書,但是受“大病返貧”焦慮和保險理念普及的影響,保險市場前景較好,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也會進一步提升保險公司的服務和產品水平。

不過,目前尚未取得明確的利好成果,各位投資者若想購入相關股票,最好還是再觀望一段時間。

目前,網上已有很多“為什麼一些藥物會在一段時間內售價奇高無比”的分析,而醫藥板塊也一直被股民們稱為“熊市防禦品類”,近期醫藥板塊相對活躍,存在一定反彈力度。

但是目前國內醫保的支付壓力明顯,競爭態勢下,藥價逐年下降已成強趨勢,這可能會導致企業利潤的縮減。

不過,創新藥和高端仿製藥還是存在一定的機會,細分的疫苗類企業也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命就是錢。”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程勇來到印度,希望能夠說服印度藥廠把中國區代理給他。他對藥廠的老闆說,“命就是錢”。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2003年,慢粒細胞白血病的生存率不過3成。隨著相關藥物進入醫保,2017年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已經達到80%以上。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但中間十多年間,有多少人因吃不起進口藥又沒渠道買仿製藥而被病魔無情地奪去了生命?!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從某種角度來說,是用性命換來的。

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或資產升值的手段,當突發事件降臨時,每個今天還光鮮亮麗的生命都會受到最無情的挑戰。

購買商業保險、合理進行個人投資,這些方法都能夠增加我們的“抗擊打能力”,但究竟如何最大化我們手中資產的創富能力,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配置手中資產,做到高效地投資生財,可以在後臺留言,我會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給你最合適的建議。

讓我們把電影末尾程勇接收庭審時說的一句話作為文章的結尾:

“我希望以後會更好吧。”

《我不是藥神》背後,是成千上萬賣房吃藥的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