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 打造主课 阿克塞县委党校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培训水平

近年来,中共阿克塞县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与县委组织部配合,着力解决"讲什么"、"谁来讲"、"怎么学"、"在哪学"等四个问题,注重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使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紧扣时代主题,解决"讲什么"的问题

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优化教学布局,在教学安排中做到"两个不低于"和"三个强化",即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70%,其中党性教育不低于20%;强化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强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系统学习,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的全面学习。党校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百名领导干部分别从党的建设、能力提升、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管理及农牧业、文化旅游产业五个方面进行认真备课,真正为参训学员带去丰富的精神大餐。

(二)配置权威师资,解决"谁来讲"的问题

深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整合利用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坚持统筹办学、开门办学,构建起"领导讲堂+专家讲堂"的多元化和开放式办学模式,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水平。一是实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到党校上课至少一次、县委常委每半年一次、县直部门主要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到党校上课常态化的"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全县各部门(单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370人,共确定了370堂专题课程作为教学课程,将领导干部上讲台列入党委考核领导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二是整合县域内外教学资源,逐步建立专兼职师资库,聘请水平高、见解深、名气大的省市专家教授来阿授课,今年,在十九大轮训班上分别邀请省、市委党校教授授课。并通过全面摸底调查,选聘本县各行业、各领域内的14名政治立场坚定、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优秀科级干部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三)创新方式方法,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局限,综合采取现场教学+情景教学+访谈式教学+典型报告会等教学方式方法,让学员真正体会党校教育的灵活性、创新性。一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百堂党课进乡村""百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推行"六学"模式,即依托"牧情流水线",通过"马背流动党校"送学、"牧区党员学习驿站"讲学、"党员学习红书包"自学、"哈汉双语"助学、"喝茶日记"交流学和"党员学习口袋书"记学,促进学习培训由"软指标"转变为"硬杠杠"。党员学习覆盖面和参学率均达到100%。二是建立"党校+基地"的培训模式,重点打造民族博物馆、工业园区、红柳湾农业开发区、老县城博罗转井镇遗址4个现场教学点,通过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现场变课堂,将党校教学阵地前移至革命传统、民族团结教育前沿和基层农村一线,开辟出第二课堂,实现了农牧民党员"家门口"培训。三是与高等院校、发达地区党校联合办学,2017年我校与重庆博众房地产研究院、厦门大学举办了"城市建设和扁平化管理培训班",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项目实务专题培训班",与云南昆明市委党校举办了“民族文化旅游培训班”。

(四)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在哪学"的问题

力争把主业主课作为开展党校工作的头版头条,着力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一是党校自身教学场地有效保障。党校现有可容纳100人培训的多功能培训教室1间,研讨室2间,图书阅览室1间,可满足传统理论教学、分组讨论、研讨式教学,小班教学等需求。二是讲习所为干部教育培训保驾护航。按照县、乡(镇)、农牧村(社区)三级联动模式,在全县建成讲习所8个,坚持立足"六讲六有"要求,从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县属单位部门负责人、基层党组织书记、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和党校教师中选聘组建了两支38人的特邀讲习员队伍和95人的特聘讲习员队伍。三是其他重要培训场所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支持。根据培训人数,把可容纳300人的党政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可容纳550多人的会展中心作为党校的培训基地。1-7月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参训学员1465人次。分别是:主体班3期,参训干部590人次;党的十九大精神外出宣讲5场次,参训干部203人次;"富民兴陇"系列讲座7期,参训干部581人次;部门联合办班1期,参训干部91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