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恩智浦「敗北」 高通怎樣轉型

7月26日中午12:00(美國東部時間26日0:00),高通(Qualcomm)收購恩智浦(NXP)的交易仍舊沒能等來中國監管機構的一紙批文——這一原本有望成為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規模併購的交易正式吞下了失敗的苦果。

此前,高通已在財報聲明中表示,如未能在交易截止日到期前得到中國反壟斷機構的通過,高通將正式放棄對恩智浦的收購,向後者支付20億美元的“分手費”,並在隨後啟動最高可達3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原本,此次收購對於高通來說極具戰略意義:近年來,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日趨飽和、專利授權模式飽受質疑,高通正在遭受著業績增長的困擾;對恩智浦的成功收購,將不僅能強化高通在5G技術領域的領導力,還可以推動其業務向多元化轉型,減輕對智能手機相關業務的依賴。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這一交易的終止雖為高通的轉型帶來一定打擊,但得益於其在移動芯片領域巨大的領先優勢,以及在即將步入商業化的5G領域的儲備,高通向非手機業務轉型的戰略依然被看好。

與此同時,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給中國汽車半導體行業留下了一絲機會。“近期國內大力推動和鼓勵的自主創‘芯’的時代背景,是此次不予批覆的原因之一。”IDC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分析師王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高通、恩智浦“很受傷”

2016年10月27日,美國芯片巨頭高通首次正式宣佈將按470億美元的企業價值收購荷蘭恩智浦半導體。高通表示,將以現金方式按每股110美元(溢價11.5%)的價格收購恩智浦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依此計算,該交易將以378.8億美元的價格,一舉超越此前安華高收購博通時的370億美元,成為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的一筆併購。

“將高通領先的SoC能力和技術路線圖,與恩智浦領先的產業分銷渠道,以及在汽車電子、安全和物聯網(IoT)領域的優勢加以結合,相信我們將在使客戶盡情享受智能互聯的世界時具備更勝一籌的能力。”高通首席執行官Steve Mollenkopf當時表示道。

在傳統移動通信領域,高通佔據著強勢地位,但在汽車、物聯網等領域則尚在早期。2017財年,高通總營收為223億美元,其中來自汽車、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營收超過30億美元,佔比約為13%。

恩智浦則是全球最大的車用半導體制造商,亦是車用半導體解決方案和通用微型控制器(MCU)的市場龍頭。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目前恩智浦佔汽車芯片行業市場份額比重為11%。

“無論在中國市場或是全球市場,恩智浦都是在汽車半導體領域毫無爭議排名第一的生產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時,恩智浦執行副總裁兼汽車事業部總經理Kurt Sievers表示,“此外,我們的觸角非常廣泛,合作面也十分寬泛。”

事實上,儘管當前包括英特爾、谷歌、英偉達等均在發力車載芯片,但據Kurt Sievers分析,在計算能力之外,安全、質量與可靠性是車載芯片的關鍵。“在車輛安全性方面,上述的企業目前還很難達到恩智浦在汽車領域的質控水平,在安全氣囊、防爆系統等各項具體行業指標上,恩智浦都是業內領導者。”

恩智浦首席執行官Rick Clemmer也曾表示,高通和恩智浦的結合將為安全互聯的智能世界願景的實現提供一切必需的科技。

當時,雙方預計交易將在2017年底前正式完成,但卻不曾料到這之後的曲折。其間,高通曾遭遇過“併購狂魔”博通(Broadcom)的惡意收購,恩智浦股東Ramius Advisors也於1月表示高通以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的交易嚴重低估了後者價值。各方壓力之下,高通將出價提高到了每股127.5美元,總收購價格達到了440億美元。

註定崎嶇的併購

幾經曲折,雙方吞下的還是希望落空的苦果。“雙方都是輸家。”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26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中國反壟斷機構並非對此次重磅交易持謹慎態度的唯一監管部門。2017年6月,歐盟委員會就對高通收購恩智浦一案啟動了反壟斷審核,並先後多次暫停和推遲審查。

Gartner數據顯示,2017年高通和恩智浦分別以3.8%和2.1%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全球第五和第十大半導體公司。此前已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考慮到雙方的體量和在一些細分市場的領先優勢,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即便獲得通過,也意味著雙方需付出極大的代價。“例如,恩智浦在收購飛思卡爾(Freescale)時就曾被強制出售了旗下射頻功率事業部,以避免收購成功後在該領域過高的市場佔有率。”他表示。

IHS Markit半導體制造研究部門執行總監Len Jelinek此前也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將毫無疑問地重塑新公司的全球商業模式,“看下兩家公司的長處,高通的無線科技和恩智浦的安全及車用電子,這家新公司將具備在5G和車用電子領域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這將在其營收層面帶來顯著的影響。”

“除5G外,高通近期一直在重點推動和佈局終端側人工智能及車載人工智能,若收購達成,高通除進一步鞏固自己在通訊芯片界的統治地位外,更將成為國內眾多正在大力發展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相關行業的巨大競爭對手。”王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因此,近期國內大力推動和鼓勵的自主創‘芯’、芯片自主化的時代背景,也是此次不予批覆的原因之一。”

從收購失敗的結果來看,顧文軍認為,高通遭受的是多重打擊:失去了藉助此次併購實現轉型的機會;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分手費”和為安撫股東而推出的最高可達3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會對公司現金流產生影響;此前的投入也付諸東流。

該次收購由於交易體量巨大、涉及多國業務,為維持此種交易的成本和為此錯過的其他機會均構成了巨大的成本。“管理層可能有人要為此負責。”顧文軍猜測,“可能會有人員調整。”

而對於恩智浦,損失則在於為出售所進行的準備。“在過去一兩年中,恩智浦為了出售對自身也進行了一些戰略調整,如為通過反壟斷審查而進行的對可剝離、出售的資產的選擇,和整個公司的轉型。”此外顧文軍還表示,出售的消息在過去兩年也導致了恩智浦內部的一些不穩定,或多或少影響到了新產品的研發和人員的穩定。

失去蘋果 脫胎手機

就在收購失敗前一日,美國當地時間25日,高通發佈了截至6月24日的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受業績跑贏市場預期及最高可達3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的影響,高通股價在當日的盤後交易中上漲5.94%,至62.95美元。

儘管業績良好,高通確認,蘋果2018年新款iPhone中將全部採用競爭對手的基帶調制解調器芯片。

據瞭解,目前手機芯片分為射頻收發機(RF transceiver)、基帶調制解調器(baseband modem)以及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以高通方面的產品劃分而言,射頻收發機芯片負責無線通信,應用處理器就是傳統意義的CPU和GPU,基帶調制解調器芯片負責對無線通信的收發信號進行數字信號處理,在整個系統中的位置介於前兩者之間。

長期以來,高通一直為蘋果iPhone提供基帶芯片。然而2016年,蘋果發起對高通的訴訟,控訴後者採用“排外政策和過度的版權費”,使得過去幾年間蘋果公司多花費了數十億美元。

不少分析認為,失去蘋果這個大客戶後的高通不太會在營收層面上受到影響。

“這需要歸功於其產品的改進和更高價的基帶類應用芯片。”Kundojjala表示,“在最近幾個季度,高通已顯著提升了其高端的600、700和800系列的驍龍芯片的性能,而這可以支持先進的LTE調制解調器功能,且帶動對高通射頻前端元件的需求。”

失去iPhone市場的影響有限更來自於整體業態的變化。集邦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認為,有鑑於智能手機市場的成長已是“幾乎停滯”的狀態,雖然5G有機會迎來一波新的成長動能,但其所衍生的商業模式還不甚明朗,是否會帶來一波新的“換機潮”還有賴於電信業者的態度,目前市場普遍還是“謹慎佈局”的態度看待智能手機市場。

不過,高通公司一位發言人6月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曾表示,4G向5G的升級已不再侷限於手機通訊和數據傳輸的提升。在高通看來,工業物聯網、消費電子、醫療保健等產業都將是5G的應用場景,這也就需要除手機廠商、網絡運營商、基礎設施廠商和半導體廠商外,有更多的產業參與其定義,5G將成為一個不只侷限於滿足手機行業的更加靈活的網絡架構。

“我們認為,未來幾乎所有終端都會具有連接性、智能化,而這很大一部分將脫胎於智能手機行業。”該發言人表示,在物聯網趨勢下,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趨向智能化、聯網化,應用場景也會愈發具體化,因此也會出現面向不同垂直領域的定製化芯片。

高通業績寄望5G

高通表示,儘管未能完成收購,但憑藉創新的技術優勢以及對未來的明確戰略規劃,其轉型仍將會取得成功。考慮到目前5G商業化的步伐已經加快,高通在5G領域的儲備必然會是其最重要的立足點之一。

Strategy Analytics市場研究顧問Sravan Kundojjala也在26日評論稱,在放棄對恩智浦的收購之後,高通將在5G NR上投入更多精力,以實現核心移動終端業務營收的增長。“(原本)成功收購恩智浦將會使高通加速其在非手機市場的佈局。”Kundojjala表示,“我們相信高通現有的,即向非手機領域拓展其處於領導地位的驍龍(Snapdragon)芯片產品的戰略,將繼續產出好的結果。”

據Strategy Analytics統計,在2018年第一季度,高通在全球基帶市場繼續強勢,佔有率高達52%,遙遙領先於深厚的三星(14%)和聯發科(13%)。

姚嘉洋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高通所瞄準的“萬物互聯”的願景中,其核心部分的物聯網除了4G/5G技術外,高通擁有完整佈局的藍牙、NB-IoT和Wi-Fi也均涵蓋於其中。

此外,5G領域至少涵蓋超高速傳輸(手機端)、物聯網(NB-IoT)以及超低延遲傳輸(無人機與車聯網)三大方面。“事實上,這三大領域,高通基本上都有佈局,也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案,因此要結合5G的優勢,並不是問題。”他表示。

“高通收購恩智浦失敗,對於高通的IoT戰略的影響在於,高通本就缺少物聯網專用的微控制器(MCU)與感測器等產品線。”姚嘉洋指出,恩智浦在物聯網MCU市場居於領導地位,感測器方案亦有一定完整度,而這些均在物聯網市場中居於重要地位。

“若能取得恩智浦這方面的產品線與技術資源,本可有助於高通在物聯網市場的擴展。”他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