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个正在上一年级的儿子。由于下班搭她的便车,经常就会聊到她儿子的学习。

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她儿子约定,每次考试必须达到95分,否则回家就不能看动画片,不能和邻居家小朋友玩,还要在周末再加做一套试卷;如果因为明明会做的题做错了,导致成绩低于85分,就要挨打。初听到她这么说的时候,我还觉得太严厉,因为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有了孩子,我就要她考60分就行。

直到最近看到一篇关于高净值人群育儿理念的文章,我才觉得朋友的想法是多么正确,而我的想法是多么幼稚。

高净值人群的教育理念,可能和当下流行的教育理念相悖,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理念,孩子更加优秀的概率更大。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孩子的分数很重要

作家毛西曾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是生意人,收入不菲。看到朋友孩子在客厅面壁思过,被惩罚晚上不许吃饭,并且洗碗一天。

毛西问朋友:“孩子犯了什么错了?”

朋友说:“考试考砸了,考了95分。”

毛西问:“总分多少?”

朋友:“100分。”

毛西一听炸了:“总分100分,孩子考了95分怎么就叫考砸了?只差5分啊,就满分了!你还罚他?”

朋友说:“不是我罚他,是他和我共同订下的目标,这次考试,要考98以上。现在没有达到,当然要受罚了!”

毛西说:“分数有那么重要吗?”

朋友说:“当然重要啊,分数就是竞争指标,你说重要不重要。”

你看了也觉得惊讶吗?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观念是,孩子的成绩不重要,快乐成长才重要;分数是一种束缚,过分强调只会束缚孩子的发展,而且现在都讲要全面发展,尤其是很多家长看到一些公众人物因为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能,就想孩子分数不重要,而是送孩子学习各种技能。

高净值人群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分数重要,而且相当重要

为什么说分数很重要?

分数是竞争力的基础,是踏入门槛的准入证,尤其在中考、考研、以及出国留学等方面。没有分数,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何谈竞争?

为什么分数相当重要?

在现在教育体制下,分数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考量体现。分数的高低,不仅仅是说你的孩子懂不懂如何考试,还关系到你的孩子会不会学习,会不会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弥补自己的短板。分数,和财富一样,是一个人勤奋、努力、坚持、上进、优秀的综合体现。

尤其,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普通来说,分数更是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评价指标。

所以,请告诉你的孩子:分数,很重要,要好好学习。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越是懂得用钱赚钱的人,越注重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看到过一个例子:有人采访一位金融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他可谓是精英人士,收入不错,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例如起床:

小孩子都喜欢懒床,很多时候,妈妈喊一次,不理,喊三次五次,还是不起来。

于是他们夫妻和孩子约定:“早上起床最多喊你两次,如果在我们把早饭做好前,你还是不起床,导致错过了校车,那自己起床吃饭,自己去上学,没有人送你。”

他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当然,他会在后面偷偷跟着孩子,保护他的安全。

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孩子自己走到学校,迟到了,被老师当众批评。之后两三次迟到,都会被老师严厉批评。

这样几次后,他们夫妻只要喊一遍,孩子就会很快起床。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是懂得了尊严的,并不想天天被批评。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开始懂得了纪律。

这就是规矩意识。越有钱的人,越明白:社会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要熟悉并遵守这些规律,甚至学会运用规律。

所以,越是高净值人群,越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现在教育有时候推崇释放孩子的天性,被很多为人父母的理解为不管了,放养。甚至有父母为此不管孩子的上学,孩子爱什么时候起床、上学,就是什么时候起床、上学。这可不是释放天性,是在培养孩子的恶性。

奥巴马培养孩子的其中一条就是立规矩,他和两个女儿约定过5条规矩:(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每天晚上8点睡觉;(3)严格限制看电视时间;(4)吃健康食品;(5)坚决不打孩子。这就是在培养她们的规矩意识。

优秀的人,都有很好的规矩和自律遗意识: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定期锻炼的运动规律等等。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相比于情商的培养,更注重抗挫能力培养

现在人们都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情商的人,和他人相处起来让人觉得舒服。

诚然,但是现在的富裕阶层却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商,而非情商。原因很简单,越富的人,越希望将财富传承,甚至让自己的孩子超越自己,对他们来说,培养孩子的抗击打能力,远比情商重要的多。

没有所谓的成功,不死,熬过来,你就赢了。

从小学到高考,就是一场持久战,能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更多人靠的除了智商,还有抗挫商:坚持、勤奋、自主、自律。

这些品质,在孩子以后的成功因素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生活都是问题叠着问题的,尤其身在商海的人,走的不是康庄大道,而是需要翻山越海,没有抗击风雨的能力,一定走不远。

富有人家的孩子天赋并不比普通人的孩子高,只是他们都明白:成功拼的并不是天赋,而是抗击打能力。能熬过去的人,都是肩上能扛住东西的人。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让孩子知道如何花钱

你只有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把钱花在哪些地方,能发挥最大用处。

高净值人群特别注重对孩子财商的教育。

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挣来的,甚至农村的孩子,到了上大学了,都不知道自己家里一年有多少收入,是否有欠债,家里种了什么。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群体,他们从小就会给孩子传递财富理念:

例如明确孩子的物权理念:你的玩具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借给他人玩,也可以不借;同样,别人的玩具不是你的,人家也有权利不给你玩。

例如告诉孩子,钱不是万能的:财富是自我实力和价值的体现,但绝不是生活的一切。

甚至,他们会在孩子成年之后,送给他们一只股票,让他们了解资本市场的起伏,而在我国,这样的例子应该是少之又少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孩子不应该缺钱了就给,要教会他们如何花钱。这个过程,也是教会他们赚钱的过程,只有知道怎么正确的花钱,才知道如何更好的赚钱。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培养孩子对生活建立美感

之前看到一个分享,讲的是一对北京工作的夫妻,男方在北大上班,妻子在北师大上班,两人都是博士。因为双方都不是本地人,家里人又都不是很富裕,凭着自己努力在北京买了个50多平的房子。虽然房子小,但是里面很干净整洁,处处透着精致与讲究:

比如用那种古老的音乐机听歌;

比如餐桌中央总是有一枝鲜花,而且每天花都不一样:玫瑰、月季、菊花等;

比如吃饭前,都打开音乐机听歌,歌曲都是纯音乐,钢琴曲、古筝、笛子等等;

他们认为,音乐能培养孩子的乐感,能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拥有好心情。而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心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能感觉到不同的美好

所谓幸福,不就是一日三餐都能感受得到生活的美好吗?

林清玄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孩子考了95分被罚不许吃饭,洗碗一天: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

我们希望孩子能知道:

生活中有些美好,是不经间的小小的相遇和拥有。并非大量的拥有,才能让自己富足,一些生活中的美好的小细节,一样能让人生变得美好。


更多生活哲理情感美文,敬请关注头条号:壹泓·白开!

本文观点内容借鉴网络热文:《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有钱人养老育儿理念刷爆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