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在安慶發揚,那爲什麼不改名呢?

沭水道人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黃梅戲

批准時間:2006年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Ⅳ-60

申報地區: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代表劇目:《天仙配》《女駙馬》

相關搜索

黃梅戲歌曲大全100首 黃梅戲全劇完整版 越劇 天仙配

簡介

黃梅戲正在加載黃梅戲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黃梅戲前身即採茶調、採子、黃梅調等,後稱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採茶調,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流播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周邊的廣袤區域。邢繡娘、餘海先等一批先輩藝術家為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流播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黃梅縣地處長江北岸,舊時大部分地勢低於江岸,有“江行屋上,民處泊中”之說,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更為突出。頻繁的災害,迫使黃梅人紛紛學唱黃梅戲,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這就大大促進了黃梅戲由山區向江湖平原地區的發展,向鄂贛皖毗鄰地區的輻射。

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為黃梅戲發展的早期。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絃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

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傳統劇目《董永賣身》改編成《天仙配》搬上銀幕後,黃梅戲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縣志》上記載有“邑境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好演採茶小戲,亦稱黃梅戲。”《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黃梅戲條目為:“黃梅戲,戲曲劇種。舊稱‘黃梅調’。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戲曲選集》序中寫道:“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採茶歌,清道光以後流入安慶地區。”中國戲曲史家、戲曲理論家周貽白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說:“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縣採茶戲。”

1958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武漢洪山禮堂觀看黃梅縣黃梅戲劇團演出的黃梅戲《過界嶺》,毛主席看完戲後,有疑問地說:“你們湖北的黃梅戲怎麼跑到安徽去了?”當時的湖北省委副秘書長梅白向毛主席彙報了有關情況之後,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說:“原來你們的黃梅戲是大水衝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還稱讚說:“你們黃梅人還是演自己的土戲好,鄉土氣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黃梅佬。”

1995年2月,黃梅縣被湖北省文化廳命名為“黃梅戲之鄉”。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黃梅戲之鄉”稱號。

發展歷史

發展簡史

黃梅戲的發展歷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產生和流傳到皖、鄂、贛三省間的黃梅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當地戲曲(青陽腔、徽調)演出的影響,與蓮湘、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形成結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戲。進一步發展,又從一種叫"羅漢樁"的曲藝形式和青陽腔與徽調吸收了演出內容與表現形式,於是產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戲。從小戲到本戲還有一種過渡形式,老藝人稱之為"串戲"。所謂"串戲"就是各自獨立而又彼此關連著的一組小戲,有的以事"串",有的則以人"串"。"串戲"的情節比小戲豐富,出場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範圍。其中一些年齡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醜來扮演。這就為本戲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從清康熙、乾隆到光緒年間,是“三打七唱”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這個階段全面實踐了傳統劇目、唱腔、表演藝術積累和劇種的廣泛傳播,期間傳統劇目非常豐富,藝人能演出的本戲、小戲有200多本,俗稱“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於黃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經承》《告壩費》《大辭店》《過界嶺》等。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第二階段,是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臺走上了城市舞臺。黃梅戲入城後,曾與京劇合班,並在上海受到越劇、揚劇、淮劇和從北方來的評劇(時稱"蹦蹦戲")的影響,在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編排、移植了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臺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他如服裝、化裝和舞臺設置,亦較農村草臺時有所發展。

第三階段,是1949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梅戲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合肥成立。安慶地區十三縣也先後成立了專業劇團;1954年黃梅戲《天仙配》參加了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得成功,該劇還曾二度被攝製成電影,轟動海內外。一批新創作、改編的優秀劇目如《女駙馬》、《砂子崗》、《火燒紫雲閣》等陸續上演。這一時期黃梅戲還影響到不少外省地區,如湖北、江西、江蘇、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區也相繼成立了黃梅戲劇團。香港、澳門還出現了用普通話和粵語演唱的黃梅戲。在表演藝術上,通過排演新戲和拍攝影片,吸收了話劇和電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發展。解放後的幾十年黃梅戲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演員,除了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貢獻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如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臺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出他們精湛的演技,博得觀眾的關注和喜愛。


千騎169


要說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我來說說:此前我說過黃梅戲是安慶的地方戲,起源於安慶,發揚光大於安慶。說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縣是無稽之談,牽強附會。此文被推薦到《頭條》首頁,至今天上午(2018年7月22日)有一萬三千人閱讀,幾十人點贊評說。但隨之被幾個稱是黃梅縣的人似乎看不下去了,發稿來干擾、質問、嘲笑、

甚至謾罵。我一氣之下,不經意給刪掉了,但我想想,還是有必要保留和堅持我的觀點。現在只好回憶一下原文,重新組稿,重新發布。一一一一黃梅戲應是起源於安慶地區,流行、發揚光大於安慶地區,這是人人皆知天經地義的

事了。據老一輩人說,在很久以前,“黃梅時節家家雨"之時,人們不能下地幹活了,閒著無聊,於是幾個人湊在一起自編自演一些小調來取樂或打發時間。(也有說:在黃梅時節適逢某些穀物豐收,人們為了歡慶,便自導自唱一些小調來歌唱豐收。)後來這些小調、小戲由於人們喜愛,便得以繼續發展、演繹下去,乃至在農閒和春節時也搭臺演唱。形成“出門五里外,處處有戲聲。家鄉黃梅調,人人都能哼。”。當時,在安慶可謂風行一時。如“打豬草"、“鬧花燈"(又名夫妻觀燈)、“藍橋會”、“補背褡"等等。便成為安慶地區一種固定的鄉間小戲劇。由於戲多名雜,為了給這些小戲有一個統一的名稱,人們想到這些小戲起先多半是在黃梅時節演唱、發起的。於是,一致認為叫“黃梅戲"或"黃梅調"為好。這便是“黃梅戲”名稱的由來。一一一一黃梅戲的內容多是安慶地方上的故事和傳說,黃梅戲的唱腔必是安慶方言土語,以安慶方言為基礎。由於安慶話韻味豐富,優美動聽,深受人們愛聽。又由於故事感人,喜愛的人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直到解放初期在安慶藝人嚴鳳英、王少舫的繼承、創新、發展下,使得黃梅戲名聲越傳越遠,演藝越來越高,觀眾越來越多。就不僅僅

再是在安慶地區搭臺演唱,而能登大雅之堂到各地演出了。一一一_想當初,黃梅戲還名不見經傳時,外地人並不看好黃梅戲,也沒人來爭寵,而當初黃梅縣人對安慶的黃梅戲恐怕也是不屑一顧的。只是後來出了名了,某些為名利所誘惑的人才盯上了。一一一一在解放初期抗美援朝時安慶黃梅戲劇團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等赴朝慰問演出,後來又進京匯演,一下子使得黃梅戲唱遍大江南北,演紅神州大地。甚至演到國外。如《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只因出了名了,有人看到了有名可爭,有利可投,就紛紛要跟安慶黃梅戲拉上關係。爭說黃梅戲是他們那兒的戲,黃梅戲發源地在他們那兒。彷彿一下子明白了自己那個地方是黃梅戲的發源地多好。尤其是黃梅縣的人爭得更激烈。拼死拼活要把黃梅戲的發源地說是在黃梅縣。併為此杜撰出了許許多多的理由和偽證。一一一一(一)是:戲名應該由地名來定,黃梅戲就應該是黃梅縣的戲,黃梅縣的戲叫黃梅戲,理所當然。其實卻不然,以地名冠戲名是有的,但不盡然。那麼說來“小刀戲”該是小刀縣的了,“棒子戲"該是棒子縣的了。“皖南花鼓戲"應是花鼓縣的了?顯然此說不能成立。如果黃梅人非要認為以地名冠戲名理所當然,那麼,人們不禁要問:安慶懷寧有座山叫"黃梅山"呢,安慶桐城羅嶺有個村叫黃梅村呢,安慶人在山下村前演的小戲叫黃梅戲,不更是名正言順、理所當然嗎?為什麼非得是因為有個黃梅縣才叫黃梅戲呢?顯然是為了爭名而強詞奪理。(二)是:黃梅戲是在黃梅縣的採茶調基礎上發展的。試問,黃梅縣有采茶調,別的地方就沒有采茶歌調嗎?採茶調是黃梅縣的專利嗎。孰不知在我們

安慶產茶山區早就流行和愛唱採茶調了。(宿松縣志上載,宿松縣的採茶歌、採茶調演繹為黃梅調,早黃梅縣八十一年。)嶽西、懷寧、桐城、潛山等產茶山區流行採茶調更早。

怎麼能說安慶黃梅戲是在黃梅縣採茶調上發展的呢?如果黃梅戲是在採茶歌、採茶調上發展起來的,那也是在安慶的採茶歌、採茶調上發展起來的,扯不上是從黃梅縣的採茶調發展來的。(三)是:舊時黃梅縣有一對逃荒討飯的夫妻用黃梅縣的採茶調一路乞討小唱到安慶,便把黃梅縣的採茶調傳到安慶了,安慶劇團吸收了這對討飯夫婦的唱腔。所以黃梅戲是起源於黃梅縣的採茶調的。如果連舊時討飯逃荒乞討小唱這種悲傷的事也拿來佐證,能說明什麼?前面不是說過“採茶調"安慶早於黃梅縣流行的呀,怎麼是靠一對乞討演唱的人帶來的呢?這能為黃梅縣爭光嗎?再說,這件事也是無稽之談。(四)是:黃梅縣人桂林棲在安慶當市長時把黃梅縣的黃梅戲帶到安慶了。需要說明的是:在桂林棲還沒有到安慶當市長之前,安慶的黃梅戲就己經形成了。這種混淆視聽的事也拿來作證,真是太牽強附會了,恐怕連桂林棲本人也不好意思認為是這麼回事。至於安慶市領導對黃梅戲的扶持,何止桂林棲一人,最早是安慶地委書記許少林。後來就歷不勝數了。這也值得一提?(五)是:專家說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辭海》上說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縣的採茶調。專家和編《辭海》的人若偏聽黃梅縣一方之言,孤陋寡聞呢?他們到安慶作了調查研究嗎?黃梅戲在安慶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安慶是黃梅戲之鄉,若不到安慶去調查研究,不是以安慶人民大眾為調查對象,不以實事求是為依據,不能得到黃梅戲之鄉人的認可,僅憑不深入調查研究的人的一己之言,這專家和編《辭海》人的話能作為依據嗎?能讓人口服心服嗎?(六):有人說湖北黃梅縣現在有許多黃梅戲劇團,黃梅縣在外打工的人會唱黃梅戲的比安慶還多。黃梅人喜愛黃梅戲,樂見其成。黃梅縣有許多黃梅劇團有許多人愛唱黃梅戲,這正說明了安慶黃梅戲對黃梅縣的影響,但不能證明黃梅縣對安慶黃梅戲的影響,不能證明黃梅戲是起源於黃梅縣的。若要堅持說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但需要說到位的是:黃梅縣的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採茶調),這是黃梅縣的黃梅戲,這不會有人跟你爭的。但與安慶黃梅戲有多少關係呢?安慶黃梅戲是起源於安慶地區黃梅時節人們愛唱的安慶地方小調,(也包括安慶的採茶曲調),唱腔一定是安慶腔。之所以稱安慶為黃梅戲之鄉,也是理所當然,當之無愧的。黃梅縣的黃梅戲與安慶的黃梅戲僅僅是名稱相同,並不是一個鼻祖,發源地不同。何必拉這種關係硬說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發揚光大於安慶呢。(七):於是黃梅人又拿出了最有力的證據來了,說是黃梅縣己經把黃梅戲作為黃梅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過了,有此證據,安慶沒門了。是的,安慶人沒門阻止你這種作法,但安慶人知道:韓國人偷偷地搶著把本屬於中國文化遺產的“端午節”拿去申報遺產後,落得世界人詬病。人們不禁要問,韓國有屈原愛國的事嗎?有龍舟賽嗎?也吃粽子嗎?僅僅靠一紙空文,能改變得了“端午節”是屬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遺產嗎?黃梅縣搶著把安慶的黃梅戲拿去申遺皆同一理。黃梅縣把安慶黃梅戲搶去申遺,黃梅縣有黃梅戲的資料陳列室、博物館嗎?有黃梅戲學校嗎?能用安慶口腔來演唱嗎?一一一一我佩服有人硬是一下子謅出了這麼多的理由來說明黃梅戲是發源於黃梅縣的,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這有說服力嗎?能證明黃梅戲是黃梅縣的戲嗎?有人又反問:既然黃梅戲不是發源於黃梅縣而是發源於安慶,為什麼不改名叫安慶戲呢?(這在前面說過:黃梅戲是因為黃梅季節產生的,故名叫黃梅戲。)

安慶人為什麼要把己約定俗成的戲名稱改過來呢。(再說,起源黃梅戲的安慶不也有黃梅山、黃梅村這個地名麼。安慶人叫它黃梅戲才是常理),我在此勸勸黃梅人不要再作無謂的爭吵了,你們黃梅縣有黃梅戲的歷史資料嗎?你們不妨到安慶黃梅戲學校,到安慶黃梅戲資料陳列館,到安慶黃梅戲博物館去看看。歷史和事實無不證明黃梅戲是安慶的地方戲,黃梅戲的發源地是安慶。事實勝於雄辯,爭吵卻是無理。即使爭去了有意義嗎?何必"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名想。有這個爭奪的能力和精神,不妨下功夫對本地的尚未發拙的文化,去加以發掘和開發,我相信黃梅縣會有自己璀璨的文化被髮掘出來而能發揚光大。爭別人固有的東西,摘別人開發的成果,實在不可取。安慶有句俗話:“爭的不香,砍的不光。"拼死拼活的爭,爭去了有光彩嗎?!即使爭去了虛名,也無法改變安慶黃梅戲在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和聲譽。(最近韓國邀請黃梅戲到韓國去傳經送寶,韓國是給安慶市政府發來了感謝信和賀電。)黃梅戲是安慶人民的戲,安慶是黃梅戲之鄉。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一一一一下面就黃梅戲對安慶人的影響和安慶人對黃梅戲的喜愛,附歪詩三首以供對黃梅戲的認知。(一)“戲鄉":出門三五里,處處有戲聲。家鄉黃梅戲,人人都能哼。姐唱“打豬草",妹演“鬧花燈"。永遠唱不厭,天仙配董永。一一(二):“戲腔":一橋連兩縣,河水共相飲。人在橋上看,各處一鄉風。南頭演黃梅,北頭舞龍燈。演戲懷寧腔,舞燈桐城人。"一一(三);正月十五趕集,恰逢縣城廟會,演唱黃梅戲,董永孝感仙姬。好戲,好戲,男耕女織般配。


許友信之



黃梅戲是中國的五大戲劇之一,雖然是在安徽安慶市發展起來的,但是其發源地卻存在許多爭議,黃梅戲源頭的歷史最早記載陸洪非先生在《黃梅戲源流》一書中,對黃梅戲的源頭列舉了三種傳說,但並沒有最後下結論。

傳說之一∶“黃梅戲是在‘懷寧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每當春種秋收之時,農民們慣唱‘懷調山歌’來歌頌自己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優美抒情的山歌小調,統稱為‘懷寧調’。”

傳說之二∶“……黃梅戲起源於安徽安慶地區。從前每逢黃梅季節,常常洪水成災,四鄉農民為了祈求豐年,就在這個時候舉辦迎神賽會,會上出現各種歌舞演唱,在這種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戲曲形式,因與黃梅季節有關,故名曰‘黃梅調’。”

傳說之三∶“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民歌小調即黃梅採茶調。”

後面大多數說法一般是按照陸先生的說法而說的。


當下比較流行的有四種說法:

一說湖北黃梅縣

著名相聲、口技演員湯金城(1890-1980年)在《黃梅戲藝術》1989第二期增刊上發表的《話說黃梅縣與黃梅戲》一文中,認為“戲因縣名,縣因山名”(黃梅縣西二十公里處有一山曰“黃梅山”)。而黃梅縣當地亦有黃梅採茶歌為基礎,當地人認為黃梅戲是由黃梅採茶歌演變的。

二說安徽懷寧縣

安徽省黃梅戲發展基金會副會長柏龍駒說,如果“戲因縣名,縣因山名”,湖北黃梅縣有個黃梅山,就說“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那麼,安徽懷寧也有個黃梅山,兩個“黃梅山”,究竟哪個“黃梅山”與黃梅戲有瓜葛呢?柏龍駒先生進而考證,黃梅戲的語言和聲腔是以安慶、懷寧地方話為依託,與懷寧黃梅山一帶民歌小調完全一致的,而與湖北黃梅縣地方話大相徑庭。所以他認為,黃梅戲起源於安徽懷寧的黃梅山上,其理由與說法也比較令人信服。


三說安徽桐城縣

黃梅戲是在桐城縣羅嶺鎮嚴鳳英的一出《天仙配》唱響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之後,才真正形成一個劇種的。嚴鳳英是黃梅戲的開山鼻祖,桐城羅嶺(安慶市郊區)的山水、風俗人情孕育了這位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沒有嚴鳳英就沒有當代的黃梅戲。當地人認為,黃梅戲具體來源以無從考證,但是嚴鳳英是將那些小調、民歌形成一個劇種的,因此嚴鳳英才是黃梅戲的開創者,因此黃梅戲的發源地應屬安徽桐城。

四說安徽宿松縣

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閱《中國戲曲志》、《黃梅縣誌》、《宿松縣志》等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一。例如:

第一個專演黃梅採茶戲。從明代中葉開始,宿松人就於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嶺街上專演黃梅採茶戲;

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臺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十幾個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臺楹聯;


第一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誌》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

第一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採茶歌定名為黃梅戲,1921年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等等。

根據這些記載,廖先生認為,黃梅戲的發源地應屬於宿松縣。這種說法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並且在當地形成一種熱潮。

不過筆者認為,爭這些傳統文化的起源地沒什麼意思,有這份心思還不如將我國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是逐漸的看著它們消亡!


戲曲說


一提起黃梅戲,我的血就洶湧澎拜起來了,我從小就在爸媽哼唱的黃梅戲的美妙的戲曲聲中長大的。我的故鄉就是黃梅戲的故鄉,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

位於江南的一個小城,桐城市,正是黃梅戲的開山鼻祖嚴鳳英的故鄉,我以我生在黃梅戲故鄉,長在黃梅戲的故鄉--桐城,而自豪!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可安慶地區,位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最終安慶市桐城市,作為黃梅戲的故鄉,得以發揚光大,因而黃梅戲的戲曲語言為安慶方言。

也許是因為過去黃梅季節,常常洪水成災,四鄉農民為了祈求豐年,在黃梅時節舉辦迎神賽會上出現的歌舞演唱形式產生的一種戲曲形式,因黃梅季節,故名曰‘黃梅戲’。

這只是聽上輩人的一種傳說,至於是不是如此,改不該黃梅戲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黃梅戲已經是中國名戲之一。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黃梅戲已經被普通的老百姓所認可,普通的老百姓平常時,也會唱上一段黃梅戲,故,黃梅戲接地氣。

為什麼不改黃梅戲的名字,普通老百姓也會說不上來,但是沒有關係,我們百姓喜歡,就叫它‘黃梅戲’!


無情傷痛好玩麼


歷史上的黃梅戲發源地之爭莫非是大家都圍繞一個疑問那便是為什麼叫安徽黃梅戲,而不是叫湖北黃梅戲,眾多爭議爭來爭去就是爭黃梅這一名字,確實湖北有黃梅縣,安徽沒有,那麼黃梅戲到底又是怎樣傳承至今的,對於這個問題本人也有一個傳說在此供大家參考、探討,話說那是安徽省宿松縣與湖北省黃梅縣是近鄰,宿松縣又是安慶地帶,並座落在安慶和黃梅縣中間所以宿松縣老輩們早在歷史傳承中延續至今卻得知,相傳黃梅戲是由湖北省黃梅縣一對能歌善舞的夫妻由於當時窮困潦倒到處流浪要飯,一日要飯確要到了安徽安慶,因為這對夫妻在要飯的同時總會唱一曲那種所謂的黃梅調,而且這腔調非常悅耳動聽,後被安徽安慶戲劇院的戲子看中並收留了這對夫妻,後經安徽當時著名的演員王少舫和嚴鳳英對該黃梅調的改進作更進一步的昇華,因此安徽黃梅戲一下子就紅遍大江南北,最終走出國門流芳世界各地,後來本人在湖北省稀水縣錢坳村務工時一位與我最要好的朋友還說到正當該黃梅戲走紅之時湖北省還跟安徽省打官司想要把黃梅戲從安徽要回湖北,無奈由於該黃梅戲是由安徽戲劇演員王少舫和嚴鳳英的演益精華而名揚天下的,所以湖北省也只能無奈而又及不情願地接受這個事實並敗訴,因此也就有安徽省黃梅戲的美名昌盛典故流傳至今。



以上歷史典故是因為安徽省宿松縣與湖北省黃梅縣非常近鄰,所以對這段歷史的依據可靠性雖說不是絕對準確但也存在有一定的實際性,凡事都不會空襲來風,肯定會有它一點依據的存在,在此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看官諒解!不喜勿憤!致謝!祝福大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平凡的幸福44396278


各位老師去年都答題了,今日才看到此題,本人外行也說說我個人看法: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還是安慶懷寧黃梅閣,有許多版本,說法不一是肯定的。非文化遺產,就是沒有源頭,人人可以享受。我去年到過黃岡黃梅縣,黃梅縣人人會唱黃梅戲,湖北省也有黃梅戲劇院多家。準確講:黃梅戲就是湖北省黃梅縣藝人發大水逃荒要飯來安慶(安慶宿松與黃梅交界),安慶懷寧老一輩藝人學唱,用當地安慶方言組合,改命為黃梅戲。桐城羅嶺嚴鳳英用安慶方言加工唱紅安慶。她的老三篇《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在五十年代被拍電影,聲傳國內外。黃梅就是湖北人,逃荒落戶安慶城。沒有湖北黃梅縣。哪有今日黃梅聲?


圖一是黃梅戲傳承人嚴鳳英。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叫黃梅縣,因為黃梅縣的蔡山鎮有一株古梅樹,叫二度梅。一般只知道紅梅花兒開,在古時候的自然條件下,開黃色的梅花是很難得的,而且梅開二度也是極少見。蔡山的梅花樹,花是黃梅花,而且每年是梅開二度,黃梅縣因梅花得名。黃梅戲自古就有,以前叫採茶戲,黃梅調,茶農採茶和農閒時候唱的山歌。黃梅縣地處長江邊,過去經常發水災,當地有人就到附近的安徽要飯,邊唱歌邊乞討,我們小時候也見過,而且手裡還要拿個竹筒子,竹筒裡面放幾個銅錢,搖起來有聲音,是唱歌打拍子用的,叫打蓮響。

解放後安慶地位專員叫桂林晞的是湖北黃梅人,喜歡家鄉戲,然後組織當地劇團和民間藝人收集黃梅戲素材,排演劇目。後來進京匯演,一炮走紅。所以,一般老百姓才以為黃梅戲是安慶的。

任何一個藝術形式都要有民間基礎的,現在黃梅戲各種民間小劇團有幾百個,每到節日各鄉村都有黃梅戲劇團,家裡有紅白喜事,也請小劇團唱幾天。

所以說,黃梅戲是生在湖北黃梅縣,長在安慶市。一個孃家,一個婆家。


藍色鯨魚2


那來的廢話,首先黃梅戲是由江西採茶調與黃梅調流入安慶,並吸收了宿松,石牌,太湖,嶽西,潛山,望江,桐城,等地的地方民歌民調形成的一個有安慶地方特色的劇種,其已轉化成安慶的地方戲曲與黃梅無太大關係,就一流行名稱而已,改不改無關緊要。


飛哥70240


黃梅戲孃家湖北,婆家安徽!一家人,不講兩家話!



用戶楊晉級楊春明


中國乒乓球打的好,難道乒乓球就起源於中國?韓國人還說端午節是他們得呢,再說黃梅縣老一輩唱黃梅戲聽黃梅戲,搭戲臺子的的氛圍濃的很,黃梅縣本來就不被湖北重視,這種戲曲文化更得不到重視與支持。而安徽省就比較重視黃梅戲的發展,一個黃梅縣的班底怎麼跟一個安徽省的班底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