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级,如何评判弹琴好坏的标准

考级一纸证书就代表你弹琴的级别、水平。但在其他人眼里,证书它只是个证书而已。如果考过十级之后就再也不练琴了,那他的证书就会逐渐沦为一张废纸,没有存在的意义。如能不断进取,坚持练琴的人,即使他不考任何证书,给他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他也能从容自若,胸有成竹。

基础识谱

要弹好钢琴,正确识谱是必要的基础。

乐谱上会清楚的标明,弹奏一首曲子要注意的各种细节。在学钢琴初期,首先要做到最基本的两点:弹奏时音符弹准确、节奏准确,这是弹琴的最基础层次。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学习的加深,还会接触到更多的识谱细节,例如表情细节、强弱变化等;

清晰准确地表达

读谱正确后需要将读谱所得的结果清晰地用琴声表达出来。弹钢琴是个全身心的动作系统:眼睛要看;耳朵要听;手指要动;脑子要想;内心要唱。

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使整体演奏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松散坍塌。所谓“聪明”,目观为明,耳听为聪。不看不听,就是不聪不明。琴谱上的一切信息通过指尖与键盘的接触,准确、清晰、整齐、均衡地传递出去,是弹好琴的第二层次。

弹好听

现在会弹琴的人有很多,但真正能弹好听的人却很少。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判断自己弹奏的效果是否好听:

  1. 自己听。自己将弹奏的曲子录制下来,自己反复听并和原曲进行对比,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修正。

  2. 找听众来评判。听众的客观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将录制的练习曲目给同学、老师、亲戚等听,通过大家的意见来了解自己的钢琴水平,并有针对性地练习。

弹得有趣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弹琴如同说话,有句子,标点,语气,有逗号、分号、句号、惊叹号、问号等等各种不同的语态。所谓“有趣”,首先要像朗诵,像宣叙,像唱歌,像演戏那样把音乐的语态、语句、语气充分表达出来,然后进一步融入自己独有的意思,使音乐内容充实起来,触动听众的心灵,实现心灵层面上的沟通与交流。

学琴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要做到不只是“会弹琴”,还要“弹好琴”

不考级,如何评判弹琴好坏的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