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家有玩神, 不是我》,老师发到班级群,引发家长集体反思

放假不仅是孩子撒欢玩的时间,也是家长们的休息时刻,那休闲在家的家长平时都会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方式呢?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在她的作文中向我们表述了她的答案。

《家有玩神,不是我》

作文《家有玩神, 不是我》,老师发到班级群,引发家长集体反思

家有玩神,不是我。我每天要上学、要上补习班还要回来写作业,我可是很忙的,没时间玩。可是我家却有两个玩神啊。每天吃完晚饭在家,我爸我妈就会窝在沙发,摆着一样的姿势,开始准备玩手机。同样的玩手机,玩的只不过是不一样的内容,爸爸玩游戏,妈妈玩手机麻将、逛淘宝。

作文《家有玩神, 不是我》,老师发到班级群,引发家长集体反思

爸爸玩手机会发出声音:”快啊,推塔啊,这是一群傻子吗?不知道这是个推塔游戏吗,没事老追着小兵打什么,一群猪队友,再来再来,我就不信匹配不到一位大神。“相比于爸爸,妈妈就安静很多,但是妈妈是会”变脸“的,妈妈打麻将赢了的话心情就会非常好,变得相当温柔,你提出什么要求妈妈都会满足你的。但是如果妈妈输了,那我可就要小心了,因为这时候的妈妈可是个煤气罐一点就炸。

作文《家有玩神, 不是我》,老师发到班级群,引发家长集体反思

爸爸妈妈玩手机还有一个共同点,她们玩手机就会自动打开静音模式,你怎么叫他们都不会有人理你的,我还是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比较好。有时我就在想手机真的那么好玩吗,那为什么我玩手机的时候她们就告诉我手机一点都不好玩。爸爸妈妈玩手机都不会理我,难道手机会比我重要吗?还是她们根本就不喜欢我,他们宁愿陪手机玩也不愿陪我。

看到我们班孩子的作文,也引发了我的反思,我是不是也因为玩手机而忽略了我家孩子的感受。教育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很多时候,某些家长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认为物质陪伴就是尽到责任,往往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变化和精神上的需求。我们对原本自以为是的言行一定要反思,一定要在平等的角度体会孩子、学生的想法。”

随后我把孩子的作文发到了我们的班级群内,家长们也做出了自己的反思,表示平时太不注意孩子的感受了,只关注了孩子物质的需求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精神上的陪伴。家长也纷纷承诺以后会少玩手机把时间都放在陪孩子上。大家平时是不是也花大把时间在手机上面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所以,让我们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