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聊一聊睡觉那些事儿

小康导读:3月21日,是第18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的主题为“规律作息,健康睡眠”,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却极难做到,随着社会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睡不够、睡不好、不肯睡的状态。

世界睡眠日:聊一聊睡觉那些事儿

根据《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8小时12分钟。虽然每天的睡眠时长达到了8个多小时,但仍有55.9%的中国人表示“没睡够”,48.6%的人起床后仍经常会感到困倦。63.7%的中国人属于“晚睡星人”,31%的中国人报告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

一、睡不好,从头到脚伤害你

“少睡一会儿没啥大事。”很多人都有这种侥幸心理,殊不知,只要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不出一周,身体就会吃不消了。

英国萨里大学将26名参试者分为两组,要求一组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另一组人每晚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一周结束后,抽取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世界睡眠日:聊一聊睡觉那些事儿

结果显示,缺乏睡眠的这一组参试者体内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等。

这就意味着:缺乏睡眠会阻碍身体的补给功能,提高人们患病的风险,缺乏睡眠也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隐患,如肥胖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研究认为,一旦正常的睡眠模式持续遭到破坏,将对人体器官和生理组织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引发多种疾病。因此,每天都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如果偶尔熬夜,也要在次日及时补救回来。

二、如何改善睡眠?

1、睡前别做五件事

有良好睡前习惯的人,睡觉才能表现更佳。

1)、睡前6小时禁饮咖啡

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且有一定利尿作用,容易导致失眠。

2)、睡前3小时禁饮酒

很多人认为睡前饮酒可促进睡眠,但研究证明,虽然它可以让人很快入睡,却让睡眠一直停留在浅睡期,很难进入深睡期,降低睡眠质量。

世界睡眠日:聊一聊睡觉那些事儿

3)、睡前2-3小时禁食

晚餐吃得太饱或睡前吃东西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给肠胃带来负担。如果临睡前感觉特别饿,可以稍微吃些清淡的饮食,比如一片全麦面包或半杯牛奶。

4)、睡前2小时禁体育锻炼

运动会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影响睡眠质量。睡前可做些和缓的伸展运动,让身心慢慢平静下来。

5)、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产品

睡前使用手机、电脑等,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使睡眠处于较浅的状态。

如果脑中还惦记着工作上的事,精神就得不到充分的恢复,建议最好在9点前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再上床睡觉。

2、呼吸技巧,可以帮你快速入眠

1)、放缓呼吸速度

入睡前平躺在床上,缓慢地深呼吸10分钟,有助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让人体得到镇静。

世界睡眠日:聊一聊睡觉那些事儿

2)、冥想式呼吸

心绪烦乱时,应冥想呼吸8~10分钟。英国神经科学家、冥想专家凯瑟琳研究发现,把注意力与呼吸的起伏联系起来,能放松肌肉,消散负面情绪。

3)、478呼吸法

专家发明了一套呼吸法——478呼吸法,对助眠和减压有很好的效果。舌尖顶住上颚;闭上嘴,用鼻子吸气(数4下),保持住气息(数7下),然后用嘴呼气(数8下),重复4遍。

3、调整身体帮您安眠

1)、爱打鼾,换个枕头侧着睡

枕头不要太高,10-12厘米为宜,差不多是拳头的一个半高度。爱打鼾的人最好侧睡,以减轻颈部对气道的压迫。

世界睡眠日:聊一聊睡觉那些事儿

2)、控制体重

肥胖的人会因咽喉的腺样体肥大,导致阻塞气道,进而影响睡眠,下巴短者更易中招。一项新研究发现,减轻超标体重不但有益健康,而且有助于改善睡眠,提高警觉度。体重至少减轻5%的成年肥胖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防控慢性病

疾病疼痛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时间。积极治疗基础病,比如咳嗽、心悸、呼吸困难、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和精神系统疾病等,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4)、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思虑过多、被迫退休、与社会隔离、担心睡不好等心理因素也会导致失眠。每天睡前,应该自我调整情绪,排除心中的烦恼,为一个好觉打下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