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熟悉點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一個從平民當上皇帝的人,那就是大明第一個君主朱元璋。此人沒有什麼後臺和背景,一切都從零開始也不具備什麼有利的條件。他能成功的原因就是身邊有很多幫他的弟兄們。當一切都穩定之後,守住這片產業的就要靠自己家的人了。

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如果這人成功之後最親的還是自己的家人,外人是靠不住的,這也是當時人們普遍的心理。如果發生什麼情況,能幫得上忙信得過的還是自己家裡人。在這些家族內部人員中,最親的莫過於自己的兒子,剩下的什麼兄弟之類的都不行。

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當時朝中有一項法律,那就是一名皇子如果被冊封為王爺那麼就會得到很多錢財和奉祿,保護他的衛兵從三千到九千人不等,他們都劃分到兵部只比皇帝小一級。任何大臣看見了都應該向其行禮。

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當時的朱棣就在心裡有了想法,他認為呆在宮裡沒什麼意思,錢也拿不到還要整天防著別人,不如自已到外面的封地上發展一下,還能發展自己的實力。當時他考慮的也不太複雜,也沒有太遠大的目標只覺得在外面要安全一些,所以他就去了北京附近的封地。

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在他駐紮本蕃的時候多次出兵對一些殘餘的北元軍隊發動攻擊,抓捕了很多蒙古將領,經過很多次的實戰他的經驗也越來越足,他的實力也逐漸強大了起來。就在這裡宮裡發生了變化,太祖皇帝生病了而且他所立的太子也先他而去,後來的打擊也是很大他的另外兩名皇子也都死了。因此他立了自己的長孫為太子,這個人就是朱允汶。

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在太祖的思想當中這個位置必須要留他的孫子,但與此同時他要利用燕王,只有這個人能幫他守護北京抵抗外族的勢力。太祖越是重用誰就越防著誰,他既要朱棣繼續當他的守護者又害怕他能力越來越大,讓新皇無法與之較量。因此在確認誰繼承皇位之後,就立刻安排了很多眼線在暗中觀察著朱棣。

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後來太祖的病越來越重了,在臨死之前他叫來自己的親隨,說了一句聽不太清晰的話,只見他用微弱的聲音,費力的說出這句話:燕王已病。這幾個字的意思很清楚,意思是說燕王一定要儘快除掉了,治病嘛就要去除根。朱允炆在一邊也聽到了這幾個字,可他沒明白是怎麼回事。他這個人比較老實沒有太複雜的相法,他認為自己的親人是不會動他的。

明太祖歸天前念出幾個字,可惜繼位者聽不懂,不然會是另一個結局

後來建文帝上臺後下達了一紙命令,意思是要削去所有蕃王的權力,這一下可惹了大麻煩。燕王本來就心懷不滿這時又出了此等命令,就像根火柴一般點著了他心裡的炸彈,況且身邊又有大臣在不斷的出主意。這一下他終於下決心起兵舉事了,雖然這樣做有一定的風險但他還是成功了。

朱棣憑藉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獨特的戰術手段對京城發動了極為強力的攻擊。最後擊敗了建文帝的軍隊,直到他坐上了皇位開始了永樂時期的統治,而那個朱允炆卻始終沒有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