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中国新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市版图的力量

在过去的两年,我游走在中国各个城市,见证这些城市在新的城镇化大周期中不断地发力和打造自己。

为什么这两年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城市,因为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靠的是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以及人口红利。这四大红利是中国经济创造奇迹般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下一个30年的大周期中,除了市场化改革的红利还可以挖掘,其他的三大红利基本都划上了句号,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来自哪里?在我看来,实现经济从速度到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两个十五年”的奋斗目标,最大的红利和风口是新的城镇化。因为过去40年,中国的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中国距离完成城镇化还会有很大的距离,城镇化的红利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大周期最大的红利。而从“十三五”以来的重大区域战略看,国家在推动城镇化方面都实行了很多重大举措,包括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各个区域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设方略,以城市为主体的竞争将成为下一个周期中国区域经济竞争的最主要特征。谁赢得了城市,谁将赢得未来。

西海岸,中国新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市版图的力量

在中国所有的知名城市中,青岛是我每年来得最多,也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去年西海岸啤酒节我受邀参加了直播活动,今年至少又来过三次。去年直播谈及西海岸的时候,我提出西海岸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周期新的增长极。这种判断,绝非到了西海岸之后就吹捧西海岸,而是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现实已经证明的规律。我们看到,在过去40年,每一个国家在区域层面大的举措,特别是每一次国际级新区的建立,都代表着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到来。深圳特区带来了中国经济第一个增长极,带动了珠三角的发展;浦东新区带来了第二个增长极,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后来的滨海新区带动了京津冀的发展。2014年西海岸新区成立后,成为目前所有新设新区中发展态势最好的,在全国所有新区的排名仅次于浦东和滨海,而其成为国家级的新区不过四年的时间。这种发展态势以及起点,应该说是超过了当年的浦东。而西海岸成为中国第四大增长极,则不仅会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更会对接京津冀城市群,以及环渤海经济带的飞跃和发展,想象空间极其巨大。

西海岸,中国新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市版图的力量

一年后再来参加啤酒节,西海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西海岸新区GDP历史性跨上三千亿台阶,达到3212.71亿元,接近青岛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增速高达11%,远远高于山东省经济增速。特别是上合峰会的召开,极大的提升了青岛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为青岛和西海岸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可以说“上合红利”已经开始在青岛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胞中发酵。西海岸借上合峰会的东风,全面筹划区域的未来,无论在城市定位,未来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以及产业升级,包括城市名片的打造上,都在展示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品味和理念。最大的感受有三点:

一是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经济发展引擎的理念深入人心。过去我来青岛,谈及西海岸,和当年上海浦西的人谈浦东一样,所谓“青黄不接”虽然是一句调侃之语,但也说明了黄岛在青岛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看法。现在则完全不同,西海岸2096平方公里陆域正在迎来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在蓝色经济区的全新定义之下,一座依托海洋发展国际航运、海洋科技、旅游度假、文化创意产业等蓝色经济的新城拔节而起。海湾型城市形态的丰盈,经济结构的优化,城市能级的跃升......现在的西海岸已然承担起这些不可替代的使命。谈及黄岛,谈及西海岸新区,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以及城市名片打造方面动作最大,最有希望的区域,成为青岛这个6000年历史名城最热的热土。这体现了在过去一年,西海岸勇担国家使命,敢于创新,在城市建设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第二,西海岸的产业越来越高端,越来越洋气。在2017年,除了优势产业海洋经济的发展可圈可点之外,西海岸围绕产业链,瞄准供给侧,发挥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优势,果断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做强新动能成长和传统产业转型“双引擎”。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产业实现了发展引擎的换代升级;同时,西海岸新区集中在新技术、影视、会展、海工装备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力,加速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城市的“四大名片”更靓。啤酒之城、影视之都、音乐之岛、会展之心是西海岸的“四张国际名片”,经过多年的打造,这“四大名片”越来越靓丽。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东方影都项目竣工落成,明星效应,加上文化产业的巨大溢出效应,依托东方影都的实体平台,一个覆盖影视产业上下游的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而世博城项目总投资500亿元,总占地3000亩,已于2015年1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将成为西海岸会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音乐啤酒节”盛况空前、亮点纷呈,近200万海内外游客涌入新区尽情狂欢。全球最大的青年交响乐交流平台——欧盟青年音乐节登陆新区,极大提升了西海岸国际知名度。

西海岸,中国新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市版图的力量

站在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大周期下,西海岸可谓乘上了中国经济下一个大周期最大的风口。在这次啤酒节直播过程中,我对西海岸未来的发展比去年要更为乐观和期待。对于西海岸的未来,我提出三大期许:青岛成为中国最好的城市之一,西海岸成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新区,而青岛国际啤酒节则成为世界上最好玩的啤酒节。基于此,谨提三点建议:

第一,青岛定位一定要高。从过去一年中国很多城市看,大家都在暗中蓄势,在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上动作很大,一些网红城市更是动作频频,西安、武汉、重庆、成都、郑州、长沙等六大网红城市成为媒体的宠儿和关注的焦点。青岛和这些城市比,无论是历史积淀、城市的基本面,还是国际知名度都处在中国一流城市行列。青岛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元素非常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北线起航点和重要枢纽,也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崛起的周期中,青岛应该有更大的动作。青岛一定要对标国家中心城市、一线城市的建设方向,提升整体城市品位,以国际化的服务水平和产业形态打造这座城市独有的聚合力。

第二,西海岸要有远大的理想。判断一个城市、区域的未来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定要看它的势能能够发挥多少。放眼全国与青岛同层次的城市以及与西海岸同层次的新区,西海岸的发展势能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讲,中国下一个十年最好的,发展最快的新区肯定是西海岸。西海岸极具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具备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继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一定要出台最有吸引力的人才战略,从全球吸引人才,打造国际化的西海岸。

第三,青岛“四大名片”的玩法要升级。西海岸要通过“四大名片”吸引世界各国的人士到西海岸来,必须借鉴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大刀阔斧打造一系列创意、高端产业,大幅度提升“四大名片”的国际化水平和厚度。将新区元素和世界文化都融汇进来,把青岛国际啤酒节打造成为全世界最有逼格的盛会,打造成国际化的狂欢节、娱乐节、文化节、影视节、啤酒节!

西海岸,中国新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市版图的力量

我相信十年以后,我们再看西海岸,他将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一个标杆性的坐标,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一个真正的“玩都”、休闲旅游之都,一个真正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