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早点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幸福指数要提升好几个百分点!

大家好!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经典诵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

今天我们继续《朱子家训》的学习。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将今天的内容诵读三遍: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今天的《朱子家训》说的是居家过日子切忌起争端、打官司,一旦打官司,终归会带来凶险祸患;待人处事切忌多说话,言多必有失误。

“争”指争吵、争夺。“讼”指打官司。

要是早点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幸福指数要提升好几个百分点!

俗话说“平安千秋福 ,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和睦,其他事都受影响。所以只要有争端,家庭很多事就不顺。

“戒争讼,讼则终凶”说的是一种隐恶扬善,息事宁人,宽容大度的人生态度。少与人争执,对人宽容,即使他人冒犯,也以隐忍为要。

中国古人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

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就看他有多大的心量。所以兄弟争讼,就能够判断出他们的家道要衰落不是偶然的。因为一个人,他的心量已经狭窄到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能够宽容,同胞兄弟都要送上法庭,可见这一个人的心量狭窄到极处了。因为他心量很狭窄,所以他们的家道一定会衰落。古人对于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非常重视,在这样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之下,人们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田产、一点点财产就会吵上法庭。

处世为什么忌多言呢?

要是早点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幸福指数要提升好几个百分点!

《弟子规》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是教导我们言语要谨慎。孔夫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就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把言语放在德行之后,可见得它的重要性很大。人的言语也是体现人的德行,所谓“言为心声”,你有什么样的心地,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语。即使是很会讲话,讲的言语很好听,可是欺骗人也不能够长久,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这句话教我们慎言。

曾国藩先生教导子弟说,“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这是教我们看人,看人当然要看他的德行,看他的为人。曾国藩教导我们看人要看人的操守,看人的节气,要有节气而不能有官气。官气是什么?傲慢自大,刚愎自用,不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另外要多条理、少大言,这个大言就是很多的绮语,花言巧语,或者是大话,夸大其词。

要是早点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幸福指数要提升好几个百分点!

夫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很会说话,他的容貌举止看起来好像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踏实的心地,就是没有操守,这个人只务在颜色上做表面功夫,所以很少有真正的仁心的。所以满口大道理,往往都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不一定是亲身证得这些道理,都是道听途说的。

因此“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这句是教诲我们,要修养诚敬谦和的仁德。诚是真诚,敬是恭敬,内心有真诚,外面言行都表现得有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够谦卑,必定能够跟人和谐相处,这是仁德。有这种诚敬谦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够敏于事而慎于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语自然就会谨慎,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从事上来教我们存养仁心。

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今天的经典诵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天心365》家庭国学共修是萃辰天心书院每天推出的内容,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

要是早点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幸福指数要提升好几个百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