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男和四大醜男是誰?

古代四大美男,比較多的版本是認為分別為潘安,宋玉,蘭陵王和衛玠。

第一,潘安。

說道潘安,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貌比潘安”,這是用來形容美男子的,潘安成了美男的“代言人”,可見他的顏值得到了公認。

潘安是西晉著名文學家,雖然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潘安的五官、身高等,但說了三個字“美、姿、儀”,就是外表帥氣、氣質超讚。

潘安在西晉時就有很多追求者,以至於每次出去遊玩,都會有大批少女追著他,又是獻花,又是獻果。潘安回家時,都能滿載而歸,這就是“擲果盈車”這個典故的由來。可就是這樣,潘安對妻子卻是痴情得很,妻子在世的時候零緋聞,妻子去世後還寫了三首《悼亡詩》。

但潘安的人生卻是個悲劇,他早年不被重用,後來投靠了皇后賈南風,參與了賈皇后廢黜太子的陰謀。結果,八王之亂後,趙王司馬倫奪權成功,立刻抓了潘安,並將他夷滅三族悲乎!

第二,北齊蘭陵王高長恭

高長恭是給後世留下無限遐想的美男子,因為他是北齊戰神,每次上戰場都戴面具。高長恭出身北齊皇族,是北齊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個兒子,封爵蘭陵王。高長恭半生戎馬,戰功赫赫,卻給他帶來了厄運。

北齊後主高緯猜忌高長恭,高長恭很恐慌,便通過收受賄賂、稱病告退的方式,想保住性命。北齊武平四年五月,北齊後主高緯派使者送來一杯毒酒,高長恭悲憤至極,留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飲毒酒而死。惜哉!

第三,衛玠。

衛玠是晉朝著名的清談名士和玄學家,他出身士族,祖父衛瓘位至太尉,父親衛恆官至尚書郎。

衛玠小時候,就被時人看重,認為他是玉人,他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濟長得很帥,但一和衛玠在一起,就覺得自己形貌醜陋。

衛玠來到建鄴時,那裡的人為了一睹他的風采,擠成了人牆,結果衛玠因勞累過度病倒,27歲就去世了。這也留下了一個成語,“看殺衛玠”,這美,真的太厲害了!

第四,宋玉。

宋玉是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辭賦家,與屈原合稱為“屈宋”。前面我們說了“貌比潘安”,其實形容美男子,還有一個詞,就是“美如宋玉”。

宋玉的美傳了幾千年,但他連一張畫像都沒有留下,早已是個千古之謎。不過,在《登徒子好色賦》中,還是可以意會一下宋玉的美貌“體貌閒麗”。

宋玉有才有貌,但他的仕途一直不順,雖然有段時間在楚王身邊做了文學侍從,但最後還是不得不離開了朝廷,重歸鄉野。有四大美男,自然就要整個四大丑男,而這四位就是晏嬰、左思、包拯、劉墉。

第一,晏嬰

晏嬰是春秋時期,和管仲齊名的政治家,被尊稱為晏子。

晏嬰擔任齊國正卿近五十年,歷仕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為齊國的強盛嘔心瀝血。

晏嬰的醜並沒有明確的史書記載,但在“晏子使楚”中,楚王曾用偏門來羞辱晏嬰,暗示他長得很矮小。

第二,左思

左思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才華橫溢,而且是西晉武帝司馬炎的國舅。不過,在《世說新語》的記載中,左思實在不堪:“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左思想仿效美男子潘安出遊,結果因為長得太醜,被一群老婦人唾棄,不得不沮喪而歸。

但左思確實有才,一篇《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於是有了“洛陽紙貴”這個成語。

第三,包拯

包拯是北宋著名清官,曾官至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

北宋嘉佑元年十二月,朝廷任命包拯權知開封府,雖然他在任只有一年多,但他敢於懲治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開封府吏的驕橫之勢,並能夠及時懲辦誣賴刁民。因為成效顯著,兒童婦孺們都知道包拯之名,稱呼他為“包特製”,甚至還流傳著“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老為什麼會被說醜呢?大概估計是黑加月疤吧。

第四,劉墉

劉墉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官至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還是著名書法家和詩人。歷史上的劉墉,為官一本正經,並沒有電視劇中與權臣和珅那麼多的枝枝蔓蔓。

而劉墉的醜,恐怕也是出自電視劇“劉羅鍋”系列了,史書並無記載。 所以,美男子是真美,醜的嘛,只可憐了千古才子左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