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角鸊鷉(pì tī )

角鸊鷉(學名:Podiceps auritus)中等體型,體長31-39釐米,體重0.5千克左右,體態緊實,略具羽冠。繁殖羽:清晰的橙黃色過眼紋及冠羽與黑色頭成對比並延伸過頸背,前頸及兩脅深栗色,上體多黑色。冬羽:比黑頸鸊鷉臉上多白色,嘴不上翹,頭顯略大而平。飛行時與黑頸鸊鷉的區別為翼覆羽。偏白色的嘴尖有別於所有其他鸊鷉但似體型較小的小鸊鷉。虹膜紅色,眼圈白;嘴黑色,嘴端偏白;腳黑藍或灰色。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赤頸鸊鷉

赤頸鸊鷉的體長為43~57釐米,體重為1千克左右。它的特點是個體較大,嘴短而粗,基部為黃色,尖端為黑色,虹膜為黑褐色,跗蹠也是黑色,僅僅在內側稍微綴有一點黃綠色。夏季和冬季的羽色也不相同,夏季頭頂的兩側羽毛延長和稍微突出,形成黑色冠羽,但比鳳頭鸊鷉的羽冠要短得多,頭頂也是黑色,頰和喉灰白色,前頸、頸側和上胸慄紅色,因此得名,後頸和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尾羽黑色。冬季的羽毛為頭頂黑色,頭側和喉部為白色,後頸和上體呈黑褐色,前頸為灰褐色,下體白色,尾羽黑色,灰褐色的初級飛羽上帶有黑色的斑點,翅膀的前後緣均為白色,飛翔時較為明顯。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鵜鶘 - 所有種

鵜鶘(學名:Pelecanus)鵜鶘屬8種水禽的統稱。身長約150釐米,全身長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為白色、桃紅色或淺灰褐色。有些種類的鵜鶘體形較大,其翼展寬3米,能以超過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長距離飛行。嘴長30多釐米,具有下嘴殼與皮膚相連接形成的大皮囊;皮囊可以自由伸縮。尾羽根部有個黃色的油脂腺,能夠分泌大量的油脂,油脂被用來塗抹羽毛,保持羽毛光滑柔軟,便於避水。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鰹鳥—所有種

鰹鳥是種熱帶海鳥,與塘鵝(gannet)有親緣關係。其身體大小與大海鷗相當,嘴又長又尖, 尾部成楔形,腿和腳的顏色鮮豔。此鳥兩翼較長,體長約0.7米,體重一公斤左右,兩足趾間有蹼,善游泳,善於捕捉小魚和昆蟲,僅在夜間及孵卵期間停留在海島上。鰹鳥的食物是魚和魷魚,為了捕食這些食物,它通常要從高處俯衝下去。鰹鳥屬於大型海鳥。它們早出晚歸,非常勤勞。漁民也常跟著它們追捕魚群,親切地稱鰹鳥為"導航鳥"。白腹(紅腳)鰹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海鸕鷀

海鸕鷀是大型水鳥。全身羽毛呈黑色,頭、頸部具有紫色光輝,其它部分有綠色光輝。在繁殖期間,頭頂和枕部各有一束銅綠色的冠羽,而且額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為銅綠色,另外兩脅各具一個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膚呈暗紅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並具有橙色小突起。虹膜為綠色。嘴較為細長而稍微側扁,嘴基內側和眼周為紅褐色。嘴槽的兩邊如同鑲嵌著兩把利刃,鋒利無比,呈黑褐色,腳短而粗,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圓形。

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頭上沒有羽冠,頸部也沒有白色的細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膚的紅色較為暗淡而不明顯。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巖鷺

巖鷺(學名:Egretta sacra),又名黑鷺,巖鷺有體長55~64釐米的白色或炭灰色鷺。灰色型較常見,體羽清一灰色並具短冠羽,近白色的頦在野外清楚可見。白色型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頭及頸狹窄。與其他鷺的區別為腿偏綠色且相對較短,嘴淺色,習性也不同。虹膜黃色;嘴淺黃;腳綠色。

巖鷺棲息於海邊,常集成小群活動。主要以魚類、蝦、蟹、甲殼類、昆蟲和軟體動物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巖鷺每年4-6月繁殖,每窩產卵2-5枚。據1990年和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在中國僅見到3只,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海南虎斑鳽(jian)

海南鳽(學名:Gorsachius magnificus):體型和大小近似於鷺,是中型涉禽。為體長為54-56釐米,雌鳥較小。上體的羽毛為暗褐色,飛羽呈石板灰色,並具有綠色的金屬光澤,翅膀上的覆羽為暗褐色,具有少許白色的斑點。

主要棲息於亞熱帶高山密林中的山溝河谷和其他有水域的地方。夜行性,白天多隱藏在密林中,早晚活動和覓食。食性以小魚、蛙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主。 是中國特產的鳥類,沒有亞種分化。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為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因為極為罕見,海南鳽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小葦鳽

小葦鳽(學名:Ixobrychus minutus)為鷺科葦鳽屬的鳥類。體長約33-38釐米,翼展52-58釐米,體重125-150克,壽命5年。羽色偏黃色或黑白色。成年雄鳥絨白色,頂冠黑色,兩翼黑色具近白色的大塊斑,嘴紅色。雌鳥黃褐色,上體具褐色縱紋,下體略具縱紋,翼褐色而具皮黃色塊斑。幼鳥似縮小了的大麻鳽,多具雜斑和縱紋。一般生活於沼澤及湖邊以及營巢於沼澤草叢中或樹上。主要在黃昏、晚上和清晨覓食。白天隱藏在蘆葦或其他茂密的植物叢中。食物主要為各種小魚、蛙、蝌蚪、水生和陸生昆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白頭䴉鶴

白頭䴉鸛(學名:Mycteria leucocephalus),又叫彩鸛,為鸛形目鸛科䴉鸛屬的鳥類。體大(100釐米)的大致為白色的鸛。胸具黑色帶,兩翼黑白色,尾黑,嘴黃 而下彎,頭部裸露皮膚偏紅。繁殖期背羽沾粉紅。亞成鳥褐色,兩翼黑,腰及臀白色。 虹膜-褐色;嘴-橘黃;腳-粉紅。叫聲:幼鳥作呱呱叫聲,嘴啪噠啪噠的叩擊聲。

白頭䴉鸛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塘等淡水水域岸邊淺水處及其附近沼澤和草地上。主要以魚為食,但也吃蛙、爬行類、甲殼類和昆蟲等其他動物性食物,偶爾也吃少許植物性食物。20 世紀 50 年代後國內無記錄,推測國內絕滅,但2008年在貴州再次發現。全球 種群處於下降趨勢,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白䴉

白䴉(學名:Threskiornis melanocephalus):體長67-75釐米,通體白色。頭部裸露部分至上頸黑色,背腰、尾上及頸的下部有灰色飾羽(冬羽無)。嘴黑,長而下彎,跗蹠黑色。

棲於沿海沼澤、河灘和水田。常成小群,營巢於水邊的大樹上。以蠕蟲、昆蟲及小型水生動物為食。繁殖期兩性共同在近水岸邊大樹上築巢,每窩產卵2-4枚,淡藍色,有少許斑點或無斑點。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白琵鷺

白琵鷺(學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大型涉禽。全長85釐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頦、上喉裸皮黃色;嘴長直、扁闊似琵琶;胸及頭部冠羽黃色(冬羽純白);頸、腿均長,腿下部裸露呈黑色。

白琵鷺棲息於沼澤地、河灘、葦塘等處,涉水啄食小型動物,有時也食水生植物;飛行時頸和腳伸直,交替地拍動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築巢於近水高樹上或蘆葦叢中,每窩產卵3-4枚,白色無斑或鈍端有稀疏斑點;雌雄輪流孵卵約25天,雛鳥留巢期約40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又名小琵鷺、黑麵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麵勺嘴,臺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麵天使”或“黑麵舞者”;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面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於故當黑面琵鷺在每年 10 月至翌年 2 月渡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注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量。其特徵是全身羽毛大體上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腳,前額、眼線、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鮮明的“黑臉”。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紅胸黑雁

紅胸黑雁(學名:Branta ruficollis)為鴨科黑雁屬的鳥類。小型雁類。全長55釐米左右。體羽有金屬光澤。頭、後頸黑褐色;兩側眼和嘴之間有一橢圓形白斑。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鳥,耐嚴寒,喜棲於海灣、海港及河口等地。以植物嫩莖葉、種子等為食。紅胸黑雁沒有亞種分化,繁殖在歐亞大陸北部的北極凍原地帶,越冬於黑海西部、裡海南部、鹹海、波羅的海和波斯灣等地。在中國僅屬於偶爾來越冬的迷鳥。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白額雁

白額雁(學名:Anser albifrons)是雁屬中體形大,個體重的鳥類。體長64-80釐米,體重2-3.5千克,和豆雁大小差不多。上體大多灰褐色,從上嘴基部至額有一寬闊白斑,下體白色,雜有黑色塊斑。飛行時雙翼拍打用力,振翅頻率高。脖子較長。腿位於身體的中心支點,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邊緣鋸齒狀,有助於過濾食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覓食多在白天,有遷徙的習性,遷飛距離也較遠。喜群居,飛行時成有序的隊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參與雛鳥的的養育。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天鵝(所有種)

天鵝指天鵝屬(學名:Cygnus)的鳥類,共有7種,屬遊禽。除非洲、南極洲之外的各大陸均有分佈。為鴨科中個體最大的類群。頸修長,超過體長或與身軀等長;嘴基部高而前端緩平,眼先裸露;尾短而圓,尾羽20~24枚;蹼強大,但後趾不具瓣蹼。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也吃螺類和軟體動物。多數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終生。求偶的行為豐富,雌雄會趨於一致的做出相同的動作,還會體貼地互相梳理羽毛。一年繁殖一次,卵的體積較大,如大天鵝的卵有400多克重。幼鳥為早成雛。遷徙時會多群集結,但仍是小群行動。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隼科

隼科(Falconidae)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隼形目中的一個科,隼科包括卡拉鷹和各種隼類,有10屬63種, 。卡拉鷹產於拉丁美洲,體型比隼略大,腿長而擅長奔跑,以腐肉為食,常與美洲鷲爭食,有時候也自己捕食獵物並襲擊其他鳥類的巢穴。隼類廣佈於世界各地,飛翔技術高超,常常在空中捕食,捕獵技術高超,常被人們飼養用於狩獵,因而導致數量下降。其中游隼是俯衝速度最快的鳥類,遊隼也是分佈最廣泛的鳥類之一,在南極以外的各大陸都有分佈,但數量非常稀少。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鳥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