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紅河|河口:跨境交流 互聯互通

早上8點整,隨著雙方口岸的準時對向開放,雲南省河口縣,中國與越南的跨境交流拉開了新一天的帷幕。位於北山新區的申報大廳裡,許多邊民正在窗口排隊,等待貨品查驗。這裡是邊民互市的第一站。從越南入境的一輛輛貨車,將在這裡進行稱重、申報,最終以個人的名義進行商品交易。在新誼勝裝貨貨場,37歲的胡建誼正在進行最後的檢查。邊民交易都在上午,12點以後,他的裝貨場就會迎來一天的高峰期,數量龐大、品種齊全的熱帶水果往往會在這裡換裝,然後銷往國內各地。

這種繁忙的景象,也同樣出現在中國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裡。

為順應經濟發展需求,中越兩國首次提出跨合區理念。經過雙方多次規劃磋商,2014年,位於中國河口縣壩灑和越南老街市、巴剎縣相鄰區域的中國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中方園區)正式啟動建設,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目前,已成功引進了深圳惠科電子信息產業園入駐,為中越雙方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隨著跨合區整體項目建設的推進,作為紅河州對外開放的三大平臺之一,跨合區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重要發展機遇。

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節點,文化的展示與交流也讓河流兩岸的人們增進了瞭解、促進了友誼。

辦公室裡,河口縣文化館館長李明正在練習彈唱。這首名為《越南中國》的歌曲,承載了深厚的中越友誼,並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在中越民間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

【河口縣文化館館長 李明】我們唱了好多好多年的那一首歌,叫做《越南中華》,也有的翻譯成《越南中國》,裡面的第一句/我們就是依山傍水,山連山,水連水,就是這樣的。

但直到現在,《越南中國》仍然沒有一個完整的錄製版本。這也是李明正在解決的問題。在他看來,民間歌舞交流無疑是最直接、最通俗、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文化交流形式。

熱帶強烈而持續的高溫,在日落之後總算迴歸溫和。 河口縣濱河大道旁自發聚集了很多休閒的市民,一些外地遊客也被路邊偶遇的聯誼晚會所吸引。越南籍演員阮氏瓊今年45歲,這是她第三次自願報名參加文藝隊來到河口表演。形式多樣的聯誼晚會每月都有兩三次。藝術無國界,跨越語言的障礙,無論是中國的表演,還是來自越南的歌舞,都讓觀眾們樂在其中。

有史以來,河口就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鑲嵌中越邊界。這注定了現代河口的發展史必然也是一部生動的中越交流史。在現代化進程中,中國河口與越南老街互信互鑑、互聯互通、互助互利,將“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的意識逐步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司法等領域,不斷結出累累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