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化鎮土城村「千村美麗」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土城村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積極探索推行“三變+美麗鄉村”發展模式,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產業支撐有力、公共服務健全、鄉土文化繁榮、群眾生活幸福的美好家園。

著力探索推行三變改革,農民增收步伐明顯加快。圍繞產業發展這一核心,積極轉變群眾發展觀念,探索推行“三變+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以村委會為主體,將2017年整村平整的1764畝高標準農田折股量化,流轉給祁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星火農牧專業合作社,種植箭舌豌豆580畝、板藍根320畝、油菜640畝,按照“保底收益+分紅”的方式,每畝可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300元以上。探索推行“三變+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將33戶農戶的230畝土地作價入股博雅農業有限公司,建設食用菌大棚及菌包廠,並吸納有意願的土地入股農戶參與經營管理,在參與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中提高產出率,實現企業、集體、農戶互利共贏,有力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著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農村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圍繞基礎設施這一關鍵,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文化廣場、科技服務點,改造門面268戶,改建圍牆7500米,鋪設人行道7000平方米,鑲嵌路沿石5公里,硬化道路4000平方米,粉刷牆壁1.2萬平方米,美化、亮化、綠化巷道12公里,栽植雲杉、樟子松、金葉榆等各類苗木5200株,架設太陽能路燈70盞,打造小景觀1處。持續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全面推行“戶打掃、巷清理、村運轉、鎮監督”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群眾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有效促進了環境衛生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開展。

著力培育鄉風文明新風尚,群眾綜合素質持續提升。圍繞鄉風文明這一靈魂,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結合“立”家風、“徵”家風、“評”家風、“曬”家風活動,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良好的家風帶動村風民風持續好轉,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互促共進。不斷豐富創評載體,設立評比臺1處,製作牆體文化80幅,新建文化長廊35米,通過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好鄰居、五星文明戶、帶頭致富戶等創評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引導群眾弘揚尊老愛幼、鄰里和睦、互助友愛、與人為善的優良傳統,樹立農村社會新風尚。

著力加強黨建群團工作,服務發展能力不斷提高。圍繞黨的建設這一工程,按照“黨支部政治建設標準化、組織設置標準化、隊伍建設標準化、黨內組織生活標準化、黨員教育管理標準化、基礎保障建設標準化、考核評價機制標準化”要求,紮實開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從“強班子、建陣地、定製度”入手,著力培養綜合素質高、帶富能力強的黨員和群團組織負責人進入村“兩委”班子。結合黨員固定活動日,持續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黨員和群團工作者的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發揮。深入推進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全面推行黨務、政務、財物公開和廉政文化建設,不斷增強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村級組織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王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