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皇家园林—金明池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东京汴梁城(今开封)外。园林中建筑全为水上建筑,池中可通大船,战时为水军演练场。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就是描绘了金明池中水军演练的场景。一些文人也创作了关于金明池的诗词。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的重要皇家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显著位置。金明池遗址又是北宋东京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探出对探讨北宋东京的整体布局、研究当时东京习俗、制订北宋东京城遗址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北宋著名别苑,又名西池、教池,位于宋代东京顺天门外,遗址在今开封市城西的南郑门口村西北、土城村西南和吕庄以东和西蔡屯东南一带。

金明池始凿于五代后周时期,又经北宋王朝多次营建,而成为一处规模巨大、布局完备、景色优美的皇家园林。

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为了征伐地处水乡的南唐,遂在开封外城西墙之西开凿一处人工湖,“内习水战”,正像汉武帝当年为训练水军而在长安城西开凿昆明池一样。

宋大祖赵匡胤曾携众节度使泛舟湖上,并在龙舟中摆设酒席。但对它进行大规模的开挖与营建则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据宋人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四十七记载:“太平兴国元年,诏以卒三万五千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有水心五殿,南有飞梁,引数百步,属琼林苑。每岁三月初,命神卫虎翼水军教舟楫,习水嬉。西有教场亭殿,亦或幸阅炮石壮弩。”次年二月,宋太宗亲临工地视察凿池情况,赐役卒35000人每人千钱、布一端。这时池尚未修好,亦无名字,史书称作新凿池。太平兴国三年二月,池已凿成,并引金水河河水入内,宋太宗赐名“金明池”。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幸其池,阅习水战。政和年间,宋徽宗于池内建殿宇,为皇帝春游和观看水戏的地方。金明池周长九里三十步,池形方整,四周有围墙,设门多座,西北角为进水口,池北后门外,即汴河西水门。正南门为棂星门,南与琼林苑的宝津楼相对,门内彩楼对峙。在其门内自南岸至池中心,有一巨型拱桥──仙桥,长数百步,桥面宽阔。桥有三拱“朱漆栏盾,下排雁柱”,中央隆起,如飞虹状,称为“骆驼虹”。 据《梦溪笔谈》记载:“金明池,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开凿,池水引自金水河,旧址在开封城西。

这次开凿使金明池外扩至周围4.5公里,池中建有水心五殿,供皇帝观看水战表演。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说:“太宗于西郊凿金明池,中有台榭以阅水嬉。”这时的水战(嬉),类似实战表演,激烈壮观。《枫窗小牍》的作者宋人袁曾回忆道:“余少从家大夫观金明池水战,见船舫回旋,戈甲照耀,为之目动心骇。”池内水战表演者,原为神卫虎翼水军,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挑选在京师诸军中江淮习水之兵,别立水虎翼一军,置营于金明池侧,“按试战棹”,为池增添一景。总之,经过北宋一代不断营建,金明池至北宋末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东京的一大胜景。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专用一卷对池的位置、大小、建筑布局及游池活动等方面进行详尽的描述。

靖康年间,随着东京被金人攻陷,金明池亦“毁于金兵”,池内建筑被破坏殆尽。北宋亡后,池已无人经营,加之金代常常“汴水断流”而失去水源,逐渐干涸,且为金元时代黄河泥沙多次淤积。明代后期,池已淤平,以至于在记述当时开封城市布局甚详的《如梦录》中,已不见其踪影。

”金明池周围九里三十步,中有仙桥,桥面三虹,朱漆阑楯,下排雁柱,中央隆兴,谓之骆驼峰,若飞虹之状。桥头有五殿相连的宝津楼,位于水中央,重殿玉宇,雄楼杰阁,奇花异石,珍禽怪兽,船坞码头、战船龙舟,样样齐全。每年三月,金明池春意盎然,桃红似锦,柳绿如烟,花间粉蝶,树上黄鹂,京城居民倾城而出,到金明池郊游。金明池内还遍植莲藕,每逢阴雨绵绵之夜,人们多爱到此地听雨打荷叶的声音。雨过天晴万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气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称。桥尽处,建有一组殿堂,称为五殿,是皇帝游乐期间的起居处。北岸遥对五殿,建有一“奥屋”,又名龙奥,是停放大龙舟处。仙桥以北近东岸处,有面北的临水殿,是赐宴群臣

金明池夜景的地方。每年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开放,允许百姓进入游览。沿岸“垂杨蘸水,烟草铺堤”,东岸临时搭盖彩棚,百姓在此看水戏。西岸环境幽静,游人多临岸垂钓。宋画《金明池夺标图》是描述当时在此赛船夺标的生动写照,描绘了宋汴梁皇家园林内赛船场景。北宋诗人梅尧臣、王安石和司马光等均有咏赞金明池的诗篇。金明池园林风光明媚,建筑瑰丽,到明代还是“开封八景”之一,称为“金池夜雨”。明崇祯十五年(1642)大水后,池园湮没。

2005年春季开始,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对调查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勘探。历时4个月,基本探明了金明池的位置及大致范围。王三营说,据实测,金明池东岸约位于东京外城西墙近300米处,池为南北向,呈近方形,东西长约1240米,南北宽1230米,周长4940米,与史载的“方圆九里三十步”大致吻合。池底污泥距今地表深12.5米~13.5米,厚度为0.4米~0.7米,泥内包含有众多的小蚌壳和个别白瓷片、腐草及蓝砖颗粒等。池底低于当时池岸3米~4米,未探出池岸所砌之石,可能是在金明池废弃后被拆除。在池中心一带,距今地表约10米深处,普遍探出较多的蓝砖瓦块,面积约400平方米,但未发现建筑残基。

本世纪初,开封市有关部门决定原址复建金明池,并以优厚条件吸引了开元集团投资建设该项目,不久之后,这座以《金明池争标图》为蓝本复建的、占地300余亩的水上园林,出现在了开封市金明广场西南角的黄金地段。千年梦华,一夕重现,翘首期盼久矣的开封市民纷至沓来,一睹皇家园林的典雅风范。然而,数年过去了,众多市民惋惜地发现,这座他们心目中的公园,与市民的距离正越来越远。市民老陈就是其中的一位。家住附近的他,常年来此晨练、遛弯,见证了这座公园的演变历程。老陈告诉记者,整个金明池项目其实分为四部分,湖的北面是一家五星级酒店,西面是一座高档住宅区,东面是在建的大型商场,市民可以游览的是南面的金明池公园。单说这座金明池公园,园内的主要景观:宝津楼、水心殿、东西副楼,也已经纷纷对市民关闭了大门。“宝津楼长期被用作售楼处,水心殿从来没有开放过,东副楼两年前被改作茶楼,仅剩的一个西副楼两个月前也摇身一变成了一家美容会所,现在我们市民能够亲近的,就剩下这一地绿草了!这还是我们心目中的金明池吗?”记者探访:公共建筑纷纷变身为了印证老陈的话,7月23日,记者来到金明池公园探访。尚未入园,记者便看到园门口立着一面大大的售楼广告,而整个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宝津楼便位于此处。全楼共七层,高数十米,典雅端庄,宏伟大气,高台平座、飞檐斗拱应有尽有。记者不禁想入内登高远眺,凭轩临风,却被楼内施工的工人拦住了,工人们告诉记者,这座楼自建成以后长期被用作售楼处,数年来不对游客开放,眼下房子卖完了,此处将被改作会展场所,目前正在装修,闲人免进。与之情况类似的是位于湖心岛的水心殿。当记者赶到时,发现连接湖岸与湖心岛的拱桥被一面墙给封住了,游人至此只能止步墙前。来此游玩的市民告诉记者,这面墙已经搭建很久了,《金明池争标图》中那组著名的水上建筑——水心殿便一直“待字闺中”,深藏于桥的另一头,一任游客们隔水遥望,揣测其芳容。循着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进入了岛上,但见岛内别有洞天,假山流水,亭台楼阁,一派绮丽景致,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岛上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座漂亮的水心殿长期对外封闭,眼下已经招好商,即将作茶楼用,届时,只对来此消费的顾客开放,普通市民依然不得上岛,“这是私人领地,不交钱,别想进。”同样,位于公园东西两端的两座副楼也俨然成了私人领地。东副楼内两层有多间包房,临湖还有露台,把酒临风,对景品茗,堪称“谈笑有鸿儒,白丁不得入”。与之相似,西副楼也于数月前改成了一家养生会所,其服务员介绍,该会所占据着这座古香古色的建筑,环境幽雅,自然价格不菲,包房最低消费500元。对此情况,园内游玩的市民颇显无奈。他们告诉记者,自公园建好以后,关于公园姓“私”还是姓“公”的问题,游客与负责该园运营的开元物业公司之间产生过多次冲突,而某日突然发现,湖底一夜之间被倒满了玻璃碴,自此之后,鲜有人再敢亲近这片水面。老陈也提出了他的质疑:“当初协议中规定的公园部分,其主要景观建筑的性质、用途究竟是什么?如果属于公共资源,那又怎能变身私人会所?”金明池的前世今生对于市民的疑问,开封市城乡规划局的工作人员显得相当谨慎。该局规划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金明池公园的建设和运营都是由开元集团负责,作为政府部门,对于园内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相关政府部门的这种谨慎态度,似乎缘于开元集团在金明池项目上占有更大的话语权,而这个局面与金明池公园的坎坷身世有关。本世纪初,为开发宋文化旅游资源,当时的开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决定原址复建金明池公园。根据当时的规划,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计划用3至5年时间分两期完成。然而在投资了3000万元之后,囿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压力,这项大手笔的工程逐步停工,趋于烂尾,备受开封人牵挂的金明池依然是水中月镜中花。在此局面下,开元集团的到来便显得恰逢其时。2004年,开元集团与开封方面达成协议,接手该工程,协议约定,开元集团须按政府批准的规划建成金明池公园。作为回报,开元集团以较为优惠的价格拿下了金明池公园附近的大片土地用作商业开发,包括在金明池的周边建设五星级酒店和高档住宅区。“即便单算金明池公园的建设,开元集团依然不吃亏,这处颇具高贵色彩的皇家园林汇聚了大量人气,带动了酒店消费与住宅销售。此外,政府方面先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部分金明池项目也可一并收入囊中。”“这本应是一个三赢的局面。”该知情人分析,对开发商而言,这是一个颇具升值潜力的项目,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政府而言,资金压力迎刃而解,城市品位得以提升;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城市的黄金地段有了一个免费的公园,同样可受益其中。但很显然,皆大欢喜的局面并未如期到来,不少市民对于金明池的现状并不满意。老陈分析认为,一方面,缘于一些市民并不了解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变化,不能客观面对金明池成为商家卖点这一现实;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政府部门对于金明池公园日常运营的监管,尚可进一步加强,督促运营单位严格按协议办事,属于公共资源的,不得外包牟利。“像现在这样,市民能自主游玩的,几乎仅剩下了一地绿草,这无论如何不应是规划建设金明池的初衷,也不应符合当初的协议约定。”采访行将结束时,天空下起了淅沥的雨,远处垂柳如烟,楼台隔雾,“金池过雨”这一千古美景立时真切地重现眼前,但记者却无暇吟赏,因为园内可供避雨之处几乎都成了私人领地。而在开封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背景下,金明池,这一池碧波,又将流向何处?

北宋时期皇家园林—金明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