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作者 | 蓑笠翁


在風雲君提筆之時,大富科技(300134,SZ)已經迎來了兩個漲停板。在如今市場環境下,實屬不易。關於大富科技的前情,可參考去年八月的文章,《“概念王”大富科技被問詢:隨意變換重組標的,標的公司業績反常》、《大富科技:拿什麼拯救你,180億市值》。

那現在是雷已經排完啦?風雲君去翻了一下公告,只能感嘆這是狼又來了嗎?

一、併購重組:狼又來了

看前期文章的標題就知道,大富科技曾經有著180億市值;到如今,如果不是兩個漲停板撐起的門面,那市值前面的1是可以妥妥的抹去了。不到一年時間,市值減了近一半,那大富科技安全著陸了嗎?

風雲君不以為然。先來看看大富科技去年下半年的經營情況。下半年總共虧損了4個多億。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再看近期的中期預告,預計虧損1,500-2,000萬元,然而這中間還有非經常性損益貢獻的5,800萬元。將非經常性損益剔除,那結果就不太能看了。

虧損仍在持續中,主營並未有起色。而其專注的併購重組事業戰績又如何呢?

還記得在《大富科技:拿什麼拯救你,180億市值》中提及的讓2014年大富科技淨利潤暴增的華陽微電嗎?那財技秀得666!通過出售華陽微電子少部分股權使其會計核算從成本法切換成權益法,增加投資收益2.27億。

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不,2017年年末,大富科技來還“人情債”了:對華陽微電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18,367萬元。

基於此,風雲君再次友情提示大家:對上市公司利潤突然暴增一定要保持警惕性,最好是下點功夫研究清楚其增長的原因,並判斷是否具有持續性。否則,後續被財技反噬就不好受了。

再者,有著6億賭局的“大盛石墨”2017年底亦計提了減值準備5,500萬元。所以,近期石墨烯概念走強,大富科技也跟著湊熱鬧,這樣真的合適嗎?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最後,2015年收購的三卓韓一,在為公司的淨利潤做了兩年貢獻之後,也開始反噬:2017年底計提減值準備3,500萬元。

所以,當大富科技擬豪擲25.4億收購湘將鑫的重組方案遭終止,風雲君順便替不少投資者鬆了一口氣。

然而,高興沒多久,大富科技又捲土重來:

支付現金購買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整體預估值17億)。

具體方案還沒出來,不過公告中把業績承諾先貼出來了:2018年度不低於人民幣1.68億元,2019年度不低於人民幣1.88億元,2020年度不低於人民幣2.16億元,2021年不低於人民幣2.16億元(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準)。這閃亮的業績不知要甩多少上市公司幾條街。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問題來了。大富科技有多餘現金嗎?雖然賬上資金不少,但那大部分都是前期募集來的資金,專款專用的,董事會通過把終止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結餘資金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方案可以,但是用來再收購就有些說不過去吧。

所以,這併購重組的戲碼還真的讓人又愛又恨。一方面,要是不成,畢竟標的是換了又換,大富科技還剩下的80多億市值靠什麼拯救?另一方面,要是真成了,按照慣例,就得擔心業績承諾呢。

二、控股股東在甩鍋

大富科技在忙著併購重組之時,其控股股東也沒閒著。那在忙啥呢?看公告名稱就一目瞭然:《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輪候凍結及控股股東可交換公司債券轉股價格調整的公告》。

至於為何控股股東股份被凍結,大富科技聲稱,大富配天投資尚未收到上述司法凍結的相關法律文書,所涉及的相關訴訟糾紛事實尚不明確。

這也是活久見呢。先是瞞著未及時告知,這會兒自己惹下的事心中沒數?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控股股東倒是對債務重組很積極,尤其是發公告特積極。根據公告:此次債務重組目的為解決公司控股股東大富配天投資自身的債務事項,若上述債務重組相關方案實施完成,公司控股權將發生變更。

股份都被部分凍結呢,這債務重組能成嗎?

這等於八字沒一撇的事,大富科技公佈了意向方。而深交所的問詢函問得更是深得人心。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不過,從控股股東的行為來看,想要甩掉控股地位、金蟬脫殼的小心思已經天下皆知。這是要賣殼啊,真的是被債務逼的?

後續這鍋能不能甩成,甩鍋的姿勢帥不帥,大家拭目以待。

大富科技頻遭併購標的業績反噬,控股股東自身難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