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70后的记忆,夯土墙、糊剂墙、砖门楼子、小阁楼,看见会想啥


儿时的记忆里,有两种房子是冬暖夏凉的,一种是窑洞,一种就是土砖结构的瓦房,随着社会的发展,窑洞现在还会有人在住,但像这种土砖结构的房子几乎已经看不到了。晋南临汾运城一带,

晋南一带,包括临汾、运城两个地区,大多数人家是居住土木、砖木结构的大屋顶瓦房,旧时多四合院,住房一连三间,北房多为主房。也有明三暗五的住房。晋南,也有多数地区的人住窑洞房,还有“地窨院”式的土窑洞。当然,也有少数地区有“二层楼”。

晋东南的二层楼,二层阁楼上一般不住人,只是放些粮食、家具,杂物之类的东西。一层,一般是居室。

晋南临汾运城一带,以前的房子都是这种有钱人家会盖上砖门楼,这也是现在大红砖门楼的前身,门洞也是人们吃饭,小孩玩耍的地方。

半砖半土坯的房子,冬暖夏凉, 建房时,在用土筑墙时有墙头刻字,立架上梁时有张贴对联的习俗。过去对联上写的是“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拄正遇紫微星”等内容。如今上梁时写对联内容有变化。写成“稳如泰山,坚似磐石”等内容,以图吉庆。

这是以前的院墙,大多是夯土结构,时间长了,墙头会有草,也会有风吹雨打的时间印记,当然墙上也会有一会老鼠洞,还有其它一些小动物的痕迹,还记得小时候会在那些有虚土的地方找那个叫“陌陌”的小昆虫玩,当然还有人抓蝎子卖钱。

这种墙是会“糊剂”砌的,由于没有夯土那么瓷实就在墙头用瓦遮挡,以增加使用年限,朋友们谁睡过“糊剂”炕的记得点赞转发哦。至于那“糊剂”怎么写,请高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