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莊永科的扶貧之路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頭頂烈日,翻山越嶺行走在會澤縣岔河村入戶幫扶路上。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2015年7月,雲南省曲靖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法規督查科科長莊永科被選派到會澤縣田壩鄉岔河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至今已3年多了,莊永科把全部心血用在幫扶貧困群眾身上。

會澤縣岔河村居住著彝、漢兩個民族,14個自然村。總戶數358戶1580人。通過精準識別,全村共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43戶1005人,屬於典型的深度貧困山區村。岔河村溝壑縱橫,山高坡陡,居住分散,土地貧瘠,村組之間和外出只有便道,交通不便,村民出行困難。而今,在各級政府的幫扶下,行政村已修通了進城的便捷通道,村組之間已經通路,山村面貌煥然一新。近日,記者來到會澤縣岔河村,跟隨駐村“第一書記”莊永科和扶貧工作隊隊員,在山高坡陡的鄉間小道上翻山越嶺,走訪了一些脫貧搬進新居的農戶和高原特色經濟種植基地,山區農民見到莊永科都笑臉相迎,與他拉家常,說心裡話。

3年來,莊永科走訪了岔河村所有貧困家庭,在掛鉤幫扶單位曲靖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大力支持下,莊永科幫助村組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方向、選擇致富產業、制定增收措施,為困難群眾出點子、謀思路、講政策、送信息、引資金,幫助群眾解決難題和困難,成為山區農民的知心朋友。3年多來,莊永科不停地奔波在會澤縣岔河村和各幫扶單位之間,想方設法為貧困山村籌措資金300餘萬元,發展農民增收項目,建設文化活動廣場,改變村民居住環境等。莊永科在走訪農戶中,利用自己從小喜愛、鑽研成就的中醫療法,義務為農民看病治病,解除痛苦。目前,會澤縣岔河村還有120戶465人未脫貧,駐村“第一書記”莊永科的扶貧之路還在繼續。 (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影報道)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左二)在會澤縣岔河村農戶中藥材種植基地查看藥材生長情況,為種植戶指點獻策。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左)走訪會澤縣岔河村搬進新居的農戶余文才和老伴楊玉珍,與他們開心拉家常。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左二)走訪會澤縣岔河村搬進新居的農戶余文才和老伴楊玉珍,與他們開心拉家常。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在會澤縣岔河村走訪路上向地裡勞動的農婦瞭解收入情況。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頭頂烈日,翻山越嶺行走在會澤縣岔河村入戶幫扶的小路上。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在介紹岔河村新修通的公路。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右二)和幫扶隊員在會澤縣岔河村委會對貧困戶“一戶一檔”進行查缺補漏。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右二)和幫扶人員在會澤縣岔河村走訪脫貧戶陸國亮(左一)家庭。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左二)在會澤縣岔河村魔芋種植基地指導彝族群眾施肥。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右五)在會澤縣岔河村與彝族群眾在村文化活動廣場上排練即將到來的彝族火把節節目。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左三)在會澤縣岔河村文化活動室指導群眾排練即將到來的彝族火把節節目。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在會澤縣岔河村入戶幫扶時為彝族婦女何柱英治療關節損傷。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驻村“第一书记”庄永科的扶贫之路

7月23日,莊永科(右一)在會澤縣岔河村與村幹部商議幫扶事宜。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