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科普:機油增加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近段時間,不少SUV車主紛紛在論壇反映自己車機油增加了,聞著有一股汽油味,區別僅在於或多或少,這便就有點蹊蹺,並引發了越來越多車主的關注。發動機裡增加的“機油”是汽油嗎?它的存在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情況?機油增加問題會對發動機造成多大影響以及應該如何解決?在此我們將結合長安CS75解決此問題的升級方案進行科普,回答車主們非常關心的機油增加的相關問題。

發動機裡增加的“機油”是如何產生的?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發動機和機油的工作原理:發動機依靠點燃氣缸裡邊的汽油和空氣的混合氣也就是可燃氣體,利用其產生的膨脹推動活塞運動,並最終帶動車輪轉動進行工作的。但是,在氣缸中上下運動的活塞如果缺乏潤滑,長期以往就會造成很大磨損,所以充當潤滑作用的機油便在氣缸壁上應運而生了。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極小部分燃油會直接噴射到氣缸壁面上,如果工作環境溫度低,燃油小液滴容易凝結,形成溼壁效應。當溼壁程度比較高時,碰到缸壁的汽油來不及揮發,會順著缸壁流入機油盤,積累後引起機油液的總量也就增多了。

常識科普:機油增加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機油問題的存在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情況?

就發動機的類型來看,市面上主流的一種側置噴油器將燃油噴入缸內能夠更好的配合缸內氣流運動,實現更好的燃油霧化及充分的油氣混合,獲得更好的燃燒效率。但正由於其側面的佈置形式更加容易出現部分燃油直接噴射到氣缸壁面上,與流動的機油混合到一起。另外,在極低溫度下短途行車,機油遠遠未到汽油蒸發的溫度,或者說蒸發得少進來得多,日積月累下,機油的液麵便會升高。可見,不止是輿論關注的長安CS75、本田CR-V等車型,其他採用側置噴嘴缸內直噴技術方案的汽車,在極端條件下都將可能面臨機油液麵上升問題。據近期網上採用日系、美系、歐系SUV進行機油增加問題評測的新聞也說明了這一點。

常識科普:機油增加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機油增加問題對發動機的影響以及應如何解決?

機油的作用是對發動機進行冷卻、清洗、密封、潤滑。如果汽油混入機油導致機油粘稠度下降及乳化的話,可能會令發動機產生高溫,清洗效果差的話可能會在氣缸內留下雜質,潤滑效果差的話可能會造成發動機內部零部件幹磨產生拉缸及其他磨損。那麼,如何解決發動機中機油增加的問題呢?長安CS75針對這一問題的升級方案可以給予我們一定參考:

1、優化噴油策略

要克服側置噴嘴的導致弊端,將原來比較容易打到氣缸壁面的單次噴射策略優化為兩次噴射策略,實現在總噴油量不變的前提下減少每次噴射的噴油量,從源頭上阻斷液態汽油噴射到氣缸壁,即所謂的溼壁。根據長安的測試結果,採用該策略後可以有效的降低機油稀釋,控制機油液麵上升。

2、發動機冷卻系統局部優化

通過在暖通芯盒進水管增加溫控閥,儘量減少暖通芯盒散熱;通過溢氣管增加限流閥,減少發動機內熱水與補液壺低溫水對流換熱,使得發動冷卻液、機油溫度快速升高,促使汽油蒸發氣化。同時,為加速暖機,當發動機在低溫環境冷機啟動時,發動機怠速轉速相比之前也可以有所提高,伴隨怠速暖機轉速提高,改善燃燒性能,此時適度推遲點火時刻,以獲得更高的暖機熱流量,加快冷卻液和發動機機體升溫。

根據汽車之家專項測試結果表明,冷卻系統優化後,發動機冷卻液溫度溫升速度明顯提升。採用該方案後,由於溫度升高快,機油中的燃油更加容易快速揮發,並通過曲軸箱通風系統再循環至燃燒室進行燃燒,從而消除了機油盤中的汽油含量。

實際上,長安CS75近期也在白雪皚皚的黑龍江漠河縣進行了為期三天的用戶真實用車模擬試驗。在這次測試中,升級後車型高怠速時間比未升級車型大致縮短了1/3-1/2,升級效果明顯。測驗結果與理論研究一致,升級後的CS75機油液麵都明顯低於未升級過的版本。

常識科普:機油增加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除此之外,當代發動機中有一個叫PCV閥(曲軸箱強制通風)的系統,大致作用就是平衡曲軸箱的壓力和將汽油蒸汽迴流到燃燒室內燃燒,所以,在低溫環境裡,車主們只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熱車,或者進行一次中長途的旅途,就能提升發動機溫度,使汽油小顆粒能夠充分燃燒,也就能有效地改善機油液麵升高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