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雲報導:圍棋界驚現AI作弊?AI:「這鍋我不背」

“在棋牌界,用科技手段作弊的情況屢見不鮮。最近,在一場中國業餘圍棋公開賽上,出現了疑似用AI作弊的一幕,再次令人工智能“威脅論”重回輿論中心。然而,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科技雲報道:圍棋界驚現AI作弊?AI:“這鍋我不背”

上週,在浙江省舉行的2018年麗水清韻杯全國業餘圍棋公開賽上,一位陌生面孔的棋手意外打敗了胡煜清8段。胡煜清是活躍在國內圍棋界的業餘高手“四大天王”之一,棋力基本與職業低段棋手接近。一個突然出現的黑馬在公開賽上將胡煜清贏了,這樣的蹊蹺事,自然引起大家的極大關注。

輸掉比賽的胡煜清說,佈局以及中盤激戰階段,不少很複雜的關鍵點,對方都是很快就下出了妙手,而到了相對越來越簡單的收官階段,即使執白的胡煜清簡單的打吃,對方都要想好一陣,這也讓胡煜清心生狐疑。

有人用圍棋人工智能軟件Leela Zero對這盤棋黑棋的行棋步驟進行分析,發現低配版95%相同,高配版從60手開始到終局完全一樣。

胡煜清回憶當天對局時對方的情況時說:“到達賽場時對手帶著耳機聽音樂,比賽開始時把耳機取下放在旁邊,手機全程如圖所示,另外還有一把女士摺扇,不時打開,坐姿略有奇怪,但說不上來。”

科技雲報道:圍棋界驚現AI作弊?AI:“這鍋我不背”

胡煜清上午輸棋後,下午比賽的裁判長提醒參賽棋手不要把手機放在上衣口袋裡,隨後那位神秘黑馬在比賽中落敗,宣佈退賽。

隨後晚間中國圍棋協會發布通知:該賽事從當晚第4輪開始,禁止參賽棋手在比賽中將手機放置在襯衣口袋外,桌面等明處,違者第一次口頭警告,第二次直接判負。

需要說明的是,職業棋手現在參加比賽,一般賽前都要上交手機,這已經形成慣例。而業餘圍棋比賽因為獎金沒職業賽事那麼高,而且管理方面還不是很規範,於是出現了賽場的那一幕。

AI作弊來源已久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以阿爾法圍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經在圍棋領域掀起驚濤駭浪,甚至一些國內企業開發的AI的圍棋水平也超過人類。

為了避免科技進一步滲入人類此後的圍棋比賽,甚至帶來作弊問題,中國棋院早在2017年11月1日就在官網發表了一則聲明,規定“對局棋手一律禁止攜帶、觀看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一經發現立即判負”。

然而,在棋牌界,用科技手段作弊的情況屢見不鮮。

2015年,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格魯吉亞國際象棋特級大師蓋奧茲·尼加利茲在參加阿聯酋迪拜國際象棋公開賽時關鍵對決回合頻繁上廁所,最後發現他其實是去看藏在廁所裡的智能手機棋局分析應用軟件。

在檢查廁所時,主辦方發現藏在手紙裡的一個智能手機。尼加利茲最初否認手機是他的,但裝在手機上的社交媒體賬號在他名下,而且棋局分析應用軟件正在分析他比賽的棋局。

早在2008年,一名伊朗國際象棋棋手參加迪拜國際象棋公開賽,有人邊看比賽現場直播視頻邊向他短信傳遞棋局建議。隨後,這名伊朗棋手被禁賽。

除了博弈比賽與考試,AI作弊在一些領域裡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厲害得多。

首先就是在博彩業。一般來說,博彩的作弊方並不是參與的客戶,而是賭場。得益於AI的“高超技巧”,很多賭客在參與過程中甚至都不覺得賭場在作弊。

科技雲報道:圍棋界驚現AI作弊?AI:“這鍋我不背”

有一本叫做《What Stays in Vegas?》的書裡曾描述過AI為賭場“耍手段”的情形:AI通過人臉識別+大數據提取,搭建個人模型,AI還會根據賭客的微表情來監控他們的狀態臨界點,賭場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肆意地操作系統的勝率,而不需要擔心普遍勝率降低使得賭客們憤然離席。而整個賭博過程中,賭場當然賺得盆滿缽滿。

值得一提的是,賭場AI所掌握的大數據,一部分是由公共數據庫和社交網絡數據庫構成,而另一部分則是大量的涉及灰色交易的隱秘數據。

因此,賭場對這種灰色數據的需求會十分旺盛,這些數據甚至包括了人們的許多隱私,而讓這樣的數據流於市場,其中危害,不言而喻。

其次就是科研方面。15年5月,百度曾宣稱自己在ImageNet測試中取得了全球最佳結果,其圖像識別錯誤率僅僅為4.58%。在這個測試中,微軟是4.94%,谷歌為4.8%,而人類辨識ImageNet照片的錯誤率為5%左右。

然而,隨後不久,ImageNet的計算機科學家就發表聲明指出,百度在測試中存在違規行為,採用了密集測試的方法以提高成績。

用AI在AI科研上作弊,在公眾看來似乎沒什麼大不了,但這對於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國際形象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各類AI測試本質上是為了提升科技水平,促進科技巨頭們的交流,在科研結果的檢測裡,人們並不在乎誰優誰劣,而是更關心這項科研技術的真正進展。

AI真正的威脅來自人類

回到此次“作弊門”,這位“黑馬”棋手是否作弊尚未可知,但是無論如何,這個鍋絕對不能讓人工智能背,更不能讓科技背。任何一項技術都可能會被惡意利用,AI也不例外。

例如,無人機群能過穿過建築物,定位目標個體的確切位置,精確地對目標個體進行斬首。但是,如果目標正戴著頭盔怎麼辦?如果目標使用了面具呢?這不就簡單地打敗了無人機群的面部識別模式嗎?人工智能甚至可能都無法將這些目標識別為人類,並且會錯過目標,因為人工智能只能匹配它所訓練的數據。

軍隊或許可以用訓練機群來為這些場景作出解釋,但是,這需要人類。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武器真正的威脅來自人類,而不是機器。

特斯拉CEO Elon Musk曾警告稱,人工智能的獨裁統治期限將遠超出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權,從而實現對人類的無限期壓迫。Musk指出,過去那些邪惡的獨裁者,比如阿道夫·希特勒,只是因為他們是凡人肉胎因而能力有限。如果一個邪惡但超級智能的電腦控制了局面,那就不是這樣了。

換句話說,人工智能並沒有任何目的,它只是一臺能夠很好地完成人類交待的任務的機器而已,惡意的意圖在於那些分配任務的人類。

人類創造人工智能的初衷,是為了讓它能更好地造福於人類。但人類對新技術的濫用可能會對產業的發展帶來不確定的負面影響,雖然AI技術的運用本身無罪,但我們仍應時刻警惕對AI技術濫用引發的人工智能威脅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