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里的中國史

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一中曾經講到關於“銅鏡”的一則“異事”。其文如下:“予於譙亳得一古鏡,以手循之,當其中心,則摘然如灼龜之聲。人或曰:‘此夾鏡也。’然夾不可鑄,須兩重合之。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就使焊之,則起聲當銑塞,今釦子,其聲泠然纖遠。既因抑按而響,則銅當破,柔銅不能如此澄瑩洞徹。歷訪鏡工,皆罔然不測。”

銅鏡裡的中國史

將這一段翻成白話,大概意思是沈括在安徽亳州得到了一面古鏡,用手在上面撫摸,在鏡面的中心,就發出如同燒灼龜甲的聲音。有人說,這是一面有夾層的鏡子。但是夾鏡是鑄造不出來的,必須要將兩面鏡子重合才行。這個鏡子非常薄,沒有一點焊接的痕跡,恐怕不是焊接成的。即使真的如同那個人講的,鏡子是焊接合成的,發出的聲音應該是沉悶的,現在這面鏡子,敲擊時,發出的聲音清細悠長。況且,既然壓了以後才能發出響聲,那麼剛鑄造的銅鏡就應當破掉了,柔銅不可能這樣清亮光潔,沈括訪問了所有鑄造鏡子的工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宋朝是傳統手工業發達的時代,能工巧匠倍出,現在很多鏡工竟然“惘然不知”,可想而知,沈括手中這面銅鏡鑄造的如何精緻了,這也能難怪沈括特意在《夢溪筆談》中將其列入“異事”了。

銅鏡裡的中國史

中國能夠製造青銅鏡,差不多有四千年的歷史。能夠與中國相比的,是埃及,埃及在四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有了金銀、青銅等金屬鏡子。中原地區發現最早的銅鏡,應該是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四面商代晚期的銅鏡。其形狀為圓形,有的背面鑄有葉脈紋、連珠紋等紋飾,中央有半環形鈕,製作的有些粗糙。西周和春秋時期,銅鏡的發現也不多,說明在青銅禮器發達的時代,青銅生活日用品的生產並不發達。中原以外,出土的銅鏡,以甘肅齊家文化為最早。它的歷史比殷墟更早,可見中國的西北先民在冶銅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齊家文化出土的銅鏡,其直徑為九公分,厚度約有半公分,表面光滑,背部有圖案裝飾,且有鈕可以穿繩持拿,與後世的鏡子沒有多少區別。

銅鏡裡的中國史

在沒有銅鏡之前,中國人要想照鏡子,只能借用能夠反射面容的平面物體,譬如靜止的水面。所以當時,人們如果想要照鏡子,就必須到河邊,伏在岸邊從河水的反射裡觀看自己的容顏。後來發明了陶器,開始用水盆盛水就近照容,比起走出門到河邊照鏡子,輕鬆了不少,而且效果也比有波紋的溪水照面來得好。所以,中國原先的鏡子名字稱作為“鑑”,字源為“監”,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就寫作成一個人彎腰向盆裡觀看影像的模樣。以水盆照面雖然不像銅鏡需要花費購買的費用,但是它的反射效果非常差,而且不能攜帶,以滿足不時之需。因此,當冶煉金屬進步後,人們有了較好的製造鏡子的材料,這種原始的方法就被逐漸淘汰了。

早期的金屬中,反射效果最好的是銀,但是,直到現在,考古發掘尚未見到商代以前有銀的器物,現在存在的也只有一兩件鑲嵌銀的銅器。由此可知,中國古代缺乏銀的生產。至於黃金的器物,也只是出現在數量極少的小件首飾上,因此能夠製造鏡子的金屬,只剩下銅,但是,在銅的冶煉初期,它也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材料,其冶煉的目的為了祭祀與軍事,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到了戰國時代,中國封建制開始確立,青銅禮器衰落,冶鐵開始興盛,大量銅鏡才出現。

湖南長沙發掘出的戰國時期的楚墓,約四分之一都隨葬有銅鏡。楚國的銅鏡主要有山字紋鏡、蟠螭紋鏡、四獸紋鏡等,往往以細密的羽狀紋作為地紋,製作十分精緻。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銅鏡可以作為中原地區的代表,工藝已經十分精湛,有金銀錯鏡,鑲玉嵌琉璃鏡,鏡面與鏡背分別用含錫量不同的青銅製作成的複合鏡等。此外還有武士騎馬持劍與野獸搏鬥的狩獵紋鏡等,表現社會現實,非常生動。

為什麼銅鏡裡要摻錫,主要原因是青銅的合金成分與其成色和性能有一定的關係。當錫的成分遞增到十分之四時,其成色就由赤銅、赤黃、橙黃、淡黃以至於灰白。白的反光效果最好,但錫的價格頗高,而且錫假若佔四成以上,會造成銅鏡的質量問題,太脆,容易碎裂,不能經久耐用。故而,鑄造銅鏡時,錫的成分一般只是三成左右,這樣一來,質量過關,顏色也能達到近灰。鏡子鑄成,為了增加白的成色,加強光線的反射效果,便用錫和水銀的溶劑,摩擦鏡面使其光亮增加影像效果。因為人們購買鏡子頻繁使用,所以,使用一年後,鏡面通常模糊,所以社會上出現了專門磨鏡子的職業。

銅鏡裡的中國史

在秦漢時,也出現過用鐵鑄造的鏡子。這類鏡子通常又以金銀鑲嵌,不過,因為鐵鑄的鏡子,太脆,很容易掉落摔壞,而且最重要的它會氧化生鏽,所以,被淘汰了。

銅鏡的形狀,自古以來絕大多數是圓形的,原因有幾個,一是銅鏡從水盆照面進一步發展而來,水盆從出現一直多是圓形,故而,銅鏡也隨之鑄成圓形。二是人臉的形狀基本屬於圓形,不必浪費材料。三則,從銅鏡鑄造工藝角度來看,圓形的容易鑄造的完美,少殘次品,同時沒有稜角的器物也便於人們攜帶使用。當然魏武帝曹操就獨愛菱花鏡,以及唐朝將銅鏡鑄成多角以及花瓣形,甚至不規則的形狀,這畢竟比起圓形的銅鏡來看,只是少數。

早期的銅鏡背後都鑄有鈕,便於繩索穿過持拿,大概唐朝到宋代開始,銅鏡的製作就開始不設計鈕,而是直接安裝手柄了。這樣的改變也是時代的進步,繩索柔軟,持拿過程中,很不穩定,但是,改成手柄這些問題都不會出現了。

銅鏡裡的中國史

銅鏡的大小,也並沒有一定規格,大的有直徑幾十公分的,小的也有三五公分。譬如西晉洛陽仁壽殿前的鏡子,竟然高達五尺,站在面前,整個人都能顯出人形,這樣大的鏡子,歷史上也不多。大概皇帝為是為了讓上朝的官員整裝用的。大的有,小的也有,《左傳》中記載:“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後之鞶鑑予之”,鞶鑑就是這一類小的鏡子,大概不超過三公分。

中國自從發明了鏡子,除了有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還賦予了其他方面的功能。譬如“辟邪”。大概從漢代開始,中國人認為銅鏡的可以使邪物不能隱形,妖魔鬼怪見到鏡子必然要回避,所以,銅鏡開始有了辟邪的功能。《抱朴子》寫道:“道士以明鏡九寸懸於背,老魅不敢近,若有鳥獸邪物照之,其本性皆見鏡中”,背後揹著一枚鏡子,就能讓鬼魅不敢近身,那麼,道士辟邪的符籙還有存在必要嗎?這頗有點“吃自己的飯,砸自己鍋”的味道。《抱朴子》中還對這一“成果”,用事例來說明。“昔張、蓋二人並精思於雲臺山石室中,忽有一人黃練衣葛巾到其前曰:‘勞乎,道士辛苦幽隱’。於是二人顧鏡中,乃鹿也”。銅鏡竟然把鹿精現形了,這樣的好事,當然很吸引人。所以,人們將鏡子懸掛門前,再輔之以八卦符號“鎮壓”,家宅安寧,竟然繩厥祖武了。

銅鏡裡的中國史

十六世紀,大約明朝中葉的時候,歐洲開始生產玻璃鏡子,這是劃時代的,它不僅反射清晰,而且不用年年打磨,可大可小,可方可圓,攜帶輕便,隨之風靡世界。中國人開始接觸這種鏡子,應該是在十八十九世紀,一上手,便徹底拋棄了從前沉重的銅鏡,“好講古”的中國人,即使連“辟邪”這樣傳統的,也不再遵循,改為玻璃鏡高懸門頭之上,徹底“與時偕行”,“國貨”不再吸引“尚古”的中國人,反倒“洋貨”的時代到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