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近期最火的综艺节目无疑是《创造101》。

在第5期节目中,黄子韬又一次发飙了,而且比之前的两次都严重。黄子韬发飙的原因,是刘丹萌在奔跑接力赛抢夺歌曲的环节中不慎摔倒,伤了膝盖。

可是,当刘丹萌摔倒的那一刻,不管是同跑的其他赛道女生,还是自己的队友,都没有人过去扶她,而是继续争抢歌单。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什么好姐妹,什么好队友,这一刻因争夺歌单,为了抢到好的优势点,完全被抛之脑后。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但最新一期的女生宿舍大改造活动中,“101女孩”以宿舍为单位集体出动,并且在购物时上演一出家庭剧“角色扮演”。

傅菁“爸爸”、宣仪“妈妈”与超越“宝宝”的一家三口连环“互怼”,堪称“绝对小孩”组;而另外一组“家庭”则上演了一出广播寻人的故事,“不乖”小孩刘人语迷糊走丢,焦虑的“紫宁妈妈”立马开启寻人模式,如此无厘头的“过家家”,逗乐了不少观众。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观众发现,在两个月的封闭训练中,女孩们之间已经形成了很深厚的友谊。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但是,竞争关系中的这种友谊,真的可以相信吗?黄子韬发飙,到最新一期女孩们其乐融融的画面,多少是为了节目效果。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更现实的情况,职场关系中,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

(一)

丘吉尔曾经说过,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职场如深海,水深不在话下。也不比国际关系简单多少!

有人说,“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职场上本就竞争激烈,同事是合作伙伴,但更是对手。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有朋友发问,“为什么我总被职场jian人暗算?!”

“因为你没有分清楚,什么是友情什么是交情!”

我们不否认存在“职场友情”的可能性。但大多数时候,这可能是你一厢情愿的误判,你所谓的友情,在对方那里,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分量。

在职场中混的风生水起的人,基本都是只讲交情,不讲友情的人。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以女生为例。

女生往往喜欢依赖,在职场中,也要找到那么几个“闺蜜”,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饭,甚至一起上厕所。所以她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这就是友情。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同事就是同事,她没有义务承担你的情感寄托。而且你们之间不能避免的会面对利益冲突,注定让这份“友情”不能单纯。

所以,这种感情寄托是危险的,在你对对方不设防的时候,对方可能早就把你的信任当做了攻击你的武器。

看起来,职场友谊似乎只有三种情形:要么不深交、要么不长久、要么为利益。听上去,都很“塑料”。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二)

亚里士多德说,“社会依赖于友谊。毕竟,人们甚至不愿意和他们的敌人一起旅行。”

所以,也有人认为,人生大半时间在职场度过,如果一直彼此隔膜、防范的话,不是理想的状态,同事之间难免有彼此相投之人,这样的缘分岂是升职加薪之类俗物能比得了的?

职场之外的朋友关系,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会好到不分彼此,放弃自己的原则,都有一些“我能说但是不愿意说的秘密”。这样的想法并不会影响你们成为朋友。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在职场中,那些涉及敏感问题的想法和“秘密”更容易被作为谈资出现在你们的沟通话题中。你防的,对方其实也在防,你在乎的,对方也许比你更在乎,这些不仅是升职的可能,薪酬的加成,更是对友情的界定标准和你对生活中友情位置的判断。

所以我们总说“将心比心”,并不是说用你的真心换对方的真心,而是要明白对方和你一样,都会为了友情付出能付出的,不能付出的,那就是底线。

职场的友谊,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期间需要经营,也需要呵护,但同时也会收获信任,收获经验。任何环境下的友谊都是可以发展起来的,这前提是你愿意付出相信,保持观察,而后收获友情。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三)

在职场的人际关系理论中,实际上最适用的是“社会交换理论”。

这个理论对社会交往中的报酬和代价进行分析,提出那些能够给我们提供最多报酬的人是对我们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们总是尽量使自已的社会交往给自已提供最大报酬。

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也要付出报酬。因为人类社会的原则是互相帮助,别人给了你好处你要回报,社会交往过程因此可以说是一个交换过程。

当然,这种回报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

《创造101》告诉你,竞争关系中的友谊靠谱吗

理解了这一理论,对于职场关系,也许我们都能有更好的判断!

结语: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奥曾说,“组织中的‘社会人’不仅要求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作为人,他们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在职场上,因为一定的接触与联系,又或是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同事发展成为朋友,并不是不可能。

只是界定和判断的标准,取决于你愿意付出多少,又希望得到多少。

HRO情报局:懂产业、懂技术、懂八卦的人力资源新媒体聚合平台。转载本文、HRO机构入驻、HR个人IP塑造、行业信息投稿,可进入小程序【HRO情报局】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