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效差距的祕密:爲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為什同樣的成分,同樣的劑量,效果完全不同?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協和醫院婦產科章蓉婭醫生講了一個真實故事:

藥效差距的秘密:為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章醫生微博最後一句話是,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呢?大家自己體會吧。。。

下面吃瓜群眾一片茫然,對於現代醫學知識極端欠缺的老百姓來說,可能完全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藥效差距的秘密

為什麼同樣有效成分的藥,不同廠家的效果差別巨大呢?

當原研藥專利保護過期後,原研藥專利到期後,有效成分的分子結構、劑量和理化特性都會公開。理論上仿製廠商,只要合成和原研藥一模一樣的化學成分,那麼仿製藥與原研藥的效果應該是一樣的。而事實並非如此,即便抄作業也很難抄好,抄對的。

藥效差距的秘密:為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隨便抄,放開抄,也只有10%的人剛剛過及格線。

這個裡面原因有很多,牽涉到純度的差別,輔料的差別,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理學上的差別。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研發基礎。不是完全閉著眼睛仿製的。

藥物代謝動力學是對藥效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當患者服下的藥物後,藥物的有效成分能成功並按時在人體內釋放,是藥品發揮藥效的關鍵。

一粒藥,在經過患者的消化系統時,需在適當時間崩解、溶化,釋放出有效成分,被胃腸道吸收。這個過程非常有講究:

如果過速,可能導致有效成分吸收太快。血清濃度峰值過高,帶來副作用,且藥效不夠持久;

如果欠速,有效成分就可能來不及完全釋放就被排出,藥效則發揮不出。

這個過程就要依靠藥品使用的輔料與製作工藝,這是藥企研發極為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另外,藥品的輔料也扮演著非常關鍵性角色。

藥用輔料(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是指在製劑處方設計時,為解決製劑的成型性、有效性、穩定性、安全性加入處方中除主藥以外的一切藥用物料的統稱。好比你做紅燒魚,添加個料酒,蔥薑蒜糖鹽,雖然不是主要成分,但是對口味有著極大的影響。

國內市場上的輔料比較混亂,儘管2015年版《中國藥典》藥用輔料品種的收載數量有較大幅度增加,但完善的藥用輔料標準體系尚未形成。據統計,中國藥品生產常用的藥用輔料約543種,只有132種執行藥典標準。公眾對輔料問題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毒膠囊事件。

所以,即便是仿製藥與仿製藥之間差別很大。

蹣跚的製藥業:大而不強

中國歷史上很長時間都依賴於中世紀以來的中藥體系。而嚴重依賴於現代醫學,精細化工,藥理學,生物學的製藥業,在中國起步非常晚。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掙扎著解決缺醫少藥的問題。

藥效差距的秘密:為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最基本最低成本醫療體系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中國人均壽命

所以在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整個中國的製藥水平是相當低下的,市場規模也非常小。遍地都是低質量低水平的小藥廠,藥品的審批都是地方標準。1978年全國醫藥工業銷售72.8億。

隨著改革開放,各地的製藥企業開始逐漸接觸西方的製藥標準,開始進入快車道。各個製藥廠之間的水平拉開差距。

上世紀末,中國走出了短缺經濟,開始追求藥的質量。有關部門開始對藥品研究、生產、流通等環節實行質量管理規範的認證制度,從藥品生產全過程加強藥品質量安全控制。在那一輪整治中,藥品審批實現地標升國標,藥品生產企業實現GMP認證,藥企由原來的7000多家縮減到4000多家。這些措施使仿製藥的研製水平、質量和安全性手上了一個臺階。

即便如此,這4000多家企業90%以上從事仿製藥的生產。而且是那種幾十家甚至上百家藥廠仿製,生產同一種藥。由於各自水平不同,藥效也千差萬別。有的藥幾乎和安慰劑類似。

但是那次改革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因為藥監部門鄭筱萸為首的腐敗,導致整個GMP認證出現了巨大漏洞。

2006年,鍾南山院士在“兩會”期間向藥監部門發難,質問為何一年發上萬個藥號。此後,藥監部門再度展開對藥品行業的整頓,雖然淘汰了一些企業與藥品,但整頓依然仍侷限於質量控制。

自2007年以後,食藥監總局收緊了仿製藥的審批標準,新增仿製藥的質量得以提升,但數量龐大的歷史欠賬,使得仿製藥的整體質量依然停留在較低水平。

遲來的一致性評價

2012年,國務院也意識到國內仿製藥質量存在隱患,發文要求2007年前批准上市的,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仿製藥,原則上在2018年底藥完成一致性評價。

藥效差距的秘密:為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國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計劃

而直到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才下發了關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的公告。食藥監總局劃定了289個仿製藥品種於2018年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此外,藥監總局在公告中還表示,自第一家企業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後,三年後不再受理其他藥品生產企業相同品種的一致性評價申請。這種比較強硬的一致性評價如果真的落實後,會使得至少50%的仿製藥廠出局。

藥效差距的秘密:為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然而截止2018年7月,只有40多個品種通過了一致性評價,2018年底289個仿製藥品種過一致性評價貌似困難重重。個人意見,哪怕慢點,也要嚴一些。

藥效差距的秘密:為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中國對仿製藥的一致性驗證比較晚

1970年代,美國通過生物等效性評價,淘汰了約6000種不合格藥品。

1998年,日本啟動“藥品品質再評價工程”,對於藥效達不到要求的藥品,管理部門給予企業一定時間,允許其二次開發,在這一時間內還無法完成的就必須撤銷批號。

雖然中國開展的仿製藥一致性驗證比較晚,雖然也可能存在“巴寶莉”因素,但是總比現在這種低水平混戰要強得多。而且從美日的經驗看,搞一致性評價工作確實能提高仿製藥的質量。

小結

說了那麼多,簡單介紹了一下仿製藥間藥效的區別的一些原因,以及國內仿製藥廠的現狀。

在不考經濟條件的情況下,原研藥肯定是最好的,但是現實社會是複雜的。因為收入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誰都可以長期吃的起原研藥的。仿製藥在歐美日本都是客觀存在的。在歐美,仿製藥的價格大概只有原研藥的30%左右,。很多國家的醫保為了使得醫保能夠普適,低成本,所以也大規模使用仿製藥。只要技術水平到家,理論上仿製藥和原研藥效果差別不大。

最後希望大家身體健康,不用吃藥。

藥效差距的秘密:為什麼同樣成分的藥效果千差萬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