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岗村:渔村到城市后花园的蜕变

在深圳,城中村是一个很微妙的词,无数来深圳追梦的人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城中村,也听过不少城中村拆迁造就多少富豪的故事。今天就介绍一个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村落——

皇岗村。

皇岗村:渔村到城市后花园的蜕变

皇岗曾名黄冈,缘于这一带的海滩有绵延的黄土山岗。据记载,乾隆年间,广东出过一名叫庄有恭的状元,历任翰林院侍读士、光禄寺卿、江苏巡抚、刑部尚书等职,官至协办大学士。因这个皇上钦点的状元庄有恭金榜题名后前来祭拜过庄氏祠堂,“黄冈”也就改名“皇岗”了。

皇岗村以庄为姓,历史可追溯唐武宗时期的庄森公。庄森出生于公元843年,河南光州固始县人,22岁考中进士。公元885年,庄森跟随其舅王潮率兵从河南进入到福建,在这里定居。庄森十世孙庄敬德随宋少帝到东莞,是庄氏族人入粤始祖。

皇岗村:渔村到城市后花园的蜕变

明朝宣德年间,敬德裔孙五世庄顺斋,携族人在当时仍属于东莞的黄冈选择扎寮居住,因地势较高,故称上高围。庄顺斋故成为皇岗村始祖。

清朝中期,皇岗庄氏迎来鼎盛时代。当时全村仅男丁就有4000多人,耕种的土地达到5000多亩,下海捕鱼的渔船有43艘。那时,皇岗人晒的干虾很有名气,直至今天在香港仍有卖干虾的店铺,打着“皇岗”虾米的招牌。

皇岗村:渔村到城市后花园的蜕变

20世纪70年代的皇岗村,因为落后,单一的渔耕产业举步维艰,人均收入仅九毛钱,一度“逃港”成风。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了这片大地,皇岗村的机遇来了。这里的人们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在边境开放后利用贸易政策,组织了一支“守旧队”,去香港收废旧品,香港的废轮胎、旧家具搬过来就可以卖钱,香港人还倒给搬家费。

皇岗村:渔村到城市后花园的蜕变

1992年,皇岗村实行农村城市化转变,成立皇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迈向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村一级经济,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新皇岗!

如今的皇岗村,正在野心勃勃的谋求下一轮发展,将其打造成为真正的深圳后花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