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不注山,你是古代穿越過來的嗎

坐高鐵經過濟南,看到了傳說中的華不(fū夫)注山,山不甚高,“不注”即”跗注“,是古代的一種軍服,意即山形似之,故以為名也。

最早知道華不注山,是因為看到元代趙孟頫的著名畫作《鵲華秋色圖》。史料記載,趙孟頫有一好友周密,原籍山東濟南,卻生長在趙孟頫的家鄉吳興,從未到過山東。趙孟頫1295年從元朝的濟南路總管任上辭官歸鄉後,為周密述說了濟南風光之美,也應邀作此圖相贈。但見遼闊的江水沼澤地上,極目遠望,地平線上矗立著兩座名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右方雙峰突起尖峭的就是華不注山了。此畫不僅較為寫實地畫出了兩座山峰的位置、特徵,細節也很突出,竟然還畫出華不注山是雙峰,角度稍微偏一點就不容易看到哦。

華不注山,你是古代穿越過來的嗎

作為史上最著名的“思鄉之畫”,此畫友情爆棚、基情滿滿,註定成為傳世經典。元明兩朝,此畫一直在民間流傳,清朝時進入大內收藏。仔細觀察可見,畫上全是歷代藏家的印章和題跋,“鵲華秋色”四個大字更是由乾隆皇帝御筆親書。據說,乾隆當年巡行濟南時,看到景色相似,還專門用五百里加急從宮內取出此畫,進行現場觀摩。

華不注山,你是古代穿越過來的嗎

華不注山,不僅山形俊俏,文化內涵也很深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齊晉兩國之間的“鞍之戰”即發生於此。魯成公二年(前589年),齊頃公親率大軍在今濟南北馬鞍山下襬下陣勢,與郤克率領的晉軍進行決戰。齊頃公驕傲輕敵,言稱“滅此而朝食”,不給戰馬披上鎧甲便參戰,結果“齊師敗績”。齊頃公被晉軍追逼,“三週華不注”,即被晉軍繞著華不注山追殺。幸得大臣逢醜父與齊頃公更衣換位,並佯命其到山腳“華泉”取水,始得趁機逃脫。“鞍之戰“是一場典型的由玩笑和嘲諷引發的國際大戰,咱們後面有機會再聊。

華不注山,你是古代穿越過來的嗎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金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道教全真教宗師丘處機的弟子陳志淵在山南建華陽宮,內祀五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沒錯,你沒看錯,就是電視裡的丘處機,成吉思汗眼中的神仙。如今,華陽宮尚存,四周由牆垣相圍,院內古柏參天,虯盤鱗結,鬱郁森森,四季鳥鳴。

一座小山而已,從齊頃公、到陳志淵、到趙孟頫、到乾隆皇帝,山不曾變,人事則已變換千年。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詩中寫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或許就是這種感覺吧~

歡迎關注本人威信公眾號“蘭亭公社”,直接搜索“蘭亭公社”或者“lantingcom”都可以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