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前那次“双抢”

三十六年前那次“双抢”

《双抢图》

1982年我高考败北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此时正赶上一年中最累人的“双抢”。所谓“双抢”,就是抢收抢种,抢着收割成熟的早稻,抢着栽插孕育希望的晚稻。那些天里,我跟在父亲的后面,早上天都没亮就出门割稻打稻,晚上拔秧也要拔到深夜,第二天上午体验“汗滴禾下土”的感觉,把一棵棵嫩绿的秧苗插进田里。我清楚地记得,这样辛苦的劳作一直从大暑边上持续到立秋前,近半个月时间。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日光。我在“双抢”中,充分理解了课本里的这两句诗的内涵。虽然只有不到十五天的时间,可它确确实实差点要了我的小命。之前,我一直坐在教室里读书,从来没有干过什么农活,这突然间就干起了“双抢”,弱不禁风的我自然是累趴下了,细皮也掉了好几层,记得“双抢”还没结束,我就病倒了。

关于那场“双抢”,我曾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怨恨我的父亲,我说父亲就是故意跟我过不去,故意通过“双抢”来折磨我惩罚我,害我吃苦受累。后来,后来,在人生之旅中,我慢慢懂得了父亲,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记得有一次割稻,我总是割一会就抬起头来站一会。父亲发现后,对我说,你看这稻子,沉甸甸的,都弯着腰呢,而你前面那几棵稗子却始终昂着头。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就应该跟成熟的稻子一样,要稳重谦虚,千万别学那稗子,肚里没货还那样骄傲轻浮。听了父亲的教诲,我埋下头继续割稻。

也记得有天晚上拔秧,我为了赶速度,竟把几棵稗子草也裹扎在了秧把子中,父亲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他说,秧苗中混有稗子草,就会被不小心栽进大田了,大田里有了稗子草,它会疯狂地跟秧苗争抢养分,结果稗子草占了上风,水稻就会减产。父亲还说,这做人其实也是这个理,我们要做个心灵干净的人,不能让心灵也长上了杂草。当然,有了杂草,咱得及时赶早将它剔除,以免干净的心灵受到影响甚至被污染。听了父亲的话后,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还记得有一天栽秧时,父亲见我栽的秧七歪八扭,一点也没规则。于是,一趟秧苗栽完,父亲和我坐在田埂上“谈心”。父亲说,栽秧一定要讲规则,这样不仅好看,而且能做到合理密植,提高亩产量。这也好比做人,我们必须时时处处事事讲规则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遵守的规则咱一定得遵守,千万不能逾越,否则就是破坏规则,就是犯罪。说到此,父亲跟我讲了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他说他跟我一般大的时候,在大队里当什么队委。有一次跟大队几个人去公社排涝站“偷”几根木料,就想“偷”几根回来修一下大队屋。结果被人发现了,父亲作为“主犯”被判刑入狱。后来,拨乱反正被平反了。但父亲说,那是他一生的痛,毕竟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牢里度过的。可是这又能怪谁呢?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不守规矩,“偷”就是犯法犯罪,就应该受到严厉惩罚……当时,我分明感觉出父亲对自己的深深内疚与谴责之情。

时隔36年,我对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双抢”仍记忆犹新。也终于明白:当年,父亲给我的“双抢”不是惩罚,而是一种“奖赏”。

三十六年前那次“双抢”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铜陵社科苑”微信公众号在厦门富尔贵酒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自2018年6月至9月开展“走进铜陵看成就.富小贵杯”有奖征文活动,希望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本次大赛奖金与奖品均由厦门富尔贵酒业有限公司支持。具体详情请见:“铜陵社科苑”微信号征文啦!

三十六年前那次“双抢”


分享到:


相關文章: